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融媒

人民周刊 2024年04月0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锦绣中国年

《 人民周刊 》( 2024年04月05日   第 04 版)

    编者按:“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新春佳节之际,人民日报社各融媒体工作室和人民网多方位、多角度讲述龙年春节故事,展示乡村田野、工厂车间、城市街头中的浓郁年味。让我们随着记者的笔触和镜头,走进温暖和谐、欣欣向荣的锦绣中国。

    春节我在岗!人民日报记者跟随小哥送快递

    发布渠道: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

    主要内容:

    2月12日,正月初三。凌晨5点,出门上班;7点,分拣货品;9点,骑车上路;10点,把快递送到客户手中……在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街道龙乡社区,人民日报记者跟随快递小哥刘久,记录下他忙碌的一天。在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还有很多像刘久一样坚守岗位的人,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守望幸福。

    世界各国点亮“中国红”  共享节日氛围

    发布渠道: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零时差工作室

    主要内容: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中国时刻’,也是全球同贺的国际假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今年的春节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后的首个新年。目前,全球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的形式庆祝春节。从东方到西方,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世界各国点亮“中国红”,共享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感受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

    这个春节不一样,乐游上海过大年

    发布渠道: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主要内容:

    随着龙年春节临近,节庆红开始装点申城,魔都的年味越来越浓。受访市民说:“以前过年感觉跟平常没多大区别,今年不一样了,街头巷尾大红灯笼高高挂,各种展览、演出、观影、游园、健身活动多得数不过来,政策惠民力度也大,好喜庆,好期待。”

    为让市民游客更好地感受地道“民俗年”、深度体验“海派年”、在沪共度“中国年”,上海市策划推出“乐游上海过大年——一路繁花  全城寻龙”主题活动,向市民游客甄选推荐200余项假日文旅活动,营造具有大都市特点的中国年味。

    在查干湖畔,感受“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发布渠道:

    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主要内容:

    生意好,是查干湖畔的西索恩图村多家农家乐经营者的共同感受。这个三面环湖、曾经远近有名的穷渔村,如今吸引了大批青年回乡创业。村民江明在村口经营着一家渔庄。记者进村采访时,他正带着一家人忙得脚不沾地。“大伙儿有的开民宿,有的当导游,这几年还兴直播。”江明说,因为来查干湖旅游的游客多,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回来了,“守家在地把钱赚”!

    青海西宁:社火巡演闹新春

    发布渠道:

    人民网-青海频道

    主要内容:

    舞龙舞狮激昂澎湃、青海小调节奏欢快、千户营高台新奇险特、扇子舞整齐划一、民族舞婀娜多姿……“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未过年”,2月19日(正月初十)上午,青海省西宁市优秀社火集中巡游走进城市街区,走进市民群众,热情呈献了一台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大餐”。

    据了解,2024年春节期间西宁市共组织开展优秀社火集中巡游1场、县区街道广场社火展演21场、村(社区)小型社火演出869场,共188支社火队伍参与各层级社火展演活动,参演群众4.4万余人,旨在充分展示传统文化和民俗民情的深厚底蕴与非遗魅力,为广大市民送去了新春的美好祝福。

    江西共青城:百家宴品出浓浓“邻里味”

    发布渠道:

    人民网-江西频道

    主要内容:

    1月26日,江西省共青城茶山街道城北社区张灯结彩,300多名居民自发地聚在一起,开展了题为“龙腾四海迎新春  敦亲睦邻共欢腾”的百家宴迎春节活动。“一场百家宴,把温馨的小家庭‘串’成和睦的大家庭。”该小区业委会主任张梅树对记者说,此次活动搭建了邻里间沟通的桥梁,让文明和睦之风荡漾在社区,温暖居民心。

    这顿公益年夜饭“烧”了15年

    发布渠道:

    人民网-浙江频道

    主要内容:

    湖墅街道仓基新村阳光食堂建成于2008年,是浙江杭州拱墅区最早开办的社区食堂,主要为社区老年人和附近居民提供一日三餐,同时为辖区内助老助残服务对象提供免费送餐上门服务。

    据悉,这已是该食堂第15年举办公益年夜饭活动了。营业以来,每年除夕前,阳光食堂均会为社区高龄、独居、孤寡老人及残疾人等张罗年夜饭,让重点人群共享“家”的味道。谈及初衷,食堂负责人吴辉强说:“我们在日常的服务过程中,感受到很多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是很孤单的,所以我们在街道和社区的支持下,举办年夜饭活动,想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

    从春运到“村晚”  用“新”过年花样多

    发布渠道:

    人民网

    主要内容:

    “列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回家的路也越来越近了。希望通过高铁把我们的非遗文化传递到家家户户,让更多人了解花饽饽。”花饽饽非遗传承人林淑萍介绍,在胶东地区传统习俗里,每逢节日,都会蒸上几锅花饽饽,装饰龙凤呈祥、石榴花开、莲花宝座等花型,寓意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云上”搜山排危  护航春运回家路

    发布渠道:

    人民网-贵州频道

    主要内容:

    清早,成贵客专小寨隧道山头云雾缭绕,山道上,几个身着红黄高空作业安全服的年轻身影正在缓慢前行。这群人中,时不时就有人拿着工具敲打着岩石,在密林中摸索前行。

    由王浩林担任队长组成的8人“云上”青年突击队,就专门负责隧道上方危体排查工作。“虽然高铁经过隧道口只需要几秒钟,但我们排查完一座山却需要一天时间。”王浩林表示,整个春运期间,“云上”青年突击队会按时按点,定期上山排查危险,为春运保驾护航。

    塔拉滩上的最美“敬业福”

    发布渠道:

    人民网-青海频道

    主要内容:

    “妈,我在项目工地挺好的,别担心。你看,我们正在吃饺子,还有好多个地方特色菜呢。”红旗(塘格木)750千伏变电站施工队长王玉琦和妈妈视频时说道。

    红旗(塘格木)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2023年3月6日正式开工,为了确保这个重点工程如期投运,这次春节假期,项目部和施工队伍选择了坚守岗位,一起在项目部过年。

    为了让大家留得安心、过得舒心,项目部给大家发放了年货大礼包,细心的后勤部也为一线建设者们包了一顿饺子,同时还准备了当地特色菜肴。大家在饭桌上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家乡过年风俗,表达着喜悦心情。

    “南国神草”长成富民大产业

    发布渠道:

    人民网-云南频道

    主要内容:

    新春伊始,走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三七国际交易市场,人声鼎沸。卖家买家的讨价还价声,三七磨粉机器的轰鸣声,再加上空气中弥漫着三七独有的药材味道……文山三七产业新年焕发新气象。

    “南国神草”已经成长为文山的富民大产业,文山形成了从整地搭棚到播种移栽、从田间管理到采收加工、集轮间套作与种养结合于一体的三七种植技术体系,初步构建集基地、加工、市场、科研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田间地头是舞台,我在老家挺好的”

    发布渠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频道

    主要内容:

    正月初七,开车进村,村里张灯结彩,满地挂红,节日氛围依旧浓厚。午后阳光下,南北道路两旁,麦苗被皑皑白雪覆盖。向东拐个弯,数十个大棚赫然在眼前。

    下车,趟进麦田,东一脚泥,西一脚雪,田地里的土壤松软而潮湿。“慢点走啊,天暖和了,雪都开始化了。”同行的尉氏县十八里镇镇长郭彦平嘱咐大家,“这几年,路通了,网通了,电商进村了,村民们与时俱进,干上了全新的工作。咱的农产品也通过‘新农人’飞到了全国各地。”

    穿过麦田,撩开帘子,众人弯腰走进一座暖烘烘的大棚,阳光正暖,穿过塑料膜直射地面。大棚里,放眼望去,油油的上海青长势喜人,生机盎然。

    大学生返乡创业  收获“甜蜜产业”

    发布渠道:

    人民网-安徽频道

    主要内容:

    隆冬腊月,是老一辈农家人冬闲的时节,而在“中国草莓之乡”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新农人”田建军却一刻也闲不下来,刚给大棚开完风口,他又忙着指导工人对草莓进行采摘、打包、称重、运输。“我是土生土长的长丰人,是被草莓‘养’大的。”田建军说,家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全靠实践摸索,没有理论指导,导致很多莓农的产量不稳定,希望用学到的知识让家乡的草莓生产更科学,实现高产稳产。

    新茶人  新“茶”经

    发布渠道:

    人民网-安徽频道

    主要内容:

    大年初四,陈嘉欣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则招聘启事,除了办公室文员、客房前台等常规岗位,新的一年里,她打算再引入直播博主和文旅讲解员为石台“珍硒”好物带货。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地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皖南山区,这里富硒负氧,生态良好,硒茶硒米等特产在长三角地区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以前石台乡亲们卖茶,多是大包装零散地卖给来往游客,难以形成规模,茶叶附加值也做不上去。”2015年陈嘉欣大学毕业后,从父亲手里接过经营西黄山茶业实业有限公司的担子,陈嘉欣决定换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