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2017教育工作热点回顾

《 新安全 》(

    2017年是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这一年编制了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现了中小学教材改革,规范了学校管理标准……每一项工作都切合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推进了中国教育向前发展的步伐。本刊编辑部总结回顾了2017年教育工作热点,期待在新的一年能迎来更好的成绩!

    1、编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1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强调,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以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全民终身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育体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人才供给和高校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民。

    《规划》从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优化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任务。

    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提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育人方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教育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测制度,构筑质量保障体系。

    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规划提出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加大职业教育脱贫力度,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以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为重点,补齐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短板,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保障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少年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等群体平等受教育权利。

    在优化教育结构方面,规划提出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区域、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创新建设机制,鼓励公平竞争,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学习制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现代产业急需人才。

    《规划》还强调要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提供多样化教育产品和服务。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推动“互联网+教育”新业态发展。统筹推动教育开放,强化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完善中外人文教育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意义——

    这是“十三五”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题主线,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推动我国迈入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行列,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总体目标,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并针对性的提出具体要求和举措。

    12月,教育部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详细规划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的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提出通过强化改革驱动、搭建工作平台、建强工作队伍等措施,保障与督导并举,确保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在各地各高校落实落细。

    此外,教育部还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还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意义——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对于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计划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3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提出了1个总目标和5个具体目标。一个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五个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中西部贫困地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二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三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四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五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实现以上目标,努力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多样特色的高中阶段教育。

    《计划》提出了六项措施:一是扩大教育资源;二是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三是完善扶困助学政策;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是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六是改进招生管理办法。

    《计划》的关键是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重点是提高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普及水平,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随迁子女受教育机会,解决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学校运转困难等突出问题。

    意义——

    高中阶段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为各类人才成长奠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实施攻坚计划,对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劳动力竞争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4、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意见》从学校安全风险防控的总体要求、风险预防体系、风险管控机制、事故和风险化解机制、领导责任和风险化解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规定。

    《意见》要求把保障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放在公共安全的突出位置,认真做好风险预防、管控、事故处理和风险化解等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和防控体系。一是把安全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学校普及基本安全常识,有针对性地组织地震、火灾疏散和防踩踏等专项演练。要保证学校校舍、场地、教学生活设施等符合安全质量标准,校园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承担质量终身责任。健全学校安全预警和风险评估制度。二是落实学校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明确安全是办学的底线,对校园安全要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落实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责任。探索建立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加强校园周边治理。三是各级教育部门、公安机关和学校要健全联动机制,强化信息沟通、应急处置方面的协作,加强视频监控、紧急报警装置等物防技防方面的对接合作。四是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暴力行为,对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要严厉打击涉及学校和学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五是健全学校安全事故应对机制,完善事故责任追究和处理制度,建立多元化的事故风险分担机制,发生安全事故后要依法认定事故责任,避免让学校承担不应承担的责任,切实为学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和校外活动“松绑”。

    《意见》明确,各地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对校园安全事件要第一时间妥善处置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教育部门、公安机关以及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交通运输等各相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学校安全日常管理的职责,协同推进防控机制建设,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把校园建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意义——

    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生命健康、亿万家庭幸福安宁。《意见》旨在把校园建设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对于切实维护师生人身安全,保障校园平安有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加强学前教育监测评估

    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简称《办法》),建立和完善幼儿园督导评估制度。

    《办法》指出,开展幼儿园督导评估应遵循以评促建、客观公正、注重实效三项原则,以薄弱幼儿园为重点。督导评估周期为3-5年。在一个周期内,县级教育督导机构按属地原则对辖区内幼儿园(班、点)至少进行一次督导评估。

    《办法》指出,督导评估工作由教育督导部门组织实施。督导评估的方式包括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座谈访谈、资料查阅和数据统计等。督导评估内容包括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保育教育、教职工队伍和内部管理等五个方面。具体涉及幼儿园的办园资质、园舍场地、设备设施、玩教具材料配备情况,膳食营养、卫生消毒、健康检查、疾病防控情况,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活动组织实施、师幼关系情况,教职工配备、师德师风建设、专业成长和权益保障情况,制度建设、组织机构、管理机制、经费投入、使用和管理情况等。督导评估结果将会作为幼儿园年检、确定级类和园长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办法》要求充分发挥督导评估工作应有的监督、指导、激励和导向作用,不再单纯把评估工作作为判断幼儿园优劣、对幼儿园进行分类定级的手段。《办法》提出,市级教育督导机构对所辖县(市、区、旗)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督促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幼儿园办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县级有关部门加强对无证幼儿园的监管和分类治理,经整改后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许可证,整改后仍未达到保障幼儿安全、健康等基本要求的予以取缔。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将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报告向社会发布,接受社会监督。

    意义——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张、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办园条件差,教师队伍不稳定,办园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涉及幼儿的一些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影响恶劣,亟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控和督促解决。因此,制定科学的督导评估标准和办法,全面开展幼儿园督导评估,督促和引导幼儿园规范办园,对实现依法治教、提高保教质量、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十分重要。

    6、加强规范校园贷管理

    教育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照“疏堵结合、整治乱象、综合施策、分工负责”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通知》明确要求加大不良网络借贷监管力度,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高校宣传、财务、网络、保卫等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各银监局等部门要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拓展情况,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队伍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通知》明确要求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分析评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及时以电话、短信、网络、橱窗、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

    针对部分大学生不良的消费观和过度消费习惯,《通知》要求加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力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的消费观。关心关注学生消费心理,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

    意义——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学生超前的消费观念和创业需求、互联网贷款申请的便利使得校园网贷快速发展,行业内出现了滥发高利贷、暴力催收、裸条贷款等违法违规现象,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三部门联合整治校园贷乱象,进一步规范了校园借贷管理,杜绝了校园贷欺诈,保障了校园安全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7、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发展水平

    7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和中国残联联合印发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以下称《二期计划》),正式启动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二期计划》明确总体目标: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教教师队伍,特殊教育学校国家课程教材体系基本建成。

    《二期计划》明确完善三大重点任务:一是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水平,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二是增强特殊教育保障能力。在财政教育支出上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优先保障特殊困难群体。三是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强特教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残疾学生入学安置、教育教学等工作的有效性,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二期计划》提出了六项主要措施:一是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精准施策,落实“一人一案”;二是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努力增加残疾人接受非义务教育的机会;三是健全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倾斜支持,增强特殊教育保障能力;四是健全特殊教育专业支撑体系,县区建立残疾人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五是加强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培养培训质量,完善编制津贴政策;六是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完成新课标教材编写。

    《二期计划》要求,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宣传和督导检查,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考核体系,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意义——

    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更好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实施三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呈现了崭新的面貌。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对于巩固一期的成果、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进而推进教育公平和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8、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

    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要求进一步防控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确保实现到2020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的目标,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通知》提出,要坚持依法控辍,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政府要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补短板、控底线,完善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建立义务教育入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用人单位不得违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配合做好劝返复学工作。

    《通知》针对学生辍学原因,明确了工作措施,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因人施策,做到“三避免”:一是提高质量控辍,避免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力度,因地制宜促进农村初中普职教育融合,让学校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二是落实扶贫控辍,避免因贫失学辍学。精准确定教育扶贫对象,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和资助政策,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帮扶,对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优先资助,畅通绿色升学通道,提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升学信心。三是强化保障控辍,避免因上学远上学难而辍学。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重点保障义务教育。优化学校布局规划,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在人少路远、交通不便的地方适当保留或设置教学点,妥善解决农村学生上学远和寄宿学生家校往返交通问题。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用信息化手段使农村学校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通知》强调,要加强控辍保学监测,完善控辍保学督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加强对辍学高发县的工作指导。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意义——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通知》对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保障义务教育发展作出部署,强调要聚焦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建设,因地因家因人施策,避免因厌学、贫困、上学不便而辍学。这是加大对乡村特别是老少边穷等地区义务教育扶持力度的有力举措,对促进教育公平、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

    9、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规范和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

    《指南》明确提出中小学德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指南》提出中小学德育的“五项主要内容”和“六大实施途径”。“五项主要内容“: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四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六大实施途径”:一是课程育人,从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等方面,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文化育人,从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建设网络文化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三是活动育人,利用节庆纪念日、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团队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四是实践育人,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是管理育人,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从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学生行为规范、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的细节之中;六是协同育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

    《指南》要求,各地加强组织实施,将《指南》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纳入校长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价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意义——

    《指南》提出了分层次的德育目标,强调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突出了德育的有机衔接和逐级递进,构建了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指南》的出台为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指导性、基础性依据,对于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

    10、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投入使用

    9月1日起,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三科教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开始投入使用。

    编写统编教材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从2012年启动到2017年全部完成,历时五年,严格按照程序,认真开展编写,多方听取意见,完善审查制度,确保教材质量。

    教材编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先、以学生为本和继承发展、守正创新三项基本原则。

    三科教材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革命传统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原则,从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生活场域逐步拓展,选取学习素材,突出德法兼修,强化实践体验,全面系统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语文素养”重在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能力,“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以文化人。历史教材按照“点”“线”结合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点”是具体生动的重大历史事实,“线”是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唯物史观,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根据中央对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意义——

    启用统编三科教材是着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部署,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求所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1、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中小学必修课

    10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作出明确要求,并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指导纲要》突出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修性、跨学科性和动态开放性三大属性并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为便于操作,在提出总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分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体认与践行,并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

    《指导纲要》提炼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主要方式,将课程方案指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从活动方式角度进行了分类,规定了党团活动要求,对各类活动方式的内涵和要素作了梳理和必要规范,为各类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为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更好的落地,还分类型、分学段推荐了152个活动主题,并对活动目标、内容、方式等做了简要说明。

    《指导纲要》要求,各地和学校要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教师的研修水平,确保课程开设到位,实现真正落地。

    意义——

    《指导纲要》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更是落实中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全面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的现实需求。对于加强我国中小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2、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

    11月,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明确了学生欺凌的界定。明确指出,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治理方案》明确了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的措施。要求学校切实加强教育,通过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教育、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专门设置教学模块等方式,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欺凌防治专题教育;组织开展家长培训,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落实监护责任,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知识;严格学校日常管理,加快推进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紧急报警装置等建设,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排查,针对全体学生开展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及时查找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

    《治理方案》明确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并规范了处置程序。学校发现欺凌事件线索后,应当按照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对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由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事件是否属于学生欺凌行为进行认定。由县级防治学生欺凌工作部门处理学生欺凌事件的申诉请求,对确有必要的,要启动复查。涉法涉诉案件纳入相应法律程序办理。

    《治理方案》针对不同情形的欺凌事件明确了惩戒措施。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在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学生予以训诫;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

    《治理方案》提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逐步建立具有长效性、稳定性和约束力的防治学生欺凌工作机制。同时,明确了学生欺凌综合治理中,教育、综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民政、司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共青团、妇联、残联十一个部门和学校的职责,并强调要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多部门有效沟通、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意义——

    近年来,发生了部分中小学生欺凌事件,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治理学生欺凌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关乎亿万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治理方案》回应了社会的普遍关切,立足建立长效机制,明确了防治中小学欺凌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对于把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把校园建设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3、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

    12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

    《标准》从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美丽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六大方面,明确了学校的主要管理职责,提出了维护学生平等入学权利、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满足需要特殊关注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生活本领、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便利实用的教学资源、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建设安全卫生的学校基础设施、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安全健康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提升依法科学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的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关系共22项管理任务,包含“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实行均衡编班”等88条具体内容。

    意义——

    义务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重中之重。管好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对于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颁布实施《管理标准》,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有效抓手,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意义重大。

2017教育工作热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