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周刊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在美丽中国中感悟思想伟力、制度活力和民族创造力

钱勇 《 人民周刊 》( 2023年11月14日   第 02 版)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天人合一、诗意栖居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精神追求。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今天的中国,人民群众身边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显著增多,天蓝、地绿、水净日益成为常态,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得到有效保障。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到2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为86.5%;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90%,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以上,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30%以上。人们的“环境幸福指数”不断上扬,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良好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今天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其中一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其中一条,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中的其中一项,污染防治是三大攻坚战中的其中一战,美丽中国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的其中一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之实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是党领导人民奋斗百年辉煌历史的重要篇章。

    今天的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生态环境挑战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国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是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我国提前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所确定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17%的目标要求,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如期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的承诺,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创造了最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成功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伟力、实践伟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个亮丽数据、一份份优秀成绩单,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伟力、实践伟力提供了生动诠释。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活力。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回望历史,我们党始终坚持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始终坚持中国道路,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始终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基本规律的认识,领导人民在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等方面不懈探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取得辉煌成就,正在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为“中国之治”的重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生动注脚。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非凡创造力。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和各地区、各部门,在党的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奋发作为,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出了中国贡献。

    进入新时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美丽中国是必须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的伟大梦想。

    踏上新征程。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已经交给我们这代人。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勇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保持战略定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银行;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绿色根基,奋力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明天的中国,必然更加美丽,更加动人!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美丽中国》序言,本刊略有改动;作者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