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不缺席,不落俗,不敷衍

——《胡锡进论复杂中国》序言

米博华 《 新闻战线 》(

    胡锡进面部表情相当生动:闲谈时,笑容可掬,圆融、内敛,和颜悦色;工作时,眉头紧皱,敏感、外扑,锐气逼人。或可说,总编的性格,一定会折射出一张报纸的面孔;而主笔的风格,亦必留痕于文章的字里行间。环球时报特别是时报社评拥有大量读者,赞成者击节鼓掌,不赞成的热讽冷嘲,这也不奇怪,说明时报社评在舆论场上的影响力。李普曼说,探索和批判是评论家的使命。在当下中国,探索也是一种建设,而批判与创新往往是一体两面,这是一个社会保持活力并不断激发新活力的原动力。

    胡锡进在本书自序中说,“‘复杂中国’是我本人对当下中国的总认识,也是由我主持的环球时报社评的总论点。”我深以为然。引而伸之,再补充说几句。

    中国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建设呈现错综复杂的情势。我们应意识到,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大国,深刻改变着国际政治的格局,谁也说不清这种变化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大国和小国、近邻和远邦、意识形态相同和不相同的国家,都在认真研判中国崛起之于本国的长远利益,重新界定与我们这个新兴大国的微妙关系。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面对这种调整,有的脚步凌乱,有的难以适应,有的甚至张皇失措。中欧隔岸眺望,中美俄且看且走,中国与周边邻国探底试水……许多故事让人看不大懂,许多事态让人颇费思量。上述变化,提示我们,即使我们想,恐怕也很难做到守拙和低调。海湾地区的稳定不再与我无关,那里有我们成百上千亿的投资,利益攸关;东亚三国的关系以及南中国海的平衡、角力乃至争端也不仅仅是外交的口水战,那里有历史恩怨和现实问题,关涉中国安全。大国之间如何减少误判,如何管控分歧,如何平衡损益,从而维护和平与发展,十分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国内改革建设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我们选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总目标下,一个梦、两个梦,无数个梦想都需要具体的解析,把梦想变为现实更需要正确的路径。如何统筹,如何协调,如何兼顾,如何平衡,本身就是一个难题。绝对平均主义不行,但贫富差距拉大也不行;只热衷GDP增长不行,忽视了发展速度也不行;不改善民生绝对不行,但预期值太高也不行;不加强市场监管不行,但过多的行政干预也不行……教育无小事、就业无小事,那么医疗、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也不是小事。从某一个局部上看,似乎都能理直气壮讲出一番正确的道理、合理的诉求,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可能又有另一个说法。这就是现实的中国: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但也面临着矛盾困扰和多难选择。

    对“复杂中国”强探力索,是时报的自觉担当。时报社评的“粉丝”甚众,在多数公共场合,时报总是第一个售罄或送完的报纸,有效阅读率非常之高。然而也有非议乃至批评,以至胡锡进同志常常承受着让人难以接受的人身攻击。这需要一个能够承压的大心脏,但更需要有一种殉道者的大情怀。本可以绕开那些有些敏感的、缠夹不清的选题,本可以使用一些说了等于没说的高级废话,本可以采取“两头堵”、“两面光”的模糊处理,但时报社评不愿缺席,不愿落俗,不肯敷衍。胡锡进说,“时报社评不构成对‘复杂中国’的系统论述,难免有些碎片性的想法。”然而这或许是时报的一大魅力。因为,忽视对碎片的观察,其实也无法真正系统地思考。没有人可以做到句句是真理,正是这些观察使我们可以更多地拓宽认识真理的途径。在这样一个有些浮躁的社会氛围中,需要一些对复杂性的认识和剖析,虽然这往往是沉重的。

    环球时报的事业渐入佳境。除主持环球时报经营和编务外,胡锡进每年可以在助手们的帮助下,撰写二百多篇质量上乘的稿子。这是个惊人的成绩,让人钦佩。这个平台值得珍惜。一方面,作为主持一张报纸的总编辑,“看完大样写社论”,而且可以直抒胸臆,对报人来说,是最好的职业状态。另一方面,作为主持社评的主笔,需要时刻意识到话语权意味着必须肩负起更重的社会责任,始终保持足够的稳重、理性和约束,坦诚直率准确地发出中国声音;以临渊履薄的态度对待每一篇报道和文稿。

    读这本书,可以体会到胡锡进所做工作的难度和复杂。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武艳珍

    专家点评

    胡锡进是率先提出“复杂中国”概念的媒体人;又是试图用“复杂密匙解析复杂中国”的思想者。他的发声,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总是渗透着思想的力量,总能引发强烈关注:共鸣者,有之;攻击者,有之;疑惑者,有之;惊恐者,有之……胡锡进则依然我行我素,任凭议说。

    ——罗援(中国军事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少将)

    胡锡进的声音,之所以每每振聋发聩,在于内中思想深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想法却并不自恃,每次动笔之前都向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汲取智慧。于是乎,日积月累,形成了这部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日记”——《胡锡进论复杂中国》。

    ——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胡锡进是体制内善吃螃蟹的高手。他在各种舆论热点中及时发声,亮明态度,这种直面现实的勇气值得钦佩。他为媒体和网络言论空间的拓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独特贡献。跟网民“打”成一片,以坦诚化解分歧,在交锋中凝聚共识,今天国家正需要这样的探索者。

    ——卢新宁(人民日报评社论部主任)

    胡锡进,不激进不冒进,但却一直用自己的热情敬业加上勤奋思考,推动着中国媒体声音向多元化方向前进。你可以不认同他的某些观点,但应该认同:声音多元不一定立即让中国变得更好,可声音不多元的中国一定不好。复杂,难道不是中国的一种进步吗?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 

不缺席,不落俗,不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