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研学

人民周刊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每周评论》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

吕瑞雪 李岳秋 《 人民周刊 》( 2024年06月17日   第 07 版)

    《每周评论》是时政评论周刊,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1919年8月31日被北洋军阀政府查封,共出版36期(第37期仅有第一版残校样),每期四开四版。1919年6月,由于陈独秀被北洋军政府拘捕,李大钊被迫离京,前25期由陈独秀主编。从第26期起,由胡适接编,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由每周评论社出版发行。《周刊评论》是《新青年》社同人创办的,以刊载时事评论和文学创作、文艺评论为主,设有国内外大事述评、社论、文艺时评、随感录、新文艺、国内劳动状况、通信、评论之评论、读者言论、新刊批评、选论等栏目。

    《每周评论》的文献综述

    截至2023年11月13日,以《每周评论》为检索词,在知网上进行检索,总库404篇相关论文,其中学术期刊316篇,学位论文42篇,会议论文8篇,报纸10篇。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每周评论》的评述主要是:一是《每周评论》的创刊缘起;二是《每周评论》与主要撰稿人,如《每周评论》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其他撰稿人;三是《每周评论》的影响,如《每周评论》体裁编排对其他刊物的影响,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鉴于本文主要研究《每周评论》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因此,主要针对《每周评论》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进行综述。

    骆郁廷等人认为,李大钊创办了《每周评论》,通过报纸杂志探讨、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陈金龙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每周评论》等共产党人创办的报刊发表了大量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些报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李军林指出,据不完全统计,五四运动后的半年内,不同程度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报刊达200多种,其中,杂志以《新青年》《每周评论》《星期评论》等为代表。刘晶芳认为,陈独秀和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用通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列宁著作,重视报道中国劳工问题,调查工人阶级状况,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许峰等人认为,《每周评论》通过刊登相关文章,实现了“对马克思基本理论体系的学理性阐述”和“对苏俄革命建设道路和世界发展趋势的介绍”。

    《每周评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一)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每周评论》不仅在创刊宗旨中明确提出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的口号,而且通过发表大量评论时政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这些文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问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方向。《每周评论》刊登了不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专文,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曾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每周评论》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帝反封建及爱国思想,并且与非马克思主义者进行论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强化问题意识,加强民众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

    李大钊等人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剖析社会现实问题。他们通过分析中国劳工问题、农民问题等,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贫困根源,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1919年4月6日,《每周评论》在“名著”栏内刊登《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后端属于纲领的一段,全力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其所加注按语指出:“这个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最重大的意见”,“其要旨在主张阶级战争,要求各地的劳工联合”。《每周评论》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政治思想理论刊物,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注社会热点和重点问题,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朝鲜独立的消息》和《菲律宾独立运动》等文章,通过介绍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方法。又如,和平会议、国际大同盟、英国的劳动大会、亚洲的德意志等,都是对当时背景下热点问题的报道和宣传。

    (三)重视大众传播,增强宣传效果

    《每周评论》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刊物,非常重视大众传播的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宣传效果。首先,《每周评论》在语言上进行了通俗化的尝试,用更加贴近大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如,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时,将复杂的概念和理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解释。其次,《每周评论》注重各民族解放运动的大众传播。如《国外大事述评》一栏,对各民族解放运动进行报道,引起国民注意,涉及爱尔兰、朝鲜、埃及、匈牙利和菲律宾等国家,号召国内民众进行反抗,为知识分子研究借鉴学习民族解放运动提供参考。最后,《每周评论》注重向劳工进行宣传,引发情感共鸣。如《国内劳工状况》一栏,调查了北京、上海和湖南等地的国内劳工状况,涉及佣工、剃头房手艺人、人力车夫和唐山煤矿工人等对象,启迪国内劳工应该组织工人团体、平时团结一致。

    (四)发挥党报党刊舆论阵地作用,注重对青年群体的思想引领

    如何凝聚青年、引领青年,是党报党刊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党报党刊注重对青年群体的思想引领,紧扣时代脉搏,突出青年特色,融合报道形式,创新传播载体,拓展传播渠道,扩大覆盖人群。《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以白话文摘译的《共产党宣言》,影响了一群人,而这一群人改变了中国命运,为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投下了一线光明,点燃了希望的火花,如同春风化雨般滋养了无数革命先辈。无数青年大多是读了《共产党宣言》后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革命道路的。《每周评论》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机关刊物,非常注重舆论对青年的引领作用,传播革命精神,倡导青年加入爱国洪流,激励青年阅读和撰写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章。《每周评论》创刊作用之一就是“培养青年的爱国精神”,该刊发表过一系列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激发了广大青年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如《国际社会之改造》《国防军问题》等。《每周评论》对青年的思想引领作用,增强了青年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而觉醒的青年群体既是思想引领者,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力量。《每周评论》之所以能在中国较早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要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传播有关,这些人大多都有高等教育背景或海外留学经历。陈独秀曾是北京大学的文科师兄,教过文学;李大钊曾在天津北洋法政学堂、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专攻政经。他们有着先进的思想、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民族命运的关怀。

    《每周评论》应运而生,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进行思想舆论斗争的重要平台。《每周评论》的影响和启示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每周评论》展示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的信仰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其次,《每周评论》所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仍是我们今天进行思想舆论斗争的重要武器;再次,《每周评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所采取的灵活策略和开放态度,也为我们今天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吕瑞雪为北京印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岳秋为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