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经

人民周刊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财智微课堂

《 人民周刊 》( 2024年05月20日   第 03 版)

    编者按:为帮助更多读者“把书读薄”,“财智微课堂”从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摘编相关内容,力求以简短的篇幅,解答问题、给人启迪。本期关注的主题是“读懂中国经济”。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产业

    能够跑出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制造”在电池技术、电机技术、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构建起系统完备、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条。由此管窥,科技创新正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确保产业链安全可靠的根本依靠。对我国发展而言,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强大科技支撑。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才能在产业革命中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因此,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从而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何统筹谋划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现存短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具有创新能力提升快、市场需求支撑强、产业升级空间大的良好态势,新动能培育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一是要做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加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跃升,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二是做好减少低端和无效供给的“减法”,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为经济发展留出空间。

    三是做好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乘法”,科学技术通过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四是做好破除制度性障碍的“除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还要打通经济循环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促进各类要素顺畅流动、融合发展。

    为什么说重大金融风险影响国家兴衰?

    纵观全球近现代史,重大金融风险对国家兴衰的影响巨大。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飞涨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物价就是稳定人心,也是保卫红色政权。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上海,敌特分子和一些投机商人趁人民币尚未建立信誉之机,利用手中囤积的大量银元、外币等进行投机交易,疯狂打压人民币,在金融市场刮起黑色“龙卷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党在短时间内调整策略,迅速打赢了“银元之战”和之后的“米棉之战”,成功抑制了投机、平抑了物价,保卫了红色政权,毛泽东评价其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

    然而,从全球看,未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给国家发展带来巨大危害的案例数不胜数。从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主权债务危机,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再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历史已多次印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巨大破坏力。

    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因经济高速增长被称为亚洲四小虎,但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本币大幅贬值,银行坏账剧增,资本大量外逃,房地产和资产泡沫破裂,多年积累的国民财富顷刻间灰飞烟灭,经济停滞。有学者测算认为,亚洲金融危机使泰国经济倒退了10年。

    为什么说把县域发展作为重要切入点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县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关键纽带,具有满足人民群众就业安家需求的巨大潜力。

    从农民的角度看,县域对农民的吸引力和亲近度较高。县域内县城是联系广大农村最紧密、最直接的城市空间结构单元,县城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有助于农村常住人口公共服务的完善。2022年,我国县域就业的农民工已超1.6亿人,增加这些群体的工资性收入、帮助他们实现就地城镇化的需求非常强烈。

    县域经济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辐射带动作用。

    为什么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立”“破”并举?

    从立的角度,“立”什么?立规矩,建规立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抓好“五统一”“一规范”,关键是怎么立?其实,“五统一”“一规范”的核心意图之一是要破除妨碍市场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全国大体一致的市场环境,由市场主体根据竞争性价格信号进行分散决策,同时便于政府进行宏观管理,推动超大规模市场由大到强的转变。

    这样看来,应该有破有立,首先是破除妨碍经济循环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壁垒,从“破”的角度来看,要有“四个清理”:及时清理废除各地区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全面清理歧视外资企业和外地企业、实行地方保护的各类优惠政策;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

    但是,仅“破”还不够,同时还要建立“五统一”“一规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摘自《读懂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以进促稳  先立后破》(金仲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