《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搞好新闻报道的关键在“老总”

● 田聪明 《 新闻战线 》(

    这里说的“老总”,是指报刊、电台、电视台的社长、台长、总编辑以及新闻网站的总裁、总经理等。

    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期间,在对参评作品审核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导向性的,也有事实性的,技术性的差错就更多了。特别是一些明显的“低级错误”引起了我的注意。

    现在的评奖是三级评。这就是说,报到记协的参评作品,都是经过两级评委会评审过的。可在这些作品中竟然会存在这么多的问题,甚至是相当严重的问题或非常明显的低级错误。如大家都知道的沈浩,是从安徽省财政厅下派到小岗村任支部书记的,可是在一个省报的评论中,竟然说是河南省财政厅下派的。这样的作品能通过两级评委会评审,是不是让人吃惊啊?

    后来,从公示举报中又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参评中国新闻奖的作品还存在这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那其它新闻作品会怎么样?可以说是有些让人忧心。

    当前报道中发现的问题,最突出的是虚假新闻,甚至是记者随意造假、被授意造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都有这种情况。《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居然在一年的时间内有十几篇新闻涉及造假,还带有敲诈性质。对此,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社会影响极坏。作为中国记协主席,我听到后,有心痛、有愤慨,也有自责。

    对这些问题怎么认识?我记得有一位院士在谈到学术腐败时说:“学术造假,无异于学者自杀。”那么,新闻报道造假是不是等于新闻记者自杀?大家可以斟酌。我认为这样说也不为过。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的新闻当然也就失去了生命。这样,何谈新闻的党性、人民性?何谈新闻的社会责任和公信力?

    发生新闻造假的社会环境历来存在,新闻造假的情况古今中外也都有过,但即使在当前发展市场经济和多媒体竞争的条件下,像陈永洲这样,在一个媒体,这么长时间,发了十几篇涉假新闻,我是头一次碰到。

    我认为,绝不能简单地用工作环境竞争激烈来解释。竞争是有规则的。不论是什么社会制度,不论是哪一个国家,新闻界都有竞争,但所有竞争都不能离开一定的规则。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行业竞争,不仅有规则,而且强调底线,或叫不能触碰的“红线”。

    那么如何看待我们现在的新闻行业规则?我认为是三句话:

    我们的规则怎么样?我可以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规则不一定很完善,特别是在对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管理方面,但实践证明总体可行,且在逐步完善中。除了党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法规,中国记协还颁布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其中突出强调的都是坚守新闻的真实性。

    我们这些规则落实得怎么样?我也可以实事求是地说,不一定都抓得到位,都落到了实处,但确实是抓了,抓得也比较紧。比如“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在深入,“走转改”活动在逐步深化和常态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正在普遍深入开展等。还在5个省市建立了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将来要逐步推广,还要在中国记协建立中国新闻道德委员会。

    我们的新闻规则和职业道德坚持和落实的效果如何?我认为全国大多数新闻单位、新闻工作者坚持了,也落实了。陈永洲事件是极个别的例子,但属于应该杜绝却没有杜绝的,且在一个媒体那么长时间发了那么多篇涉假新闻,确实需要警醒、再警醒。为此,我建议有关部门再进一步了解一下,看之前有没有举报,举报到哪里了?如果举报了是如何对待的?我们主要不是为追究责任,而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

    那我们今后如何杜绝和改进呢?我认为,需要新闻战线全体人员总动员,通过陈永洲这个反面典型的警示,让每个新闻工作者头脑中经常紧绷一根弦,人人捍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捍卫党的新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捍卫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特别要牢牢掌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个根本原则,坚决防止新闻失实、表述失真以及导向性的错误,技术性的差错也要尽量减少。也希望各级党政主管部门,包括记协,能够采取各种措施,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作,把工作做实,再做实。

    大量事实说明,要把新闻报道中该坚持的规则真正落到实处,该杜绝的事情切实杜绝掉,需要记者编辑及有关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社会责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需要健全制度和主管部门监管,而更多更直接的是媒体“老总”要切实负起责任。可以说,搞好新闻报道的关键在“老总”。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对各级各单位的领导有一个要求:“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我在广电部门工作的时候经常引用,认为这个表述比较完整,而且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今天引用,是认为它也完全适合对新闻媒体“老总”的要求。

    多年来,我经常对自己讲,作为一个党的高级干部,要时刻有一种观念:“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上级,没有落后的下级。”因为群众落后了,事情比较好解决。比如陈永洲新闻造假,当然是他本人落后了,问题是领导哪里去了?当然是更落后了嘛!如果“老总”没落后,就会早预防、早把关,或早发现、早纠正,那还不好解决?!但是如果是领导落后了,上级落后了,群众和下级往往会干着急、拍大腿,叫“有看法没办法”。

    一个新闻单位,记者编辑队伍怎么样,他们的新闻观怎么样,新闻职业道德修养如何等,最了解、最清楚、最掌握全面情况的应该是老总。包括部署一些重大战役性报道,一个重要事件的报道,一个敏感时期的报道,哪一个记者哪一个编辑参加为好,最有发言权的还是“老总”,决定者也是“老总”。所以,负有直接责任的就是“老总”。

    我始终认为,中央强调政治家办报、办社、办台、办刊、办新闻网站,这是十分正确的。搞好新闻报道,特别是杜绝新闻造假等,理所当然是办报、办台、办网站的政治家,即“老总”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如果说政治家办报就不看稿子了,那是极大误解。假如这样,那安排“老总”轮流值夜班,要求值班老总看“大样”还有什么意义?你管新闻报道的思路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

    提醒各位注意这些,是因为存在差错的许多新闻作品,“老总”很可能没有看。比如,有一个省电台的一个广播节目,莫名其妙地大段引用一些没有正规出处或网站的材料,这种做法本身就是违规的,内容也是有问题的,但节目不仅播了,还作为“好中选优”的作品报了上来。我认为是“老总”没有看,两级评委也没有看。如果是看了甚至认真看了而没有看出来,那问题就更大了。这次发现问题是评委们对这个节目出现了不同意见,我又追根究底才搞清的。领导没有看或没看出来,不是官僚主义,就是形式主义。

    评奖工作中,我们一直在努力防止出现一种情况:明显该评的作品没有评上,而明显不该评上的作品却评上了。所以,对评审中的不同意见,公示期间的举报,我们都认真审理,有时还邀请专家鉴定,事实证明不行的就拿下来。评委是关键,评委会的关键是主任,需要得罪人就得得罪。

    希望新闻界“老总”一定要警醒,再警醒,把新闻报道工作做实,再做实。现在各种诱惑很多,包括名、利、人情等等,我们不能放松警觉,更不能为之所动。我们一直努力在做,但依然不够实,如果我们只是从嘴上到嘴上,从纸上到纸上,肯定不行。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常务理事、省记协的同志,回去以后把这个要求转达给新闻单位的“老总”和新闻工作者,希望我们一起努力。

    (作者系中国记协主席,本文根据其11月7日在中国记协第八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上的讲话编辑整理)

搞好新闻报道的关键在“老总”
“我是建设者”定向聚合正能量
报业集团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