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人民周刊 2024年04月0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精文减会,为基层减负

申国华 《 人民周刊 》( 2024年04月05日   第 09 版)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着力解决精文减会、督查检查中的问题,保持量的刚性约束,推动质的优化提升。”精文减会,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的重要举措。

    作风就是方向,作风就是形象。文山会海是形式主义的一个典型特征,也是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精文减会中的问题,为基层减负已成为抓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工作,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更是激励干部积极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

    现实生活中,文山会海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不注意就可能纠而复生,导致精文减会流于形式。比如,有的地方赶场开会少了,视频会议却多了,线下接收文件少了,线上发文却多了,文山会海有借“云”反弹之势;有的为减少发文数量,“红头”改“白头”、正式改便笺,下发文件数量仍然不少,甚至成为“加码式减负”。据统计,2023年全国查处“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给基层造成严重负担”问题310起。

    发文和开会,固然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凡事均须有度。文山会海被人诟病,就是因为大量精力用于开会收文,真正抓落实的时间所剩无几,反倒让工作效率和效果打了折扣。现实生活中,“文件落实”“会议落实”,在不少基层频繁上演,因形式主义作风滋生文山会海操作,因文山会海操作催化形式主义作风,形成“形式主义—文山会海”互动循环圈,给基层造成严重困扰,陷进无谓事务中打转转,久而久之,容易助长庸政懒政,损害党的形象。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会发文是传达精神的必要方式,营造浓厚氛围也是必要的,但要防止出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不能空喊口号、流于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党中央将精文减会、整治形式主义与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并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既保持量的刚性约束,又推动质的优化提升。2020年,查处问题数降至654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人数降至1044人,党纪政务处分人数降至269人;2021年,上述数据分别降至371起、522人、166人;2022年,继续降至199起、323人、107人。事实证明,大力整治形式主义,精文减会,只有既保持量的刚性约束,又推动质的优化提升,才能让讲实话成为常态,长会短开、长话短说成为主流,提高工作效率,维护良好形象。

    坚持实事求是,把好“方向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精文减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该精简的文件要精简,该压缩的会议要压缩。但根据工作需要,该发的文件也要发,该开的会议也要开,既不能因噎废食,盲目地“一刀切”,也不能降低标准,盲目地“打折扣”。

    抓住“关键少数”,牵住“牛鼻子”。文山会海表现在下面,但原因大都在上面。因为文件都是领导机关发的,会议都是经领导批准的。所以,要从领导干部抓起。既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又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以身作则、作出表率,层层抓好落实,真正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

    健全管理制度,筑牢“防火墙”。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既要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对整治文山会海提出一系列硬举措,做到“有法可依”,又要提升制度执行力,做到“执法必严”,在发文开会的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总结等环节都要压实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真正筑牢“防火墙”,切实减少数量、压缩规模,增强文件会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作者为河南省纪委监委三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