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人民周刊 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活态非遗 人类共享

——访文化和旅游部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刘魁立

本刊记者 武凤珠 《 人民周刊 》( 2024年08月02日   第 08 版)

    2024年6月,我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如期举行。在国家图书馆北馆“国图讲坛”会客厅,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刘魁立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顾问……刘魁立曾任与现任的诸多社会职务,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在他看来,活态性和共享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特性。他关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也源自非遗的这两项本质特征。

    活态,让非遗生生不息

    谈及文化遗产,人们往往认为,它们是固态的、恒定不变的。“非遗则不然,比如,同一个人唱两遍民歌,绝对不会一样。民歌如此,口头文学如此,其他非遗项目也是如此。”刘魁立认为,非遗的活态性特征便表现于此。

    端午节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一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节日。刘魁立以端午节为例说明:在一定意义上,端午节最初并非是一个人文性节日,它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有关。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之间存在阴阳两气,冬至时阳气生发、夏至时阴气滋长,阴阳两气此消彼长,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阳气逐渐盛极而衰、阳消阴长态势趋于分明,人体的部分疾病由此引发。怎样消除阴阳两气相争可能带来的病祸?古代中国人采取人为办法,挂艾悬蒲、喝雄黄酒、系五色线……将这一阴阳交替的节点当作节日度过,形成了端午节的许多传统习俗。

    “这些民俗,原本与屈原、伍子胥、曹娥等没有太大关系。”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为纪念屈原的忠贞不屈,端午节衍生出赛龙舟的风俗。有关端午节纪念伍子胥、曹娥的传说,与屈原投江典故类似。古代中国人的阴阳五行自然观、忠孝节义价值观,与世代传承的民间习俗相杂糅,“端午节的内容与意义逐渐丰满,由一个简单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节日,变成了一个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节日”。

    刘魁立认为,端午节由自然性节日向人文性节日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过程,也是非遗活态性的证明。“有人认为,保护非遗,就要保护‘原生态’的非遗。我认为,‘原生态’是不存在的。‘原生态’,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原始状态,或者人们根据记忆能够建构的某一时期样态,而非遗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人、环境、社会条件等都不会相同,‘原生态’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那么,保护活态非遗,应当保护什么?“正因为在不断变化,所以才出现了如何保护、如何传承的问题。”刘魁立介绍,无论处于何种状态的非遗项目,都有一个不变的核心,学界称之为基础要素,指事物自身的专有属性,??也是衡量一种事物是否蜕变转化为其他事物的规定性尺度,由事物的基本性质、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基本形态及作为主体的人对事物的解释评价等构成。

    “保护与传承,并非要保护非遗项目的具体样态,而是要保护这几项基础要素,它们是本质性的东西。如果这几项基础要素能够保持住,它就还是它。”刘魁立以“灵魂”为喻:“非遗的基础要素,就像它的灵魂——灵魂在,它就在;灵魂变了,这种非遗项目会跟着改变;如果灵魂丧失,非遗项目也就消亡了。”

    共享,保障人类文化多样性

    一张桌子,一个人占用其中一部分,其他人只能占用剩余部分;一缕阳光,一个人遮挡住,别人只能站在阴影下……刘魁立列举出一个个实例,证明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之难。

    “物质的共享,只是分享。非遗却??可以共享,因为技术与知识都是可以传授的,一个师傅可以将自己本领教给无数人。而且,这种共享性??不受时空限制,前人的技术我们可以学、外国的知识我们也可以学,全世界、全人类都可以共享。”刘魁立由此总结出非遗的典型特质:一种不同人、不同社群、不同族群能够共同持有、共同享用、共同传承的文化对象或文化成果。

    ??他再次以端午节为例说明:2005年,继我国昆剧和古琴艺术相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成功,一度引发我国舆论哗然,“特别是我国端午节祭祀活动做得非常认真的地区,视之为对我国端午节传统的争夺,尤其感到委屈”。

    在刘魁立看来,这恰是非遗共享性的体现。韩国江陵端午祭虽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最初也是一个自然性节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并未融汇屈原、伍子胥、曹娥等我国先贤人文典故,而是始终与自然发生紧密关联,逐渐演化为祭神活动,如今又将演艺联欢、游艺比赛等大众消遣活动囊括在内,尽管名称保留了‘端午’二字、节庆时间也重合,与我国的端午节却已经完全不同”。

    如同韩国江陵端午祭对端午节的“改造”,非遗的共享性丰富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那么,共享性是否会致使国家、民族间出现文化趋同现象?“正如长城建造技术可以被他国学习,??但是中国长城只有一座,外国即便仿造,??也已经不是我国的长城。”刘魁立以我国著名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为例作出解释。

    在他看来,我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他国所学习、所吸收、所??效仿,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也可以接受他国文化遗产带来的??启示,进行新发明、新创造,??丰富我国自己的文化样态。“如果能够做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都对全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贡献,??那么,不仅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能够得到保障,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样态也都会愈加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