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袖珍国”记者的立身之本

李选清 《 新闻战线 》(

    7月10日至19日,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瑞士,访问了瑞士新闻俱乐部、日内瓦论坛报、新苏黎世报和瑞士商报,参观了瑞士法语电视台,与瑞士国家法语广播公司进行了专题座谈。尽管是走马观花,但总的感觉这次出访开阔了视野,收获颇丰,感触良多。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瑞士记者的独特风格、新闻理念和职业素养。

    中立国策和“兼听则明”

    我们访问瑞士新闻俱乐部时,该俱乐部主席吉·麦当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接待了我们。他开宗明义说,瑞士是一个小国,也是一个中立国。正因为如此,瑞士在新闻传播上服从服务于国家确立的中立国策,在立场上不厚此薄彼,力求全面公正。

    对他这一说法,坦率地说我一开始并不以为然,只是出于对主人的礼貌,没有提出异议。作为一名中国记者,我太清楚西方媒体一贯标榜的“客观全面公正”是怎么回事。然而,随着访问的逐渐深入,我发现,我们有时也会带着“有色眼镜”看西方同行。

    新苏黎世报的发行量尽管只有十几万份,然而它不但被列入世界十大报纸的行列,而且排在“高级报纸金字塔”的第一组,名列第二位。世界传媒研究专家公认它是最有个性、最严肃、最负责、最具世界性的报纸。有些国家的新闻学教授,甚至将它评为“世界最佳报纸”。这是为什么?

    一个事实令我折服。20世纪30年代,这份德文报纸就对纳粹德国扩军备战活动发出警告。在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妄图嫁祸于德国共产党时,这份报纸(当时叫苏黎世报)更是大胆揭露纳粹头目戈林是真正罪魁,惹恼了希特勒,因而在1934年后被禁止在德国发行。要知道,瑞士紧挨德国,有63.6%的瑞士居民母语是德语,往祖上寻根三代,他们其实就是德国人。无论从地缘还是血缘来看,这份德文报纸都应该更“亲德”才是。何况,当时正值纳粹势力甚嚣尘上,英法等大国媒体对纳粹暴行尽管心知肚明,但囿于本国绥靖政策都噤若寒蝉,而区区瑞士小国的苏黎世报不但大胆发声,而且一针见血直指纳粹痛处,这不是“捋虎须”吗?然而,正因为如此,这份报纸声名鹊起,受到世人的尊重。

    如今,新苏黎世报的新闻覆盖全世界,世界各地的热点新闻和突发事件都有他们发出的声音,以时效性强、报道有深度、评论有见解、文字好看耐读享誉全球,特别是在国际政坛高端读者中占有一席之地。显然,衡量一个强势媒体的标准,并不完全在于它的发行量有多大,而在于它的影响力、权威性、专业素养和媒介操守,在于它在影响什么人。

    当然,瑞士新闻媒体的中立立场,有时也让我们不太舒服。比如,关于中日岛屿之争,瑞士日内瓦论坛报、新苏黎世报和瑞士法语电视台、电台都做了专题报道。这些媒体的报道把中国与日本关于钓鱼岛的立场主张“一分为二”,只介绍客观情况,不做结论,甚至讲日本时就称“尖阁诸岛”,讲中国时就称“钓鱼岛”。然而,在中国新闻代表团阐述中国在钓鱼岛主权上的立场时,瑞士新闻同行非常专注地聆听。在双方深度交流中,对于西方媒体热炒的“中国威胁论”,瑞士同行起初看法也有偏颇。为此,我专门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内核、新中国国防政策和战略方针等方面做了阐述,瑞士同行频频点头,看得出是听进去了。

    作为军事记者,我特别关心瑞士媒体对中国军队的报道。瑞士同行告诉我,目前瑞士民众对中国军队主要关心三个问题:一是军队预算,二是军舰航母,三是与美国的关系。他们还说,瑞士虽然是中立国,但非常关心国防建设,今年9月份,报纸还准备发起关于瑞士“全民皆兵”国策的讨论,与读者探讨修改瑞士国防政策的必要性。

    中立国策,让瑞士新闻同行特别重视“兼听则明”。这,大概是为什么瑞士作为一个袖珍小国,却能在世界舆论舞台上发出洪亮声音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吧。

    记者也有一个品牌叫“瑞士制造”

    我们一到瑞士,就听到两个笑话。一个笑话说:一部分法兰西人不愿意待在法国,一部分德意志人不愿意待在德国,一部分意大利人不愿意待在意大利,因此他们组成了瑞士。还有一个笑话说:瑞士人天生不用学习就能胜任的两个行当,一个是当翻译,一个是当记者。

    笑话其实是实话。只有700多万人口的瑞士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国家,甚至连统一的语言都没有,全国通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本地方言拉丁罗曼语4种语言。因此,尽管瑞士3/4的国土是山地,瑞士人也算是典型的“山里人”,但瑞士张嘴就能说几种语言的人比比皆是。说到瑞士记者,日内瓦论坛报总编丹尼斯·爱蒂尼认为语言优势还是次要的,他说,日内瓦是一个国际性城市,这里集中了像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机构,因此日内瓦人天生具有一种全球视野和世界情怀,这是日内瓦论坛报的立身之本,也是瑞士记者的一大天然优势。

    欣赏鲜花,不能忽略它所生长的土壤。同样,说到瑞士记者,就不能不说说瑞士和瑞士人。在世界眼中,瑞士是个“谜”:它是中立国,却实行全民皆兵的国防政策;它号称民主国家,却只有执政党没有反对党;瑞士人曾靠当雇佣兵赚来“第一桶金”,却没有殖民地;它曾是一个极度贫穷的农业小国,现在却跻身全球最发达国家之列;它是一个主权国家,却由相对独立的20个州和6个半州组成;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它却是外援数额最大的国家之一;它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人道主义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却出口世界顶级的武器设备让人厮杀……

    瑞士人的勤奋也值得一说。把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国改造成今天这样一个银行业、保险业和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靠的正是瑞士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守时,是瑞士人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此外,瑞士人做事超慢。据说罗马帝国时代,凯撒大帝曾想在罗纳河上建座大桥,而瑞士到现在还没拿出设计图纸。新世纪伊始,日内瓦人重修连接市中心和联合国广场的轻轨线,短短两公里修了近5年。对此,瑞士人的回答是:我们慢,但我们慢工出细活。这倒是真话,享誉世界的瑞士手表等“瑞士制造”的品牌就是明证。

    其实,记者也有一个品牌叫“瑞士制造”。瑞士人的上述美德,很多都是记者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当然,做事超慢可能例外,毕竟不符合写稿快手的要求,但瑞士人的语言天赋可能又是一个极好的弥补。试想,你能同时发一篇德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的新闻稿吗?因此,瑞士记者在全球同行中享有良好声誉。吉·麦当告诉我们,瑞士记者的月薪大概在5000欧元左右,总编稍高一些,与当地公务员水平相当。也因此,瑞士媒体对记者要求甚高,除了正规的大学硕士学历外,还要会两三门语言,每个编辑记者都要在本专业成为行家里手。尽管对记者素质要求苛刻,但年轻人都想当记者,因为这一职业受人尊敬,具有挑战性。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或许,一方水土也产生一方记者。

    新闻的上帝是读者

    瑞士法语电视台(TSR:Télévision Suisse Romande)创建于1952年,位于瑞士日内瓦,是一家为瑞士法语人群服务的国有广播电视机构。TSR主要制作、播出新闻、体育和娱乐节目。在瑞士的法语区,TSR一频道以24.6%的观众占有率位居第一位。

    瑞士国土狭小,邻国电视台的电视信号覆盖全境,加上瑞士多元民族成分的特殊人口构成,新闻竞争不言而喻。尽管如此,我们考察获悉,瑞士本地的电视台在电视市场还是处于领先地位。据统计,虽然瑞士德语区、法语区和意大利语区这三个地区都被邻国电视台争夺了一些观众份额,但是排在前10名的节目全部来自本国的电视台。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新苏黎世报尽管1997年就拥有了网络电子版,但报社的主要收入80%来自纸质媒体,网络并不挣钱。该报的理念是:应对新兴媒体的冲击,纸质媒体重点是做有价值、有深度、有数据的专题新闻。瑞士民众普遍认为,网络快,但不权威。正因为如此,瑞士法语电视台《地缘政治》专栏制作人兼主持人、著名评论员泽维尔·柯林自信地说:“我们的节目大众化,年轻人和老年人都爱看。因此,我们提出把青少年从网络上找回来!”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显赫的成就。瑞士同行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瑞士法语电视台栏目制作人费福尔的答案,让我们这些中国媒体人一听都乐了,因为这个答案我们耳熟能详——报道要贴近民众。

    但是,瑞士新闻报道尽管也强调“接地气”,但贴近读者和受众的主要动力不是来自思想觉悟和新闻职业道德,而是激烈的竞争。关于这一点,早期的瑞士媒体也曾经“为竞争而竞争”,新闻和评论做得比较“粗糙”。马克思在论述报刊的伦理精神时,曾专门写过《瑞士报刊》一文,对一些不良报刊进行过尖锐的批评。他批评:“瑞士报刊最大的特点就是粗暴无礼。这里的报纸相互之间进行诋毁谩骂,肆无忌惮地进行人身攻击”,“报纸在内容和文字上都给人留下一种贫乏得可怜的印象”。

    如今,如果马克思依然在世,相信他会给出全新的公允评价。我们到新苏黎世报访问,发现该报对于大众关切的话题新闻和评论都做得非常精准和细腻。该报总编提出,新闻的上帝是读者。报纸的策划每周都要进行,先是由驻各地记者提出选题,进而在报纸上征集民众意见。我们在日内瓦论坛报访问中了解到,他们平均每周有5篇左右的涉华报道。瑞士商报2011年刊发了393篇涉华报道,去年刊发了425篇,其报道量目前超过了法国,排在美国、德国之后位居第三名。

    中国之于瑞士,纯属外国。我们发现,对于这种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国际报道”,瑞士媒体也是非常讲究与本国民众的关联,并不是单纯介绍与瑞士人毫不相关的中国新闻。比如,瑞士商报今年1月29日刊登了一篇文章《中国不仅仅是个市场》。文章说:“在中国做广告对瑞士公司来说很具有诱惑力。但可能会出很多错。”意在提醒瑞士企业,在“1997年到2006年,中国的广告业增长了13倍,中国已经是继美国之后第二大广告国”的前提下,应当采取适应中国顾客的方式来进行广告宣传,让瑞士产品在中国更为人所知。

    再比如,中国香港出台对大陆游客的购买奶粉“限购令”之后,瑞士国家法语广播公司立即采访了北京营养师俱乐部。在采访中,瑞士记者的提问非常考究,提出了“中国奶粉和外国奶粉在营养成分上的区别”、“为什么中国母亲更倾向于选购国外品牌的奶粉”、“为何不少中国人不选择在国内销售的外国奶粉,而是采用海外代购的方式”等几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瑞士奶粉制造商和经营者来说,堪称是不用付费的市场调查和中国顾客心理研究,而且含金量极高。

    近10年来,中瑞双边贸易增长了4倍。目前,瑞士在中国有600 家企业3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成长中的市场,中国更是得到瑞士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瑞士通讯社驻华记者阿鹤腾先生用“夜与昼”来形容中国这些年来的巨变,他感叹道,西方国家民众对中国印象一度是“坏消息才是消息”。近年来,中国发展有目共睹,让世界不得不关注,“报忧不报喜”的现象有所改变。因为“中国的喜事,很可能就是世界的喜事。”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邓  瑜

“袖珍国”记者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