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之子”话长城

人民周刊 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明长城宣府镇和土木之变

董耀会 《 人民周刊 》( 2024年08月26日   第 11 版)

    编者按:40年前,董耀会和同伴完成了首次徒步考察长城之旅。此后,他一直致力于长城历史文化研究、长城保护和利用工作。如今,已成为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教授,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院长,中国长城学会首席专家、副会长,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会长的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本刊开设“‘长城之子’话长城”专栏,记录他与长城相依相伴的人生。

    结束了北京的活动之后,我们继续徒步考察明长城。从北京延庆的四海出发,走的是外长城。这一路要经北京延庆进入河北赤城,到宣化过张家口,再经怀安进入山西,这段长城在明朝属于宣府镇。《明史·兵志三》记载:“敌犯山西必自大同,入紫荆必自宣府,未有不经外边能入内边者,乃请修筑宣、大边墙千余里,烽堠三百六十三所。”这里的外边指的是外长城,内边指的是内长城。

    四海冶(北京市延庆区境内)至平远堡(山西省天镇县境内)的长城是外长城,因总兵官住宣化府故称“宣府镇”。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论宣府镇地理形势时记述,宣府,“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诚边陲重地。宣府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城、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明程道生在《九边图考·宣府考》中称:“宣府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将倍于他镇,是以气势完固号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

    宣府镇为明长城“初设”边镇之一,《九边考》《明史·兵志》对此都有详细记载。《殊域周咨录》记载,宣府镇设于永乐三年(1405年),“三年,置镇守总兵官,佩镇朔将军印”。《宣府镇志》《图书编》《皇明世法录》等书记载,宣府镇设于永乐七年(1409年),“永乐七年置镇兵将领”。

    《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元年“命武安侯郑亨充总兵官,武城侯王聪充左副总兵,安平侯李远充右副总兵,率师驻宣府备御”,郑亨等人是前往属于临时性、差遣性地“备御”,而非“镇守”。备御总兵官通常率兵前往,事毕即召回;“镇守”则长期驻守,镇守总兵官任务为节制当地军队。

    从永乐元年到永乐十年,郑亨作为“备御”总兵官数次被派往宣府,又数次被召回。《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十一年后不再派总兵官前往备御,只是命都督佥事章安“总理宣府、怀来、万全诸卫军务”。《明仁宗实录》记载,永乐二十二年,明仁宗即位,命都督谭广充总兵官“镇守宣府”。这是宣府镇守总兵官设置之始,从此,相沿不变,宣府镇守总兵官成为常设。所以,宣府设镇时间应为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靖难之役,中原处于战乱的几年里,边地防务松弛,蒙古族势力得以增长。明成祖登基时,又无力如后来那样出塞北征,所以只好在对蒙古采取怀柔和亲政策的同时,加强边地防务。据《明史·兵志》载,明成祖“于边备甚谨。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隘口通车骑者百户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武安侯郑亨充总兵官,其敕书云:‘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傍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

    长城守军的任务还是很大的,包括瞭望敌情和燃点烽火传递军事信息。明嘉靖年间的《宣府镇志》这样记载:“边防去处和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点,须要广集干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勿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

    《宣府镇志》还记载了信息传递方式和具体规定,“凡瞭见鞑贼境外经过,发梆一次,近边发梆二次。拆墙放炮一个,烧柴一垛;入境放炮二个,烧柴二垛;声息紧急,则以渐加添,仍各照记号举旗,兼竖立草人”。这说明在嘉靖年间,传递军情的方式有放炮、燃烟火,还有打梆、竖旗、竖草人等。

    长城边墩戍守人员的配置,也有明确的规定。《宣府镇志·兵政考》记载:“沿边墩台,每墩一座,设立军人五名,夜不收二名,军人专管瞭望,夜不收专管走报声息。每数墩设立管墩百户一员,每十余墩设立提调指挥一员。腹里接火墩大墩冲要处,照依边墩,每墩七名,险固处所,只用军人三名,夜不收二名。”这里的“夜不收”指的是防守军队的哨探,在长城前沿配备夜不收是增强军事信息采集能力。

    在宣府镇发生过一件震惊朝野的事件,这就是土木之变和随之而来的北京保卫战。土木之变是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瓦剌军俘虏的事件。正统十四年(1449年)7月初,也先率瓦剌军大举攻打宣府和大同两镇长城。权倾朝野的司礼监太监王振,蛊惑明英宗率军亲征蒙古。7月17日,数十万明军兵出居庸关。8月1日,明军到达大同得知蒙古也先兵力强大,便决定8月3日班师回朝。此时不管是朝廷中的人们,还是前线的各路兵马将领,都不会想到12天后的灾难。

    王振是蔚州人,会师途中想邀英宗“临幸”家乡蔚州。后来担心大军毁了庄稼,又放弃了回家乡炫耀的想法。行军路线几次改变,减缓了行军速度。8月13日,明军行至土木堡被蒙古也先率军围困,两天后明军将士死伤过半,英宗被俘。明军大败的消息传到京城,朝野上下乱成一片。一些大臣主张迁都南京,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则主张坚守北京城。

    于谦被临危受命接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北京保卫战。他首先采取诛杀宦党行动,将罪魁祸首王振及其党羽抄家,打击了宦党的嚣张气焰。同时抓紧整顿军务,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战备。朝廷改立朱祁钰为新帝,尊英宗为太上皇。新帝登基急调各路大军进京勤王,各路大军赶到之后,北京明军的兵力在数量上超过了蒙古瓦剌军。

    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后勤保障。本来通州的粮仓里有可供京城用一年的粮食,只是担心粮食落入敌手。奏请景帝后,于谦调顺天府500辆大车紧急运粮进城。兵器装备严重不足,于谦命令工部加紧赶制兵器,同时紧急命令南京将兵器库存的2/3调往北京。

    10月,也先和脱脱不花率领部众分三路南进。东路2万兵马由古北口进攻密云;中路5万兵马由兴和进攻居庸关;西路作为主力由也先亲率近10万兵马,自集宁南下大同,攻紫荆关,迂回主攻北京。10月1日,也先挟英宗至大同绕城而过;3日,兵抵达紫荆关;4日,瓦剌军攻打居庸关,居庸关严防死守,瓦剌军转攻白羊口;8日,白羊口破,瓦剌军兵围京城;9日,紫荆关破。于谦率22万大军,列阵于京城九门决心背水一战。

    10月11日,瓦剌大军列阵于西直门外。12日,也先挟持英宗到德胜门外,要求朝廷派于谦、石亨等。于谦等知道也先想利用出迎英宗皇帝的机会,擒获明军主将瓦解明军的抵抗。于谦派出官员觐见英宗,并且命德胜门外两旁的空置房屋内埋伏下军队。13日,瓦剌军发起进攻,明军以少量军队迎战且战且退诱敌深入。瓦剌1000余骑兵进入明军伏击后,神机营火炮、火铳齐发,随后两侧伏兵杀出夹攻瓦剌军。

    瓦剌军损失惨重,其得知明朝各路援军很快要抵京,不得不于10月15日挟英宗朱祁镇由紫荆关撤退长城。从10月11日进攻北京,到11月8日京城解除戒严,北京保卫战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第二年,也先主动送回了被俘的明英宗。此后,明朝修建长城的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