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停战70周年。1953年7月27日,在世界瞩目下,中美朝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结束了一场残酷的大规模现代化战争。朝鲜战争的结束,标志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为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本栏目将连续推出有关抗美援朝内容的战旗故事,以弘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打击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过程中表现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志气。本期为《百面战旗红》第31、32篇文章。
荣誉战旗名称:白云山团
授旗时间:1951年5月28日
授旗时战斗序列:第50军149师447团
授旗领导机关:第50军司令部、政治部
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前身为国民党军第60军暂编21师起义队伍,1949年1月2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149师447团;1950年10月,改编为东北军区第50军149师447团,入朝参战;1951年7月,二次入朝参战,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149师447团;1955年4月,改编为陆军50军149师447团;1969年8月,第50军149师与西藏军区陆军52师互换防务和番号,改编为西藏军区独立52师某团;后改编为西藏军区第52山地旅3营;现为西藏军区某合成旅3营。
战旗精神:英勇,顽强,鏖战,坚守
20世纪50年代,刘白羽作词、郑律成作曲的《歌唱白云山》曾唱响全国,给正与世界强权国家集团对抗的中国人民以巨大激励。“高高的白云山,矗立在朝鲜汉江南。麦克阿瑟要从这儿进犯,我们的英雄叫他停止在山前。炮弹炸翻了土地,我们说不准你侵犯!大火烧红了山岩,我们说不准你近前!英雄昂立在山巅,英雄的鲜血光辉灿烂。中朝弟兄齐歌唱,世界人民记心间。汉江的流水滔滔,永远流不尽,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胆战心寒。白云山,白云山,高高的白云山,让我们高唱着你的英名冲向前!”
歌中讴歌的主人翁,是我志愿军50军149师447团将士,他们在天寒地冻、弹药匮乏、强敌凶顽的条件下,坚守朝鲜汉江南岸白云山阵地,浴血奋战了11个昼夜,硬是用疲弱之躯阻止了飞机、坦克、大炮的猖狂攻击,稳住了整个战役阵脚,为争取全局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么能打的部队来自哪里?他们既不是来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老红军,也不是来自抗日战争中的老八路、新四军,而是来自解放战争长春战场起义的国民党军60军,成建制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50军才不过两年多。
吴钩神剑从何有?烈火熔炉百炼成。要想了解奇迹产生的奥秘,就让我们凝神屏气,一起来了解“白云山团”的英雄事迹吧。
临危受命,布阵汉江南
1950年12月31日,中朝军队发起第三次战役,将“联合国军”从“三八线”击退至“三七线”附近,志愿军50军率先进占韩国首都汉城。此时,前线士气高涨,国内一片欢腾,人们充满乐观情绪,认为把美军赶出朝鲜指日可待。
然而,在连续胜利和群情高涨面前,作为志愿军总司令员的彭德怀却焦躁不安、忧心忡忡。因为他最清楚,美军是计划有序、相互接替撤退的,并没有受到重创,美第8集团军新任司令马修·李奇微甚至是最后一人从容离开了汉城指挥部。
朝鲜地形狭长,两侧暴露,部队连续追击已十分疲劳,战线越拉越长,我军后勤运输线延长到了700公里,在敌机轰炸下,兵员未得到补充,物资供应非常困难,若此时美军杀回马枪,或重演“仁川登陆”,朝鲜战场有利局面将毁于一旦。
鉴此,1951年1月8日,彭德怀不顾朝鲜和苏联大使方面的明确反对,经请示毛主席同意,果断决定停止追击,电令推进到“三七线”的志愿军部队撤回到水原以北转入休整。
同一时刻,美国高层对于在朝鲜是撤是守,也激烈争吵不休,最后坚持打下去的意见占了上风。李奇微闻之不动声色,只是点头表示:“可以反攻了。”
李奇微是美军将领中一个胆大心细、狠毒老辣的角色,一到朝鲜就亲自乘飞机在志愿军后方低空窥视,发现供给线上静悄悄,皑皑白雪中只有一个牛车轧的车印,于是断定对手后勤供应跟不上,进攻顶点就在1个星期内。
1月15日,顶着国内追究丢失汉城责任的压力、张着口袋正等志愿军往里钻的李奇微,见志愿军突然急刹车,停在“三七线”上按兵不动,不免有些失望,遂以小股部队在水原和利川间展开所谓的“猎犬作战”,实施试探性进攻。当发现志愿军确实有弹尽粮绝迹象后,李奇微长舒一口气,传令全面推行其“磁性战术”,贴身胶着,疲惫对手。
1月下旬,“联合国军”集结了美军第1、9、10军和南朝鲜军第1、3军团共16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计23万余人,展开“霹雳作战”行动,兵分两路反攻中朝军队。西路以美军为主,东路以南朝鲜军为主,由西至东发起全线攻击。目标是占领汉江所有渡口并夺回汉城,将志愿军主力截断在汉江南岸,予以歼灭。
李奇微这一大动作及其相关情报,都印证了彭德怀冷静判断的预见性、及时性。志愿军和人民军被迫停止休整,转入防御,在艰难的情况下打响第四次战役,迎来一场恶战。
针对“联合国军”的险恶用心,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彭德怀,根据敌两路进攻兵马西路强、东路弱的特点,决定采取“西顶东反”的战役部署,即将西路进攻之敌坚决顶住,将东路进攻之敌诱入纵深狠狠痛击,通过粉碎东路进攻,破解当下危局。
具体安排是,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第38、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西顶”,在金浦、仁川及野牧里至骊州以北68公里地段上组织防御,确保我军主力有时间北返,同时保障我军东线实施反击;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指挥第39、40、42、66军和人民军第2、3、5军团“东反”,在东线有计划回撤和放敌前行,然后集中主力实施反击,消灭敌有生力量,配合西线防御。
“东反”能否反成功,关键要看“西顶”能否顶得住!
确定由38军和50军作为“西顶”主力,令一些同志亦喜亦忧。喜的是38军是“王牌中的王牌”,攻守兼备,令人信服和放心;忧的是50军部队底子弱,不仅是两年前才起义的部队,而且入朝后因行动迟缓等原因已三次作战掉过链子,一旦顶不住,后果不堪设想。
对此,彭德怀深思熟虑,力排众议。他认为,50军是被低估了战斗力,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滇军出身的50军起义前军事底子不错,且非常精于山地作战和坚守防御,创造过台儿庄战役血拼日军精锐第5、10师团27天不退的战绩。在云南边防保卫战中,跟日军作战数百次,始终不让敌人越过防线一步。起义后,团以下带兵主官已做了适当调整,加强了数百名其他部队的战斗骨干,求战积极性不比任何部队弱,1月4日凌晨第一个攻进汉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即便如此,他还是细心地让机关人员了解了50军近况。机关报告:50军在政委徐文烈领导下,利用作战间隙,刚刚开展了以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军队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整训,批判了“打短工帮工”“走糊涂路,吃糊涂饭,打糊涂仗,糊里糊涂在朝鲜”等错误思想言论。徐政委还点名批评个别不尊重起义官兵的同志说:“瞧不起50军这支起义部队?我告诉你,起义官兵流的血,可以把你们这些瞧不起50军的人淹死!”经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后,50军确有打翻身仗的动力。
听罢,彭德怀坚定表示:“就这么定了,让50军上,咱不当他是后娘养的,他就是咱亲儿子。”
在排兵布阵上,彭德怀也用人不疑,颇费苦心,充分发挥了50军和38军各自的优长。
50军这次主要负责汉江南岸野牧里至安庆川38公里山地的防御,作战对象为美第1军率领的美25师、美3师、英29旅和土耳其旅。
受领任务后,50军军长曾泽生泣感彭德怀司令员的巨大信任,面对全军挥着拳头表示:“要是再打不好仗,以后50军还这德行,军长我不干了,宁愿到38军当炊事员!”50军上下闻言为之一振。
根据志愿军司令部赋予的“西顶”任务,50军所属的148、149、150三个师分别在汉江南岸的帽落山、白云山、金良场里三个地区组织阵地防御。
149师代师长兼政委金振钟仔细勘察了白云山地形,分析了形势,断定白云山主峰一带的防御任务最重,因此毫不犹豫地把师主力447团摆在了这里。
与敌拼命,血染白云山
白云山山势高耸,东有光教山,西有白云寺,前沿是兄弟峰,水原至汉城的铁路和两条公路都在山脚下通过。扼守白云山,就可以控制这几条重要交通线,截断“联合国军”北上汉城的通道。因此,这里是敌必强攻、我必死守之地。
对于从云南大山里走出来的447团指战员来说,他们对山地作战非常熟悉。团长张振山清楚知道,想要打好以山体为依托的阻击战,就必须合理配置兵力、构建坚固的防御工事。
为此,447团确定建立相互支持、具有韧性的兵力部署:由2营副营长李盖文带领2营6连坚守最前沿的兄弟峰;由2营营长孙得功带领2营5连坚守核心阵地白云山主峰;由2营4连坚守东边光教山;由3营副营长戴汝吉带领3营8连坚守西边白云寺;1营做团预备队。
部署完毕,张振山团长根据白云山地形和美军作战特点,对防御工事如何构建提出了要求:不仅要能够抵御美军炮火及飞机的狂轰滥炸,还要适应协同作战。
447团干部战士们发挥了极大的创造性。首先,构建了行之有效的火力配系,选定重机枪发射点22个,轻机枪发射点47个,形成侧射、斜射和直射相结合且死角极小的交叉打击火网;其次,在挖掘坑道时加造了300多个坚固的战斗小组掩体和50多个可以躲避轰炸的猫耳洞;最后,为了保证战斗变化的灵活性,挖掘了许多预备性掩体,以便一旦战斗出现不利,可以灵活转换打击位置。此外,还架设了双套电话线,以保证指挥通信的畅通。事后证明,447团构筑的防御工事体系,在白云山阻击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951年1月的朝鲜,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因后勤跟不上,447团指战员露宿阵地,缺衣少食,有的没有棉鞋,一些身体弱的冻得站不起来,抬下战场被锯掉了双脚。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447团一刻也不停地在白云山地区修筑工事。由于大地结冰,锹镐砸下去只是一个白点,进度十分缓慢。特别是光教山,薄薄的冻土下就是坚硬的岩石,当敌人开始进攻时,工事还没有完全构筑好。
美军来得比预料的还要快!1月25日,美军第25师35团一个营和宪兵一部近百辆坦克、大炮开进水原,与坚守白云山前沿阵地的志愿军447团接火。大批美军飞机如一片黑乌鸦突然飞临447团阵地上空,将重磅燃烧弹倾泻下来,然后又用100多门火炮进行轰击,巨石炸成粉末,树干烧成焦炭,白云山阻击战拉开序幕。
爆炸声刚刚停歇,美军第25师几十辆坦克便引导步兵向志愿军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2营6连坚守的兄弟峰阵地首当其冲。2营副营长李盖文一声令下,6连指战员立刻从掩蔽部冲到前沿战壕,用轻重机枪、步枪、手榴弹与敌展开激烈搏斗。
兄弟峰山不太大,就是几个小山头,一时地面砂石乱滚、尘土飞扬;山头一片火海、浓烟弥漫。美军如黑潮般一次次涌上来,又一次次退下去,一直打到下午5点,才放弃进攻,缩回了水原城。
望着敌人退去的背影,团长张振山十分清楚,今天的进攻仅仅是试探性的,真正的恶战还在后面。
为摸清敌情,张振山请示师长金振钟,决定趁敌立足未稳、疏于防备之际,夜袭水原抓个“舌头”回来,并命令3营副营长戴汝吉,由其率领3营8连和师、团侦察分队共计200人执行任务。
戴汝吉原是国民党滇军上尉,丽江籍纳西族人,为人豪爽,军事素质好,起义参加解放军后,打仗相当勇猛,因长一脸络腮胡子,人送绰号“大胡子”。出发前,金振钟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戴汝吉想都没想脱口而出:“如果我回不来,希望批准我入党。”在此之前,戴汝吉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已成了他一个心结。金振钟师长闻言,庄重地点了点头。
夜深人静,侦察分队悄悄越过敌人封锁线,直抵水原城北门外。刚踏上一座小桥,就被敌人哨兵发现了。见身边倪玉成一端机枪,戴汝吉忙止住说:“等等,别管他”,便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天黑雪大看不清,敌哨兵竟误以为是自己人。
到了城墙下,遇到敌人喊口令,这回骗不过去了,戴汝吉果断下令开火强攻。趁着侦察分队主力与敌人正面对峙,戴汝吉带领8连17名云南籍老兵偷偷绕过敌人阵地突入了北门。
在城中心十字路口上,戴汝吉发现了一座大洋楼,灯火通明,四面拉着铁丝网,遂判断这就是指挥所,于是大喊一声:“跟着我,往里冲!”
18位侦察勇士似从天而降,一阵猛攻,打得敌人乱作一团。2排副排长吴亮忍着手臂刚挂彩的伤痛冲进楼里,正撞上一美军宪兵举枪求饶,便一把抓住,连拉带扯地拖了出来。戴汝吉见“舌头”有了,立即下令:“将汽车和军用物资全部烧毁,从东门撤!”
撤退途中险象环生,戴汝吉让小战士王洪信押着俘虏,自己带着小分队边打边撤,接连又打掉了几股敌人,小分队损失6人,才终于撤回我军阵地。
张振山团长和卢昭政委马上审问。已吓破胆的美国19岁少爷兵倒是十分配合,竹筒倒豆般地把美军前沿部署、行动计划说了个遍。志愿军随即作出相应安排,调整了作战部署。
此次行动,戴汝吉率侦察分队除成功捕俘外,还歼灭美军1个排,烧毁汽车10辆,18名侦察人员被50军授予“夜袭水原十八勇士”光荣称号。
吃了亏的美军恼羞成怒,稍加整理后,于1月27日拂晓对志愿军阵地展开了全线攻击。
兄弟峰遭遇当面之敌“火海攻势”。所谓“火海攻势”,是美军发明的在饱和式火力打击后再将弹药翻倍的疯狂战法。美军当时一个营的火力,包括数十门75无后坐力炮、数十门81及六零迫击炮、21辆坦克滑膛炮、数辆M16步战车高射机枪,此外,还可得到团级、师级和航空火力的加强。当上千发炮弹一齐倾泻下来时,兄弟峰就如同烧开的沸水般,咕嘟咕嘟到处冒泡。
“火海攻势”下,兄弟峰草木烧净,工事被轰塌炸平,到处是累累弹坑。可在敌人兵分多路实施人海式冲击时,坚守兄弟峰的6连战士又奇迹般地出现了,他们利用弹坑抗击敌人,硬是不准敌人逾越一步,就像兄弟峰的名字一样,结成生死兄弟,化作一座高山,横亘在美军进攻路线的咽喉要道上。
团长张振山几天都没有合眼,亲自组织部队争夺高地,命令很简单:“寸土必争!”
黄昏,敌人退下去后,张振山心中再次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于是令坚守兄弟峰的副营长李盖文,带领2营6连抓紧机会整理补充弹药,重新进行战斗编组,组织小分队对美军再次偷袭。
27日夜,月暗星稀,北风呼啸,李盖文率6连1、2排,直捣美军营部,毙敌30多名。
6连连长郭家兴率3排袭击拂堂洞以东之敌,被发现后带头突入敌群,边扔手榴弹边用手里的驳壳枪射击,弹药打光了就操起牺牲烈士的步枪与敌肉搏,不幸中弹牺牲。
夜袭行动,打乱了美25师的进攻部署,令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接下来几天,被激怒的敌人彻底疯狂,不顾一切地轰击、轰击……恨不得把兄弟峰夷为平地。争夺反反复复,阵地多次易手,坚守前沿261.5高地的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在战斗最激烈艰苦的时候,2营副营长李盖文用电话向营长孙德功报告:“放心,有我李盖文在,兄弟峰丢不了!”
志愿军战士打光了最后的子弹,就与敌人扭在一起、抱在一起、滚在一起,以命相搏。战斗间隙打扫战场时,人们看到一位牺牲的云南籍老战士嘴里还咬着美国大兵的半只耳朵……
31日早8时,敌人施放烟幕作掩护,纠集了2个营的兵力对兄弟峰再次发起全面进攻。6连战士一个又一个地倒下,最后100多人只剩下了指导员和3名战士(含1名重伤员),依旧一会儿依托阵地一会儿退至高地反斜面与敌周旋。到了下午1时,接到团长张振山命令,4人才撤出兄弟峰。
英雄的6连坚守兄弟峰5昼夜,击退敌人20余次冲锋,毙敌300余名,给原本狂妄认为可以分分钟碾压过去的美军以巨大的震撼。
不辱使命,众志筑雄关
兄弟峰前沿阵地失守后,白云山主峰、白云寺和光教山阵地就成了447团的第一线。
2月1日清晨,美军进攻白云寺阵地,狂轰滥炸了几小时,然后步兵跟随坦克发起进攻。由于3营8连伤亡严重,阵地一度失守。副营长戴汝吉率一个排及时赶到,又夺了回来。
敌随后又以坦克、榴弹炮猛轰8连阵地。激战中,戴汝吉被子弹击中,血流如注。然而身负重伤,只剩3发子弹的他仍摇晃着伟岸的身躯,一瘸一拐地冲了上去。就在几个战士满山坡呼喊寻找“大胡子”的时候,戴汝吉一头栽倒昏迷在阵地前……白云寺再次被敌占领。
团政委卢昭要求2营组织兵力,对3营白云寺阵地实施反击。2营营长孙德功把枪往腰里一别,对着电话答:“政委放心,我马上带人去把白云寺阵地夺回来!”
孙德功刚要出发,却被教导员杨明一把拽住:“你不能去。”孙德功一愣:“为啥?”“这里不能没有你!”话音未落,杨明就冲了出去。望着好搭档的背影,孙德功心头一热。
不久,白云寺阵地方向枪炮大作。15时30分,白云寺阵地再次失而复得。
同日,美军向光教山进攻,投下大量燃烧弹,将山头烧焦,把天空染红。
由于光教山防御工事抗压能力弱,难以防守,激战至下午4时,被美军的“火海攻势”夺下。2营4连伤亡严重,仅剩下了1个班。
光教山对白云山主峰阵地具有居高临下的优势,绝不能掌握在美军手里。当晚,5连连长穆家楣带着两个班,夜袭光教山,一个反冲锋又夺回了阵地。
穆家楣让2排副排长带一个班防守光教山南端的小高地,自己带另一个班防守光教山主峰。安排完毕,天将放亮,还没等喘口气,战士们就大喊:“敌人摸上来了!”
穆家楣来不及细问,大吼一声:“跟我来!”跑步返回阵地。这时,敌人已到阵地前100米处。
“好险!”穆家楣低低说了一声,马上下令,全班齐射,一阵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将敌人给揍了下去。
为预防敌人火力报复,穆家楣除留一名战士观敌瞭阵外,其余人员马上退至反斜面隐蔽。刚藏好,敌炮火呼啸而至。
不久,敌人再次增加了一倍的兵力进攻。面对敌我力量悬殊的危局,穆家楣猛然怒吼:“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亡!”全连战士振臂齐应:“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亡。”靠着决死的意志,5连再次打退了敌人。
在白云山战斗中,争夺阵地的拉锯战成了一种常态,很多阵地都是白天丢了,晚上夺回来,迅速恢复工事后再大量杀伤敌人……就这样,撤出,反击,再撤出,再反击,仅光教山阵地上,战士们与敌人就来来回回争夺达3天之久,阵地失而复得达5次以上。
通过反复的阵地争夺战,以空间换取了时间,迟滞了敌人的疯狂攻势;以时间换取了空间,巩固了我军的防御态势。
指战员们都知道,必须坚守阵地,多守一天,就能给主力后撤、东线反击减少一天压力。
2月3日,是战斗最激烈的一天。敌人飞机炸完火炮炸,成吨的钢铁把光教山、白云寺、白云山主峰阵地炸得面目全非,一片焦土。一小时后,美军分三路对我军三个阵地展开轮番强攻。因我军伤亡过大、弹药耗尽,光教山、白云寺阵地相继被敌人夺占。
16时,团长张振山动用预备队,由1营营长率1连对白云寺实施反击。刚得手,美国伤兵还在阵前哀嚎,丧心病狂的美军就实施了火力急袭,将1连大部杀伤,白云寺再次失守。随后,1营指战员与美军展开了反复争夺。教导员林家保身中8弹,右肺一片肺叶被弹片带出体外吊在后腰上,仍不肯下战场。
情况万分危急,整个白云山阵地,最后就只剩白云山主峰还在447团2营手里。敌人组织的7次攻击,虽均被我军击退,但敌人仍像蝗虫般不断地涌上来。
傍晚,鉴于447团已在汉江南岸一线阻击了10个昼夜,伤亡极大,50军遂调整防御部署,除一线要点留少数部队扼守外,大部兵力转至二线阵地继续组织防御。
447团2营属于少数留下扼守的那部分,营长孙得功接到命令:“继续扼守白云山主峰。”
面对这几乎不能生还的任务,孙德功仅向师长金振钟提了一个要求:“给我几箱手榴弹。”
当晚,2营在阵地召开排以上干部和党员参加的营党委扩大会议。此时2营,人员所剩无几,子弹所剩无几,就是掺了沙土的炒面也所剩无几,穿的是被汗水、血水浸透再结了冰的衣服。教导员杨明悲壮地动员:“同志们,为了打败美帝野心狼,祖国母亲需要自己的儿子献出生命,这是我们2营全体指战员莫大的光荣!我们一定让祖国人民放心!让伟大领袖毛主席放心!我们要以一当十,血战到底,人在白云山阵地在!”
不久,师长金振钟派人过来慰问,带来了6筒牛肉罐头和两水壶高度白酒,并转达口信:“弹药没有了,只有酒!”
孙德功瞪着猩红的眼睛当众宣布:“罐头每连一筒,营部不留;酒,在场的每人一口,剩下的我都干了,与美国鬼子拼!”孙德功营长原是师管理科长,战前刚来2营就上了白云山。他把心爱的坐骑换了粮食和酒,已做好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思想准备。
4日、5日,敌以光教山为依托,对白云山主阵地不断轰击,阵地表层的土石全被炸松,炮弹落下,如天女散花,烟尘蔽日。
这是真正的弹尽粮绝!2营孤军坚守白云山阵地,没水没粮没弹药,只能从敌人尸体上找补。但没人退缩,没人害怕,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死也要在白云山上挡住敌人。
或是2营命不当绝,已处于失联状态的2营派人下山找水时偶遇447团侦察员,接到了“阻击任务完成、撤出白云山主峰阵地”的命令。当晚,在夜幕掩护下,激战11个昼夜的2营勇士们,抬上18名重伤员,扶着55名轻伤员,成功突出重围,向北转移。原本6个建制连和1个营部,此时加伤员总共仅剩下了161人。
白云山阻击战,447团共毙伤敌1400余人,在我军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51年5月28日,50军报请志愿军总部批准,授予447团“白云山团”荣誉称号,成为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多的享受如此殊荣的建制步兵团。
447团将士的英勇战斗事迹迅速在西线战地传开,“十八勇士”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极大地鼓舞了50军将士的军心士气。
“十八勇士”领头雁戴汝吉在白云寺身负重伤后并没有死,醒来时已被担架员送到了汉城西北的一个小村子里。2月14日,他忍受着伤口化脓造成的剧痛,给团里补写了战斗报告,详细记录了白云山战斗过程中志愿军指战员的突出表现。这封“英雄书信”当即被政治部门油印转发给正在汉江两岸前线作战的各个连队,并于1951年3月31日被《人民日报》转载,引起了巨大反响,后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滇军出身的戴汝吉战后被志愿军总部记大功1次,授予“人民功臣”“战斗英雄”称号,并光荣入党,实现了毕生最大愿望。
在担负汉江南岸阻击任务期间,50军全军上下同仇敌忾,战斗力得到了惊人的发挥。按志愿军总部要求,50军任务是坚守阵地10整天,却以极为劣势的装备足足死守了50个昼夜。其间,即使美军装甲分队几次打到了师、团一级指挥部近前,整个防御体系都始终稳如泰山。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曾泽生军长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大吼:“排长牺牲了连长上,连长牺牲了团长上,团长牺牲了师长上,师长牺牲了我上!即使50军拼光了,番号没了,但祖国人民会记住我们!”
此役,50军付出了伤亡逾万人的巨大代价,7个建制连、31个建制排、138个建制班被悉数打光。同时50军也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累计杀伤和俘虏敌人1.1万人,击毁坦克装甲车70多辆、敌机15架。
50军的“西顶”壮举,有力保证了“东反”作战,为我军第四次战役达成彭德怀司令员“西顶东反”战役布局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贯不露声色的美将李奇微后来谈到汉江战役时评价:“中国军人都是强悍而凶狠的战士,经常是打起仗来不要命。一批中国人被打垮,新的一批又冲上来,越过尸体往上爬,继续进攻。”此话没有褒贬,但客观叙述里隐含着职业军人对顽强对手的敬意。
战后,当曾泽生带伤来到志愿军司令部复命,彭德怀司令员紧握曾泽生的手激动地说:“你们是英雄的部队,你是英雄的军长!我彭德怀向50军全体将士鞠躬致敬!”说完,就向曾泽生深鞠一躬。
听到彭德怀发自肺腑的肯定,曾泽生这个战场上的硬汉百感交集,当场泪洒衣襟,哽咽道:“我们50军将士已全力以赴,终于可以在兄弟部队面前抬起头来了!”
是的,50军足以昂起高傲的头!在朝鲜战场上,50军不但打出了“白云山团”这样的英雄团体,还涌现出了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国际主义战士等功臣、模范1.4万人,有6个连、11个班、7个组获得了荣誉称号,7000余人获朝鲜政府颁发的勋章或奖章。
50军的悲壮经历、辉煌战绩,感动了无数人。战斗简报呈送毛主席,毛主席亦为之动容,感叹道:“在蒋某人手下一直是‘60熊’,可成了人民军队,就变成了‘50勇’,在他们面前,美军也只能吃败仗!”从此,“50勇”名扬天下。
1955年4月12日,50军149师447团从朝鲜凯旋,彻底完成了从滇军精锐到解放军劲旅的华丽转身。后几经转隶,149师成为西南战区一支专业化山地作战部队,肩负着藏南雅鲁藏布大峡谷和高原无人区的防卫作战任务。
几十年来,“白云山团”指战员扎根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抗缺氧、战风雪、斗严寒,无惧“雪山孤岛”“生命禁区”,守护着祖国的边防线,为边疆的安宁继续默默地奉献,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高原雪豹”。
如今,我们徜徉在幸福安宁的生活环境里,享受着惬意紧凑的生活节奏,但不要忘记,这都得益于曾有这样一支英雄的部队,得益于英雄部队的传人正用青春与热血,传承着“英勇、顽强、鏖战、坚守”的战斗精神,传唱着《歌唱白云山》的不朽颂歌,将“白云山团”光荣的旗帜在雪域之巅高高竖立、迎风飘扬……不忘记,就意味着还会胜利!
(执笔人为叶征、张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