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莫当校园“低头族”

《 新安全 》(

    2015年新年伊始,美国纽约市中小学保留多年的“学生禁止带手机入校”的规定将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超过110万中小学生将被允许携带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进入课堂。手机作为一种现代通讯工具,已经在各种社会群体中普及,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入学校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在我国中小学,关于如何进行手机管理,是令家长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家长们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为孩子配上手机,而学校也因各种忧虑限制或禁止使用手机,2014年河南登封第一高级中学在升旗仪式上集中销毁了没收的手机,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禁止携带手机入校”被指是“霸王条款”,学校用传统思维一刀切地管理手机未免过于简单。那么,如何破解校园手机管理难题呢?

    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利弊

    便于联络

    “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很大,学校也经常补课到很晚,有时候天都黑了,孩子还没有回家。”一位初三学生的妈妈罗女士说,“碰上下雨打雷家长也确实不放心。所以,手机还是给孩子带着的好。”

    手机方便了学生与家长的联系,特别是对于住校生来说,使用手机可以随时与家人沟通,让家长放心。手机也便于孩子们与同龄人跨时空对话,缓解心理压力。“有手机特别方便,我可以随时和爸爸妈妈、同学们打电话、发短信。”在南京一小学读四年级的陈捷告诉记者,她用手机已经两年了,今年妈妈给她买了一个新手机,又漂亮,功能又多。“自从有了手机,再也不用课间排队打磁卡电话了。”

    影响健康

    手机还具有网络资源共享、拓展视野、信息传输便捷等特点,然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大部分中小学对手机使用是持谨慎态度的。

    “手机虽然能加强孩子和家长间的沟通,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还小,自制力差,使用手机不利于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成长。”杭州市明珠教育集团小学部的陈薇老师说,手机花样翻新的功能容易让孩子在学习上分心。有的学生会在课堂上偷偷发微信、玩游戏、谈情说爱等等,影响课堂秩序和学习效率。

    四川一中学的宿管老师侯老师告诉记者,有时他在学校深夜查寝,还发现个别学生兴致勃勃地玩手机。“晚上玩手机会影响视力和睡眠,白天听课精神状态肯定不会好,这样‘黑白颠倒’的状态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对儿童视力影响最大的是手机,其次是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这主要由于手机本身屏幕比较小,距离眼睛较近。有时,孩子为了躲避父母,通常喜欢躲在被窝里玩手机,这些都会导致视力的下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魏素琴教授指出,人们在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时,阅读距离往往要比看书时的阅读距离更近,这样会使眼睛聚焦时的角度增大,造成眼睛的睫状肌收缩的幅度增大,时间一长,睫状肌自然容易感到疲劳。

    手机辐射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梁宣梅说,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机,以为这对身体没多大影响。其实,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

    不良信息

    “近来发现,下课后孩子们经常扎堆,本以为是在讨论习题,结果有些孩子反映扎堆的是互相讨论黄色图片和视频。”山西某小学五年级一位班主任赵老师对记者说,“孩子们经常从一些手机网站中下载黄色图片和视频,在课间围在一起传阅讨论。班上一位女同学告诉赵老师,非常反感这些孩子,他们有时候说话露骨让女同学很难堪。孩子们才五年级,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过早接触这些内容会扭曲孩子对待异性的观念。”谈起这些,赵老师很担忧。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四次违规使用,学校代管手机一个学期,新学期开学后由其家长领回手机,对违纪学生予以记过、留校察看纪律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据学校预警制——红色预警(取消学籍,劝其退学)。”北京某中学在校规中细化手机管理处罚措施,明确规定了“学生在任何时段都不得在教学楼内使用手机或给手机充电”,并且对使用时间做出限制“学生在生活区中午12:45-13:55分,晚上22:45至第二天早上6:30,严禁使用手机”。

    四川广安某中学《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高家长书》中明确规定:为了净化育人环境,为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作出了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决定。我们恳请您能与学校密切配合,对您的孩子加强教育,并不准孩子把手机带入学校。如果学生违规在学校使用手机,一经发现,则一律由学校收缴,暂为保管,期末时再予以发还,并给予相应校纪处理。在湖北一所中学,校方通过鼓励学生主动上交、教师发现、学生举报等措施,以控制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还有学校让学生写遵守校规的保证书、承诺书等等。

    然而,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尽管对于校园手机管理,学校有各种校规限制,并配套有没收手机、扣分、停课甚至开除等处罚措施。但仍有不少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并开发出各种应对方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许多学生都备有手机模型,以作为“危急”时刻的“顶包”神器。安徽一初中生王中健说,他在课堂上用手机玩游戏时被老师发现,他把一个iphone5的仿真模型交给老师,这模型在重量、触感上和真机一模一样。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手机模型”,会出现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手机模型,许多商家还标出“学生上交顶包专用”的字眼。卖家称该模型的买家多为学生,记者查看评论也的确如此,“充电口那里有点假,不过还好,骗老师还是可以的”“再套个手机壳我敢说老师绝对看不出来”“通过模型机子蒙混过关骗了老师” 等等。

    作为国内最早针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采取管理措施的学校之一,上海市建平中学于2002年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开展调查。调查发现,学校有43%的学生每天带手机上学,有73%的学生拥有手机,50%以上的学生反对学校干涉他们使用手机。“我觉得带手机并不一定会影响学习啊,至于带手机会结交社会朋友、谈恋爱什么的,根本就没那回事。”沙湖桥小学学生周雨馨说,“只要我们的学校、社会和家庭适当地、科学地管理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它的负面影响不会那么多的。”铁道附属小学学生杨扬说:“我们班有同学带手机并不影响学习,他自觉能力高,成绩很好;而另一些同学用手机玩游戏,耽误了学习。所以我觉得手机可以带,关键是看怎么使用它。”

    柔性“引导” ——校园手机管理新尝试

    关于如何对校园手机进行管理,老师们也有矛盾和困惑的地方。“现在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定,我们怕智能手机影响学生的课业和视力,无奈之下只好自己想出各种方式来管,包括代管手机、没收手机等等。”北京一所中学老师坦言:“我们成人自己也有手机依赖症,怎么能不让学生接触这些东西?”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智能手机是否能够进入校园,以及学校应该如何对学生的智能手机进行管理,教委不会出台统一的硬性规定。对于目前各学校采取的控制智能手机使用的各类措施,该负责人表示,学校可以根据《中学生守则》要求制定相应的课堂纪律,保证课堂的时间不被智能手机所干扰。但是智能手机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关键的问题其实不是怎么堵住孩子使用手机这条路,而是要想办法去引导,使学生明确在何时、何地、怎样更加恰当地使用手机。

    学校:更新思维,疏堵结合

    “学校里有的班级携带手机的学生能达到90%以上,以高年级的居多。”广东省江门市紫茶小学政教处副主任刘安兵告诉记者,小学生携带手机的现象日益普遍,主要与家长的安全意识有关,家长想要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学校通常淡化处理,只要对学校正常教学没有太大影响,就不会太严格地管理。”刘安兵说,在具体的管理中会以“班级”为核心,各班可以制定自己的规定,例如上课手机铃声响会如何等等。刘安兵表示,这样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自觉程度,学校的学生素质教育在这时就显得很重要。

    柔性管理并不意味这放松管理。海口市人大代表吴书生针对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存在的弊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就中小学生校园手机管理作出明文规定,规范中小学生带手机到校进行合法管理。同时,为中小学生提供必要的通讯条件。如在中小学校园内应多处设立安装磁卡电话。建立起联动机制。学生手机在校内统一登记,并与有关通讯公司联合,在学校规定的时间段内,屏蔽这些手机的信号。住校学生手机委托学校的管理员统一保管和发放。学生违规使用的手机可以予以“暂代保管”。

    在常规管理之余,已经有学校做出了新的尝试,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4年秋季开学,武汉机电工程学校给学生每人发放一部免费智能手机,实行“安全校园”管理,试行用智能手机管理学生。学生进出校园、宿舍,都要用手机刷门禁,在食堂吃饭,也可刷手机。学校副校长牛志平介绍,下一阶段,学生还可用智能手机上课打考勤。只要家长需要,可用短信方式定期告知学生在校作休情况。目前,学生在校上课期间统一回收手机,出教学楼时再发放给学生。在牛志平看来,堵不如疏,一味地禁止学生用智能手机,可能适得其反。智能手机试行后,之前担心过的问题并未出现,而且学校在手机上发布学习及生活方面的信息,方便了同学们的生活。

    家长:下放决策权,正确引导

    在校园中进行手机管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必不可少。“家长给孩子带手机上学,固然能方便联系沟通,但因孩子缺乏自控力而不能正确使用,已经严重干扰到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张家界市永定区杨家溪小学教师高自安建议,要向家长陈述学生带手机上学的弊端,告知学校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做好监管工作,劝导并监督孩子不得将手机带到校园。学校还需要学生回家及时向家长进行转达,请家长配合学校一起限制孩子的手机使用。

    那么,家长该如何进行引导呢?“孩子要求买手机,父亲先不表态,而是拿出一张纸递给孩子说,做任何事情前要先考虑好利弊。把用手机的好处和坏处写下来。如果好处比坏处多,我们就买。这个家长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把决策权交给了孩子,这样就会使孩子觉得家长是民主的,并且因为是自己做的决定,所以责任当然要自己承担。”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教师杨中枢指出,家长应客观地看待新事物,正确引导、科学规范使用手机。“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孩子很多好的习惯。比如:遇事要先思考,权衡利弊再做决定;自己做的决定就要自己承担后果。不管最终是否买手机,孩子都会感觉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家长的尊重。”杨中枢表示,家长需正确看待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在为孩子购买手机时应有一个清晰的约定,比如约定在什么时间可以使用,而在什么时间则不能使用,手机可以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等等,让家长成为孩子正确的引导者。

    专家:引导学生将手机为我所用

    “无论是初中还是小学,如何管理手机都是体现了‘教育意识’,简单的“禁”,低龄学生未必能理解,”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培养学生使用习惯,包括如何引导学生将手机“为我所用”,这属于生活教育的范畴。

    “许多校园手机管理的矛盾都出在“家长‘买手机’,学校‘管手机’。”熊丙奇指出了中小学手机管理难题的症结所在,他建议,在制定手机管理条例时,学校也要征求“家长委员会”等群体的意见,这样让学校“管手机”更有理据。“多数人的沟通,体现了规则意识,这点很重要。”

手机入校:怎么管?
莫当校园“低头族”
国外中小学怎么管理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