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融媒

人民周刊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人民日报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

全媒全景聚焦新质生产力

《 人民周刊 》( 2024年05月20日   第 04 版)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人民日报社各融媒体工作室和人民网推出形式多样的融媒体作品,介绍新质生产力的定义等,帮助网友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长图作品《习近平的新质生产力“公开课”》,集纳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的重要论述、提出的明确要求。该作品分为“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培养急需人才”等部分,在人民日报客户端获得浏览量269.5万。

    人民网发布长图作品《如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一图解读》,从“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2024年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加码发力新质生产力”等方面,为网友解读新质生产力的相关内容,展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方式方法和各地发力新质生产力的措施。

    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视频《新质生产力,是个什么力?》。3分钟的视频带领网友从实体穿越到虚拟,从地表穿行到空中,从宏观探索到微观,领略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全新动能。该视频在人民日报客户端获得浏览量216.6万,在微博吸引103万次观看。网友纷纷评论:“新质生产力!厉害了!”“新质生产力令人震撼,未来一切更美好。”

    人民网“中国经济微观察”栏目发布视频《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经济“压舱石”“助推器”作用凸显》,邀请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姜江解读相关热点话题。姜江表示,从新质生产力的外延观察,一方面,绿色经济、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和生物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进一步巩固了其存量优势,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另一方面,随着各领域的交叉融合加速和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新业态和新动能凸显了新质生产力的增量特色,经济“助推器”作用持续放大。

    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布直播《新质生产力,如何“上新”?》,对话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邀请他们探讨“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应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等热点话题。该直播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吸引199.7万人参与,在微博吸引187万次观看。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发布视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彭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就“新质生产力到底‘新’在哪儿?”“各地如何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问题谈体会、话未来。

    人民网发布视频《新质生产力开启“新”潮澎湃新未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崛起意味着什么?又将带来哪些改变?视频邀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丽岩和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等嘉宾解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皖高峰工作室发布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沪苏浙皖这样发力》。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文章从“数字代码背后的新质生产力产业布局”“‘产业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打通科创与产创间的堵点卡点”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展示长三角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