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追随“飞天”的脚步

——冯春萍访谈录

本刊记者 杨芳秀 《 新闻战线 》(

    难忘那神舟飞天的一道道风景线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每次发射我几乎都参与报道。采访足迹遍及载人航天工程的“七大系统”。

    记者:冯社长您好。自从1999年报道神舟一号发射以来,你与载人航天工程结下的缘份可是不浅!您是最早报道载人航天工程的记者。直到现在,每次发射您都在现场,不管是当记者,还是当社长。您很执著,也很幸运。

    冯春萍:可不是嘛。在1999年11月发射神舟一号飞船前,这一事件还属机密。虽然身在圈内,但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载人航天工程几乎一无所知,对很多专业名词、术语闻所未闻。而且,由于高度保密的原因,起初我想尽办法也拿不到采访证。情急之下,我在发射的前一天 “夜闯”发射中心领导家,用真诚和执著感动了他,获得特批。

    真诚换来了采访对象的信任,我得到了独家新闻。“神一”发射在凌晨6点30分,但要求记者在前一天晚上到位。零下10多度,里面穿着棉袄,外面是军大衣,还是冷得瑟瑟发抖,我就在原地跑步、跺脚,一夜无眠。

    发射成功!大家特别兴奋,早晨8点多钟的时候各岗位人员还在总结、分析。我跟踪采访,直到庆功的鞭炮响起时,我才觉得自己夜里被冻僵的身体缓过来。在各大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有不少我的报道,我第一次有了作为行业记者的强烈自豪感。

    记者:这之后,你便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常客”。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与返回,都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带。发射时节天寒地冻,条件恶劣,一般女性可不愿往那里跑。

    冯春萍:我心驰神往嘛。到神舟三号发射时,我很想去内蒙古四子王旗的飞船着陆场采访,见证那历史性的一刻。于是着手联系,但难度极大。那时的四子王旗是不让公开提的,就是大报记者也很少能去。当时的总编辑非常理解我,毫不犹豫带我一起进入到这片还未开垦的“新闻处女地”采访,此行填补了飞船返回区采访的空白。那儿是茫茫草原,一去就是十余天,条件非常艰苦,上厕所不方便,有时一碗面条或饺子就是一顿饭。但我们挖掘出很多别人得不到的新闻,我俩共同采写的《巡天使者踏云归》获得了这一年度的中国新闻奖。

    从“神一”到“神九”的十多年间,我采访的足迹遍及载人航天工程的“七大系统”,想方设法参加了研制过程中的多次大型地面试验,如:返回舱着陆冲击试验、返回舱空投试验、海上漂浮试验等以及热真空试验、振动试验、火箭发动机长程试车等等,还到过远望号测量船队、火箭总装与飞船总装现场、飞船降落伞制作车间、发动机装配车间等。我的报道与航天事业热情相拥,一篇篇见诸报端的新闻作品和多部反映载人航天工程的书籍就是见证。

    做航天新闻人就要有航天精神

    ——航天系统有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航天工程的研制特别需要梦想与科学精神的结合,我们办报也需要糅合激情与严谨。

    记者:在从事18年新闻一线的采编工作后,您走上了社长的岗位。谈谈你们的报纸吧。

    冯春萍:2005年,我被任命为中国航天报社社长。那时,航天系统内的各单位都步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航天事业发展形势大好。报纸怎样反映这些动态,并唤起国人对航天事业的崇高敬意与巨大热情?经过思考与讨论,我们提出 “立足航天产业、服务两大集团、加速创新发展、铸造一流传媒”的发展目标。

    从建章立制开始。管理的精髓是制度建设。我们不断地建立健全制度,每年差不多有15~20项之多。比如让财务管理从“记账财务”朝“管理财务”转变,运用数据分析、加强预算管理等。制度建设在新闻采编、经营管理、行政管理,还有行为规范中一一体现。有人说,我们的制度远不止管50多人,完全适用于管理更大规模的团队。

    坚持“每月一课”制度。就是每月请一个专家来讲座,讲采编、管理等相关课程,让大家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补充新知。我们是行业报里同等规模的报社中获得中国新闻奖奖项较多的报社,还想冲击更高级别的中国新闻奖奖项,并努力实现在各方面的创新与进步。

    今年我们有一个设想,就是通过学习培训,让记者掌握全媒体的采访技能,打造一支全能型团队,站在时代的前沿。

    记者:从长期每周出版2期报纸到2008年每周3期,再到2009年每周4期,中国航天报的容量和时效性大大增强。这蛮有些“航天精神缩影”的感觉呢。

    冯春萍:是的。航天系统有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种精神自然而然地融入我们这个团队的血脉。我们的编辑记者不到20人,工作量很大,大家都很敬业。从社领导到很多编辑记者,一年的加班时间累计达500小时,相当于每周多上一天班。这些年我们也在不断补充新人,为了求得高素质人才,我们主动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招人,那儿的工作人员说,我们是第一家敢于到他们那里上门招人的行业报。目前,这批来自名校毕业的学生已经成长为报社采编工作的中坚力量。

    近两年来,我们围绕国家政治大事、航天发射活动、企业改革深化、航天产业发展、航天社情民意等读者关注的内容,加大力度打造一批重点栏目,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让新闻更有生命力。

    记者:从最初只有报纸的单一媒体形态,到现在报纸、网站、手机报多媒体并存,报社发展的速度与广度都有大的提升。在新媒体发展方面有什么规划?

    冯春萍:我们积极争取在网络建设方面有所作为,全新策划与设计了中国航天网,初步实现了视频新闻的制作和发布,并准备尝试开展其它增值服务。目前,日均浏览量位居十大军工集团门户网站之首。去年,创办了中国航天手机报,实现了航天新闻快速精准的发送,许多身处发射场和深山沟里的航天人以前要滞后几天才能看到报纸,现在通过手机报可于第一时间知晓航天大事。

    在去年11月中旬举办的珠海航展上,由中国航天网举办的“蓝沙发”系列在线访谈以其专业性和高水平在航展活动中独树一帜。神舟九号飞行乘组景海鹏、刘旺、刘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以及载人航天工程领域相关专家分别受邀做客访谈现场,吸引了众多观众与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打造航天文化的品牌

    ——各类航天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主题活动,让航天人、航天事、航天情在航天资源的深度开发中熠熠生辉,延伸中国航天报的内容平台,拓展经营空间。

    记者:从古老的嫦娥奔月神话到如今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的壮举,与之相关的文化元素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的实施,航天事业在国人中的影响力和魅力越来越大,“发射”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此情境下,中国航天报如何开发利用“飞天”的丰厚文化资源?

    冯春萍:多年来,报社组织了航天特色鲜明的各类主题活动及主题晚会、科普展览、作品征集、航天小记者夏令营以及航天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项目,为广大公众关心、了解航天科技搭建了平台,取得了较高知名度。

    2010年,报社承担了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的新闻宣传工作,策划组织了院士系列讲座、“人与太空 畅想未来”全国摄影、动漫作品大赛等。尤其借嫦娥二号卫星发射之机,报社策划举办的近万名游客在太空家园馆边写祝福边看发射的寄语征集活动成为了世博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1年,面对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进行的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我们策划了“携手神八 交会梦想”大型公众征集活动,让公众“晒出”个人的梦想,并将梦想芯片搭载“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活动以航天英雄杨利伟写下第一个梦想拉开帷幕,以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和著名作家毕淑敏共同发布梦想芯片内容结束,历时近四个月,50余家媒体参与了全过程的报道,得到了1200多万人次的关注。

    2012年,以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为背景,我们又策划主办了“天地传鸿 祝福神州——写给神九航天员的一封信”活动,历时半年,得到了34家地方媒体的支持,吸引了超过2000万人的关注与参与。航天员在太空读了这封“家书”,并拍摄下来,并在央视播出,被中国报业协会评为“首届中国报业新闻社会活动十佳精品案例”。

    记者:如今,航天员已成为国人心目中的“大明星”,长征火箭、神舟飞船成为民众眼中的“大品牌”。在“大明星”和“大品牌”背后,蕴藏着无限商机。中国航天报依托这一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参与度高的文化活动。这种实践对正在转企改制中的行业报有何意义?

    冯春萍:举办特色文化活动能够大大提高报纸的社会影响力,有效提升整体品牌价值;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收获。我们成立了一个文化创意领导小组,做方案、做论证,然后付诸实践。这几年,报社的广告、活动等经营收入以平均20%的速度增长。要突破自我,又不能简单复制曾有的创意,如何把企业和媒体对接起来,把企业和太空对接起来,再把媒体和太空对接起来,这需要智慧。

    目前行业报正按国家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转企改制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随着航天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具有优异品质和多元价值的航天文化,必将像航天科技一样,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中国航天报社将把这一资源优势用足用好。

    本色做人,角色做事,活出“飞天”的精彩

    ——航天精神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不但活出意义,还要活出意思。

    记者:您觉得自己的性别、性格对于工作有怎样的影响?

    冯春萍:女同志做事的特点是善于抓细节,敏感度强。开会或参观,很多人看完了听完了就算,而我则留意哪些创意我们可以学,哪些东西能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回来我就会和相关人员交流。我挺追求完美的,老是期望精益求精,我也这样要求大家。大型活动完了后,除了鼓励,更要回头找差距。这样也许很累,但我还是习惯这样做事。

    记者:听说你喜欢一句话:“人活着不但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你在团队中提倡“本色做人,角色做事”。

    冯春萍:我工作起来很投入,玩起来时很过瘾。与年轻人出去玩时,比他们还High。我喜欢摄影、音乐,读的书很杂,从历史到时尚、旅游,睡觉前一定捧着本书看。年轻记者们说我永远都是精神饱满、意气风发的样子。有的新记者在采访中放不开,我说,职业需要你跟人打交道,就得善于与人交流。你必须这样,因为角色赋予你这一职责。

追随“飞天”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