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轮胎安全面面观

文/本刊记者 丁靖 《 新安全 》(

    人脚上穿的那双鞋,要美观大方更要舒适。同理,轮胎在汽车的安全行驶过程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要承担着上吨重的负荷,还要面对复杂的路况。它是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因此要悉心呵护。

    轮胎作为车辆重要部件之一,它不仅关系到车辆的操控性能,还事关车上人员的生命安全。轮胎是汽车行驶中唯一直接接触地面的部件。而众多汽车事故的发生就是缘于轮胎的问题。轮胎基本上是由橡胶所制成的。而具弹性的橡胶,最怕的就是外在环境的变差,从而导致橡胶变质。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橡胶变硬、失去弹性,最后引起龟裂,严重一些的甚至会有胎块由踏面上剥落。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轮胎的重要性。那么,作为车主,在日常养护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监控胎压防爆胎

    在汽车的行驶中,轮胎的“健康”与气压密不可分。而爆胎是其中最严重的安全隐患。从轮胎抛面图上可以看到,轮胎正面由钢丝、胶皮一层接一层交替粘接起来,比较结实;而轮胎侧面的结构与正面不同,侧面的胎壁比较薄,没有钢丝粘连,而是由线薄薄地粘连,只有一根较粗的钢丝在里面,起到支撑轮胎的作用。因此,大多情况下,爆胎就是在这个位置上。

    车轮在高速运转的时候,会产生高温,而轮胎气压的高低,会影响温度的变化。胎压不足而车速又快,产生高温,容易爆胎。高速公路的增多,使得汽车在路上行驶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高速行驶中产生的高温会导致胎压异常,胎压异常会引起轮胎局部磨损、操控舒适性降低、油耗增加等问题,从而导致爆胎。那么怎么来维持正常的汽车车胎胎压呢?我们可以到专业的汽车维修店,请专业人士排出车胎内原有空气,充填干燥氮气,这样就可以较长时间地维持正常的胎压。因为氮气是惰性气体,膨胀系数低,不轻易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可将爆胎几率降至最低。另外,由于氮气不含水分,还可延缓轮胎内壁的氧化速度。

    车辆行驶时应保持符合要求的正确气压,此气压参照汽车制造商所提供的信息。车主应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所有轮胎在冷却情况下的气压,甚至包括备胎在内。如果气压减少过快,应立即查明原因。在长距离远行以前一定要检查气压。基本上,车厂应该会在车主手册中,或是车上醒目之处标示正常的胎压值,例如驾驶座门框内侧、或是加油口的盖子内侧。细心一些的企业会将高级车品牌,甚至连单人驾驶,乘载不同数目的乘员,负荷多重的行李等各种状况所应该机动调整的胎压,都明确地标示出来。因此,参考原厂提供的这些数据来检视您的胎压是最正确的方法。很多车厂提供的胎压数据,是以公斤/平方公分(kg/cm2)作为单位。所以建议您可以到汽车材料行买一组上面有标示这种刻度的胎压计,并定期量测胎压。

    通常来说,以一辆搭载195/60R15车胎的2.0升中型房车为例,前后轮胎压约保持在2.2到2.4公斤/平方公分即可。常常会要多人乘载,或是乘载大量物品的车主,胎压数值就必须要比正常值再多出0.1到0.2。另外,胎压数字适中即可,也千万不要打到过高,如果是在气候酷热的夏天、或要上高速公路长途行驶,那么也应该将胎压适度提高,以便帮助轮胎散热。

    如果在您准备开车之前,轮胎就已经漏气了,但您上路之前并未察觉到,那么上路之后首先您会感觉到方向盘打起来变得重手(前轮),随着速度的提升,直行方向变得非常难以掌握(前轮),甚至会屡屡歪向漏气的那一边,而如果是后轮漏气的话,那么车尾的左右滑移也一定会让您感觉得到。当发现自己轮胎漏气,请千万不要惊慌,稳定地将车辆靠向安全的路边,然后下车检视状况,接着,如果车上备有打气机的话,可以先试着将漏气的轮胎充气。如果充饱气之后不会很快再漏气的话,那么就可以直接开到轮胎行,请他们详细检验此一轮胎,确认漏气原因,并完成必要之补救措施。如果没有打气机,那就得从行李厢拿出备胎、扳手、与千斤顶;先用扳手将车胎的螺丝松开,再用千斤顶将车子架高,最后再更换轮胎,将备胎锁回去时,锁紧螺丝时,请记得要以对角线的顺序锁螺丝。

    正确保养轮胎延长使用寿命

    开车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车辆跑偏、方向盘发沉、轮胎单侧磨损等问题,这是车轮定位角度偏移所致。此时应对车辆进行四轮定位检测,如超出允许范围,立即进行调整。正确的四轮定位有助于确保你的车辆的正常操控,有利于提高轮胎的性能,车轮定位不良也会导致胎面不规则磨损,缩短轮胎使用寿命。

    仔细检查您所使用的轮胎。当检查轮胎时,要求包括备胎在内都要检查,并检查轮胎气压。发现是否有鼓包、裂缝、割伤、扎钉和不正常的胎面磨损等现象。使用损伤的轮胎可能会导致轮胎毁坏。在有坑洞和岩石或其他物体的道路上驾驶车辆可能会损坏轮胎并使车辆定位不良,因此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 时,需要慢慢地、小心地行驶,通过这些路段后检查轮胎是否有任何损伤,例如:割伤,鼓包,扎钉,胎面不正常磨损等。

    为了确保安全,除了检查胎压和胎纹,车主还应注意轮胎胎面是否开裂。轮胎橡胶老化后会变硬、开裂,这表明该条轮胎已达到更换极限,轮胎抓地力下降,且开裂部分容易因驾驶时外力冲击而破裂爆胎。胎面是否划破或扎钉,这可能造成轮胎漏气而最终爆胎,如不及时检查发现,将成为安全隐患。轮胎受到撞击后,应及时检查胎面是否有鼓包。若鼓包,即表明胎侧帘布层已断裂,随时有爆胎的可能。

    所以在可能的范围内,做一些简单的保养绝对是有好处的。轮胎之所以能够吸收车辆行驶时来自地面的震动,除了靠里面的空气垫子之外,胎边的扭曲也功不可没,所以每次洗完车之后,不妨用可以保持橡胶弹性的轮胎腊,将胎边整个涂抹一遍,让橡胶滋润一下,不仅看起来乌黑亮丽美观,也有实际的保养功效。

    另外,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不用车,最好能够想办法将车辆垫高、让轮胎离开地面。因为车辆的重量如果长久压在一块固定的位置,会导致这个部位里的钢丝层、帘布层因长久受压而变形,这对于行车安全与舒适性都会有影响。

    轮胎必须从轮辋上拆卸下,经专业的轮胎经销商检查后再决定是否可以修补:胎侧不可以修补,胎冠穿透的洞眼直径超过6 毫米不可以修补,如有胎圈损坏或变形、胎面变形、橡胶被化学品腐蚀或轮胎缺气碾压损坏等,其他异常情况不可以修补。

    正确开车确保轮胎安全性能

    车辆不要超速行驶。轮胎在高速行驶时遇到异物伤害的可能性比低速行驶时要大得多。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不要超过驾驶条件要求和法律限制的合理速度,如果转弯和遇到前方有坑洞等障碍物时应减速慢行。高速行驶时,轮胎可能撞击坑洞及其他外界异物,导致轮胎在冲击物与轮辋凸缘间产生严重的挤压变形,可造成帘子布断纱,轮胎内部的空气则从断线处顶起形成鼓包。因此车主一定要立即更换起鼓包的轮胎。

    不要继续使用受损的轮胎。车主应该时常检查轮胎的状况,看是否有鼓包、裂缝、割伤、扎钉和不正常的轮胎磨耗,特别检查轮胎的胎面边缘,看是否有由于定位不良或低压行驶导致的不正常的磨耗。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检查轮胎不要继续使用受损的轮胎。

    禁用超寿命轮胎。在胎面花纹沟所剩深度1.6毫米位置有磨耗指示标志,轮胎磨损至此磨耗指示标志,必须替换。使用超过磨耗指示标志的轮胎是危险的,特别是在湿地行驶,因为随着花纹的磨损,轮胎的排水性能已经大大降低了。

    车辆抖动要警觉是否是轮胎问题。当车主感觉车辆过度抖动时,应该警觉是否是轮胎定位发生了问题,或者是轮胎磨损消耗得不均匀,如轮胎胎肩磨耗快于胎面其余部分等。

    8000公里对轮胎调一次位。为了获得轮胎均匀磨损从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轮胎调位是必须的。请以车辆制造商用户手册内有关轮胎调位的指导为准。对于安装了新的同一规格的对称花纹或不对称花纹轮胎的车辆来讲,不论前驱,后驱还是四驱车辆,每次轮胎调位一般在轮胎行驶了每 8,000~10,000公里时进行,但是如果发现胎面有高低不平的磨损(常见于从动轮),就需要在刚发现时就尽早、及时地进行前后轮交叉换位,如果车辆原配轮胎前后轴规格不同的话,则不得在前后车轴之间调位。

    冷却、黑暗、干燥环境下保存轮胎。轮胎应被存储在冷却、干燥和黑暗的室内,以避免有水分聚集在轮胎内产生危险。由于增压,液体可能通过轮胎内部气密层进入胎体层,而这可能会导致轮胎突然损坏。

    合理更换轮胎提高驾驶安全系数

    根据轮胎的磨损情况、根据轮胎的保质期:轮胎的侧壁上会有四位数字标明轮胎的制造日期,前两位代表周数,后两位代表年份。轮胎的使用一般不要超过3年,里程不超过6万公里。虽然稍稍超过年限和里程也无碍大局,但冬季的低温和夏季的雨水会使轮胎的湿地抓地力和干地操控性“捉襟见肘”。多关注侧壁:随着轮胎橡胶逐渐老化,轮胎侧壁会出现深纹。但只要轮胎侧壁未受撞击、帘线未断裂,就可继续使用。轮胎侧壁上的三角形标志可以帮助车主在胎冠的沟槽找到一个突起,可以确定轮胎的实际磨损极限,那个数值应该大于1.6毫米。

    那么该如何判断一辆汽车是否需要更换轮胎呢?这需要定期查看车辆的轮胎磨损标记基线,当轮胎外面的胎花磨损程度达到该更换的基线时,说明轮胎需要更换。如果没有及时更换,在急加速时车子有点左右摇摆,行驶得不太稳定,严重时会出现抓地能力和转向能力下降,引起起步打滑和方向跑偏的现象,使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遇到险情。

    总的来说,当轮胎面或边缘有不均匀磨损时,或轮胎侧面有鼓包现象时,都要及时更换轮胎。而且在对汽车的保养过程中,不少车主认为车子开了4万~5万公里就应该更换轮胎了。其实,轮胎的更换与车辆行驶的公里数有一定关系,但关系不是很大。一般轮胎跑5万公里之后就不是安全期了,理论上讲应该更换轮胎,但现在私家车很少这么早更换,一是车主爱惜车,二是车辆跑的路况都比较好。只要车主不是经常提速、飙车、甩尾、急刹车等,轮胎用7万~8万公里,问题都不大。但是对于某些爱自驾游的车主来说,他们常常选择到山区旅游,山区高高低低的石子路面对车子轮胎损伤比较大,特别是当胎侧被尖锐物划出口子时,即使在胎花磨损不严重的情况下,也要及时更换轮胎,保证行驶的安全性。

    如果不想在需要自己动手换轮胎时而发愁的话,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更换轮胎和需要哪些必备工具吧。更换轮胎需要准备工具:小型千斤顶、松螺丝帽的套筒、防盗螺丝拆卸头、螺母保护盖拆卸头、三角警示牌、备胎(工具全部车上自带,无需额外购买)。在平坦路面安全停放车辆,熄火并开启警示灯,拉手刹,自动档放p,手档放1或r。前后胎放直。找个东西顶住破轮胎对角的那个胎,防止滑动,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取工具,开始拆卸轮胎。以对角方式拧松需要更换的轮胎上面的螺丝,先不要拔下来。将千斤顶放置在需要更换轮胎的一侧车下,将车辆顶起至一定高度。拆除螺丝,取下轮胎。最上面的螺丝最后拆。换上备用胎或新胎。把备用胎装上车轴,从最上面开始按照对角方式拧紧防盗螺丝。松开千斤顶将车辆放下,再次拧紧螺丝、螺母。大功告成。

    不过,此方法只是临时应急,自行更换完轮胎后,最好事后再去4s店或专业轮胎店检查一次,更换坏胎以及做四轮定位。换轮胎,看似复杂是个粗重活儿,其实熟练了之后15分钟就可以轻松搞定。同时,提醒大家也要注意检查备胎状况。每个项目第一次动手之前,都请咨询专业人士,譬如您所熟悉的4s店的汽车维修师傅。

电动汽车安全吗?
轮胎安全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