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经

人民周刊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财智微课堂

《 人民周刊 》( 2024年09月30日   第 05 版)

    编者按:为帮助更多读者“把书读薄”,“财智微课堂”从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摘编相关内容,力求以简短的篇幅,解答问题、给人启迪。本期关注的主题是“金融强国之路:理论与实践”。

    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有助于金融监管效能的提升。

    一是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保证了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与之前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相比,权威更大,政策协调更加顺畅。

    二是借鉴“双峰”模式的做法,将行为监管与审慎监管适当分离,证监会主抓行为监管,负责维持资本市场秩序,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负责微观审慎管理,专注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而人民银行则继续负责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是将原来“一行两会”的消费者保护局集中到金融监管总局,强化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四是地方金融监管局只负责监管,不再承担金融发展的责任。

    五是人民银行负责“双支柱”的宏观调控框架,货币政策追求币值及价格水平的稳定,而宏观审慎管理则追求系统性金融稳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怎样开展金融工作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认识到金融工作的重要性,指导促成红色金融萌芽。

    从大革命时期,我们党逐渐形成发展独立自主具有工农属性的金融机构的思想,建立了农民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将广大农民从高利贷等剥削性质的金融关系中解放出来。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们党认识到要利用货币关系来发展根据地的商品经济,金融工作主要服务于根据地经济和政权建设,确立了摧毁旧货币机构和建立新货币机构的思想。

    随着各解放区逐渐连成一片,为统一财经政策,中共中央就发行新的统一的货币事宜及时作出部署。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告成立,向社会发行人民币,建立了初步统一的货币机制,为开创新中国金融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金融监管现代化进程是如何发展的

    我国推进金融监管现代化进程的总体时间并不长,但进展迅速、效果明显。

    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我国在金融监管现代化方面进展缓慢。

    1983年,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首次实现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相互分离,从而开启了金融监管现代化的新征程。

    我国于1992年成立中国证监会,1998年成立中国保监会,2003年成立中国银监会。与此相对应,我国先后制定并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金融法律,正式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更加重视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完善金融监管”,明确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确立了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的法治路径。

    为了落实中央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决策部署,2018年,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合并成立中国银保监会,进一步强化整合金融监管,推动金融监管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通往金融监管现代化的法治之路,并对法治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精准概括。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与调整,重点是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2023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成立,7月,31家省级监管局和5家计划单列市监管局、306家地市监管分局统一挂牌,标志着我国金融监管现代化进入全新阶段。

    为什么把共同富裕比作“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最根本的区别。在2021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共同富裕摆在五个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首,深刻论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现途径。会议明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把“蛋糕”做大做好,其次是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对实现共同富裕路径的基本阐述,对一些错误认识起到了定分止争作用。

    “做大蛋糕”就是要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和积累财富,打造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分好蛋糕”就是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合理制度安排,增强三次分配的公平性,提高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实现。

    为什么说我国的金融开放不是过去的线性延续

    我国的金融开放在原有开放基础上,还要结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大局下内外部环境和要求的变化再选择、再出发。

    其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严峻,金融市场更大更频繁动荡。金融开放已经影响到跨境资金流动和汇率,未来国际金融市场这个“大海”发生惊涛骇浪的频率和概率都很高。所以我国未来的金融开放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要继续往前走,但更要注意搭好“防护堤”,控制好连接的节奏和规模。

    其二,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更趋复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与全球经济都处在重大变革和转型阶段,金融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大幅提升,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传统关系出现了变化。我国走向高质量增长,金融开放如何促进金融改革,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高质量增长的关系更趋复杂。

    其三,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的协调。一方面,我国坚持“四个自信”,寻找国家利益和中国特色;另一方面,开放从资源型开放走向制度规则型开放。因此,下一步的金融开放,不仅涉及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连接和使用,还涉及中国特色和国际惯例之间的协调。

    其四,金融改革更趋重要。开放是为了促改革,而改革又能推动进一步的开放,两者可以实现良性互动。

    ——摘自人民日报出版社《金融强国之路:理论与实践》(任初轩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