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荐读

人民周刊 2022年12月01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你所不知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 人民周刊 》( 2022年12月01日   第 10 版)

    编者按:据《人民日报》2022年11月9日一版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博物馆改革持续推进,影响力大幅提升。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博物馆数量、年举办展览数量、年参观人次分别增长60%、144%、119%,“到博物馆去”已成社会新风尚。

    人民日报出版社近期推出了《你所不知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系列图书,带大家打卡各地有意思的博物馆。

    随州市博物馆

    青铜史诗讲述汉东传奇

    田豆豆

    湖北随州,炎帝故里。1978年,随州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惊艳世人,让史籍未见记载的曾国引起学界关注。同年,随州市博物馆创建。几十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宝藏被发现。

    随州市博物馆新馆毗邻擂鼓墩古墓群,现藏有文物1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18件(套),藏品以商周青铜器居多。博物馆基本陈列以“汉东大国”为主题,包括“炎帝神农故里”“屹立汉东——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曾(随)国谜踪”“曾侯乙墓”“擂鼓墩二号墓”“汉风唐韵”“追回的宝藏”7个常设展览,并设有曾侯乙编钟乐团演奏厅和湖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展厅,多角度讲述了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发生的传奇故事。

    破解“曾随之谜”

    走进展厅,黄色浮雕的古代地图上,“汉东大国”四个大字格外醒目。汉东大国,就是今天人们所知的曾国。然而,在曾侯乙墓大量国宝级文物出土之前,历史学家竟不知曾国的存在,因为在历史文献中,没有任何关于曾国的记录。《左传》记载:“汉东之国,随为大。”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大量春秋时期曾国文物出土的区域,正是史料中记载的随国所在地,以随为名的文物此地却未出土。学界称之为“曾随之谜”。

    进入“曾(随)国谜踪”展厅,斝(jiǎ)、觚、钟、鼎、斧、凿、刀、戈等各种青铜器映入眼帘。人们常用“钟鸣鼎食”来形容古代贵族的奢华生活。鼎的大小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安居羊子山出土的兽面纹鼎,铸于西周早期,体形高大,腹部及三足根部均装饰霸气的兽面纹,分别以凸起的扉棱为额鼻,形成上下接应的三组,颇具威严气势。

    曾侯與编钟更加庞大。一组8件编钟2009年出土于随州文峰塔墓地,其中最大的一个通高112.6厘米、重149.5千克,是除曾侯乙编钟外考古发现体形最大的青铜甬钟,其制作工艺之精湛、构造之复杂都可与曾侯乙编钟媲美,器身上的纹饰繁缛程度甚至超过了曾侯乙编钟。让考古学者惊喜的是,钟体正面、背面均铸有铭文,这些铭文,为“曾随之谜”的破解提供了关键依据。

    曾侯乙编钟中有一件镈(bó)钟为楚惠王所赠。楚国称霸一时,楚惠王为何要制作镈钟恭敬地祭祀曾侯呢?曾侯與编钟的铭文给出了答案:吴楚之战中楚国一度处于下风,是曾侯“亲博武功”才使得“楚命是静,复定楚王”。曾国保护了楚王,楚王便与曾侯與共立斋盟,恢复了曾国故有的疆域。曾侯與特铸此钟记载这段丰功伟业。这段铭文与《左传》《史记》等文献中记载“吴师入郢之役,楚王避险于随”之事相印证。专家们据此推断,曾国即随国,为一国两名。

    曾侯與3号钟铸有铭文“曾侯與曰:余稷之玄孙”。“稷”即后稷,为周人先祖。由此可知,曾侯是后稷的后代,与周王同属姬姓。

    探寻曾国变迁

    若曾国为周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那么,始封之君是谁,曾国传承几世,因何而灭呢?“屹立汉东——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展介绍了曾国的来历。叶家山墓地位于随州市浙河镇蒋寨村,经2011年、2013年两次考古发掘,出土青铜器、陶器、玉器、漆器等7000余件(套),其中许多青铜器上带有“曾侯”铭文,“曾侯谏”“曾侯犺(kàng)”出现最多。考古研究发现,叶家山墓地至少埋葬了3位曾侯,时代应为西周早期。

    南公簋是该展陈列的重要文物之一。簋是古代食器和礼器。南公簋上圆下方,对称庄重,周身饰有云纹兽面,铸造技艺精湛。簋身上刻有“犺乍列考南公宝尊彝”铭文,表明曾侯犺的父辈是南公。结合史书和金文记载可知,南公便是西周开国功臣南宫适。西周初年太公封齐、周公封鲁、召公封燕、南公封于南土,拱卫周王室。

    曾侯犺墓出土的5件编钟,虽不及曾侯乙墓编钟精美,却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最多的成列编钟。叶家山出土的半环形龙纹铜钺则显示当时曾侯具有替周天子讨伐叛乱者的崇高地位。西周时期,斧钺是权力的象征,周王亲自用于征伐或礼仪活动,或授予诸侯、高级官员来行使军事征伐之权力。龙纹铜钺整体呈龙形,从龙头至龙尾弯成半环,龙尾下方有两个圆环,为连接木杖之处。铜钺上刻有“太保虘(cuó)”铭文。太保为周代三公之一,仅次于太师、太傅。凝望此钺,可以想见数千年前曾侯手持铜钺,指挥三军、征讨四方的威武形象。

    众多文物共同表明,曾国在西周早期就已封侯立国,与附近的噩国共同镇守南疆,防御荆蛮,即楚国。随州市博物馆也藏有不少噩国青铜器,折射了噩国这一神秘诸侯国的兴衰,及其与曾国的关联。

    湖北简称鄂,古通“噩”字。2007年随州羊子山4号墓出土的青铜器上,发现了“噩侯乍旅彝”“噩侯乍旅宝尊彝”等铭文,证明这里曾是噩国所在地。

    展厅里,造型奇特、纹饰立体生动的噩侯方罍,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一般青铜器表面常见绿色锈,而噩侯方罍表面覆盖着蓝色锈,更显神秘高贵。据介绍,青铜器上蓝色锈的形成,不仅与青铜成分有关,也与埋藏环境有密切关联。

    那么,铸造出如此精美青铜器的噩国,后来为何消失?据出土文物上的铭文记载,西周晚期噩侯驭方联合淮夷、东夷起兵反叛,最终被周厉王派军消灭。噩国灭亡后,其原有封地被曾国接管,才成就了春秋时期“汉东之国,随为大”。

    从叶家山墓地展区,到曾侯乙墓展区,再到擂鼓墩二号墓展区,一件件文物诉说着曾国由盛而衰的历史变迁。考古研究发现,有确切名号的曾侯共11位,从曾侯谏、曾侯犺到曾侯乙、曾侯丙。在春秋争霸中,随着楚国势力日益壮大,曾国采取了与楚联姻、结盟等外交策略。春秋中期的曾侯宝及其夫人芈(mǐ)加墓出土编钟19件,铭文记载芈加为楚王侯之女,嫁给曾侯宝不久,曾侯宝英年早逝。芈加勇挑重担,治国保疆,政绩卓著。

    战国早期,曾国在与楚国的对峙中不落下风,曾侯乙时期国力达到鼎盛。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其中兵器4777件,戈、戟、矛、盾、弓、镞等应有尽有,曾国的军事实力不言而喻。而1981年在曾侯乙墓以西102米发现的擂鼓墩二号墓,年代为战国中期,虽然时间更晚,铜器铸造工艺却比曾侯乙时期粗糙得多,显示出曾国的衰颓之势。擂鼓墩十三号墓和六号墓,时代介于战国中晚期之间,所出器物具备楚文化特征,说明这一时期曾国已被楚国吞并。

    匠心令人称奇

    曾国虽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所留下的艺术瑰宝却惊艳了世界。曾侯乙墓出土的65件青铜编钟,铸造精美,十二律俱全。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36件编钟,与曾侯乙编钟音律互补、珠联璧合,堪称曾侯乙编钟的“姊妹钟”。两套乐钟(镈钟除外)合计100件,可分可合,是一个完整、宏伟的编钟系列。

    擂鼓墩二号墓编钟又称“神人操蛇兽面纹甬钟”,为随州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出土时以大钟套小钟的方式摆放,没有钟架。整套编钟低音浑厚,中音圆润,高音清脆悦耳,可以旋宫转调,演奏许多中外名曲,和现代钢琴一样具备世界通用的C大调。钢琴的历史只有300年左右,编钟的历史却有2400多年,中国古人的音乐智慧令世界惊叹。

    古代工匠在青铜食器上的巧思也令人称奇。随州市博物馆展出的膫(liáo)君甗(yǎn),是楚国膫君送给曾侯丙的礼物。膫君甗由圆形的甑(zèng)和三足分立的鬲(lì)上下两部分组成,是一件蒸煮食物的器具。它的精妙之处在于,甑口沿下镂空了10个对称气孔,当甑内的水蒸气达到一定密度,气体就会向下方散发,与现代高压锅原理相似。

    兽形座铜熏灯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铜熏灯由怪兽形灯座、灯盏和香熏罩三部分组成。怪兽腹空,用以盛油,背部以链连接盖子。兽额宽平,直立一灯盏;尾部后卷,直立一香熏罩。此器兼具油灯与香熏功能,为同时代出土文物所罕见,既实用又环保。

    曾国已灭,随地长存。在“炎帝神农故里”展区,可以追溯比曾国更古老的过去;在“汉风唐韵”展区,可以看到汉唐盛世随州的繁华和进步。走出博物馆,我们将续写繁华。

    6月的成都,花木绚烂,惠风和畅。矗立于天府广场西侧的成都博物馆,外形为独特的几何立面造型,简洁大方,与广场周围的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美术馆、四川科技馆等建筑共同构成底蕴丰富的城市文化空间。

    成都博物馆有60余年建馆史。2016年6月,成都博物馆新馆对公众开放。新馆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目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现有藏品近30万件,涵盖青铜器、金银器、画像砖、石刻、陶瓷器、书画、家具、皮影、木偶、动植物标本等,皮影收藏独具特色,是目前世界上收藏皮影数量最多、种类最全、品质最优的博物馆。

    悠悠古蜀

    成都博物馆馆长任舸说:“成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史。打造个性化的历史陈列,展现成都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是成都博物馆作为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的天然使命。”

    “成都历史文化陈列”以杜甫名句“花重锦官城”为题,抒写成都历史的厚重与瑰丽,彰显开放、包容、多元的城市品格。

    走进“先秦时期的成都”展厅,形态多样的陶尊引人注目。这些陶尊出土于距今4500—3700年的宝墩文化城址群,有宽沿平底尊、盘口圈足尊、敞口圈足尊等器型,器口及器身外壁多饰有弦纹、细线、附加堆纹、戳印纹等。宝墩文化城址群的发现和确认,确立了成都平原长江上游文明起源中心的地位。

    前身直立、前肢撑地、身体盘曲,展柜里这件铜龙形钮盖上龙的造型,与三星堆遗址1号祭祀坑出土铜爬龙柱形器上龙的造型十分相似。铜龙形钮盖出自成都金沙遗址,年代约为商周时期。金沙—十二桥文化是继三星堆文化之后,古蜀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高峰。

    “这是战国船棺,考古学家称之为‘载魂之舟’。”讲解员介绍,它们出土于成都商业街,宏大的墓坑内发现葬具17具,其中船棺9具,棺内未发现人骨。眼前的船棺长约4.53米,宽0.8—0.9米,高约0.6米。棺的前段由底部向上斜削,略为上翘,形如船头,在其两侧各凿有一个半圆形的孔。棺内随葬有陶器,还有大量制作精美的漆木器,包括家具、生活用具、兵器附件等。这些漆器的发现,表明战国时期成都地区的漆器工艺已经相当发达。

    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成都”展厅,众多珍贵文物展现了“天府之国”的繁荣富庶。秦并巴蜀后,李冰建都江堰;至两汉时,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美誉。

    成都曾家包汉墓出土的两方庄园生产、生活画像石,真实再现了东汉时期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豪强大族庄园内种植业、水产业、牧业、酿造业、织造业等并行发展的繁荣景象。画像石上层为山间狩猎场面,中央为兵器架,架上置叉、戟、锚、刀、弓箭、盾牌等。下层为酿酒图,描绘了汲水、运粮、烧煮、装坛发酵的完整酿酒过程。

    一件件充满喜感的乐舞杂戏陶俑,是两汉时期成都繁华安乐的写照。放置于独立展柜里的陶俳优俑堪称“网红”文物。陶俑坐在一个圆形坐垫上,上身袒露,一脚前蹬,左手执鼓,右手握拳,耸肩大笑,模样十分生动有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咱们老祖宗真有智慧!”在西汉木织机模型前,不少观众啧啧赞叹。它们出自成都老官山汉墓,有滑框型一勾多综提花织机、连杆型一勾多综提花织机两种,结构复杂精巧,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提花织机模型,代表了当时中国织锦技术的最高水平。织机模型出土时,一些部件上残存丝线和染料,现场还有漆木人俑,应为织工,再现了扬雄《蜀都赋》中描绘的蜀锦生产盛况。汉代蜀锦誉满天下,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四方。提花织机的推广使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丝织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老官山汉墓中还发现了经穴漆人。漆人裸身直立,五官清晰,通体髹黑漆,身上阴刻51条经络线路、117个腧(shù)穴点,并刻有“心”“肺”“胃”“肾”“盆”等小字。经穴漆人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人体经络模型,体现了汉代经脉针灸发展水平。同时还出土了900余枚医学竹简,目前整理出5部医书,其中《脉书·上经》有专家认为可能是失传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喧然名都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杜甫在《成都府》中描绘了成都歌舞升平的热闹场面。唐代后期,随着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成都与江南新兴商业城市扬州共同成为“号为天下繁侈”的经济中心,有“扬一益二”之誉。

    展厅里的唐代蜀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成都的工艺水平和文化风貌。眼前这件团窠对兽纹夹联珠对鸟纹半臂,长80厘米,宽65厘米,由两部分组成,黄地的部分是蜀锦,红地的部分是粟特锦,又叫波斯锦,颜色艳丽,久不褪色。这件织物中西合璧,是唐代中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的印证。另一件宝相花纹半臂,图案为唐代流行的宝相花,由盛开的花朵、叶片等组成团状花形,尽显富丽华贵的大唐气象。

    唐末五代时期,成都地区歌舞宴饮之风盛行。后蜀宋王赵廷隐墓出土的伎乐俑数目众多,神态各异,全身彩绘,且加以描金装饰,是迄今所见西南地区最精美的彩绘陶质伎乐俑组合。其中的彩绘陶吹排箫俑,头梳高髻、插花钿,身着外红内白的双层褙(bèi)子,双手持排箫,放于嘴边做吹奏状,神情专注,仿佛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

    宋代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诞生于此。伴随着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成都出土的宋代文物种类丰富,其中不少与下棋、品香、点茶、插花等生活时尚相关。成都天府新区万安镇宋代砖室墓中发现的一套青铜象棋子,共有30枚,比现代中国象棋少2枚“象”、1枚“炮”,多1枚“卒”。据文献记载,象棋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至宋代已经家喻户晓,广受欢迎。宋墓中随葬的象棋,印证了象棋在宋代的流行。宋人讲究生活美学,作为日用品的宋瓷,以清丽雅致著称。定窑白瓷孩儿枕是宋瓷中的精品。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侧身安睡,表情自然宁静,栩栩如生。瓷胎细腻,釉色白中发暖,给人以柔和温馨的美感。

    多彩展览

    近年来,成都博物馆把打造富有特色的临展体系作为重点工作,围绕展览开展多元化的公共活动。

    成都博物馆采取策展人制的工作模式,鼓励自主策划原创性展览,对于引进外展、巡展亦努力体现本馆策展特色,避免“千展一面”,现已形成“辉煌成都”“艺术典藏”“多彩文明”系列展览品牌。截至2022年5月,成都博物馆共举办特展60余场,其中不乏“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光影浮空:欧洲绘画五百年”“列备五都——秦汉时期的中国都市”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外文化大展。超千万观众走进成都博物馆,共享文化盛宴。

    成都博物馆多次开展“天府文化进校园”活动,针对不同学龄段学生研发多样化的博物馆课程,搭建形式丰富、内容优质的馆校合作平台。自2020年9月起,成都博物馆推出针对青少年的周末夜间活动“周末儿童博物馆”,很受孩子们欢迎。

    成都博物馆还积极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运用漫画、微视频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讲述文物故事。成都博物馆官方微信粉丝量达100万,位居全国城市博物馆前列。

    2019年,成都博物馆常设展“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21年,“影舞万象 偶戏大千——中国皮影木偶展”又获此殊荣。任舸表示,未来成都博物馆将围绕自身藏品优势,推出更多更好的展览、社教活动及文创产品,打造区域交流、文明互鉴、古今融合的城市文化客厅。

    或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居游胜地,或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东南名郡,又或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南宋都城……杭州,这座古称“钱塘”的城市,留给人们数不尽的美好记忆与想象。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穿过南宋御街,沿石阶走上吴山,至半山腰处,可见一座白墙黛瓦的建筑,隐藏在一片树林之中,这就是杭州博物馆。

    杭州博物馆展区面积7000平方米,由南馆和北馆组成,拥有常设展“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珍藏杭州——馆藏文物精品陈列”。馆藏文物2万余件,尤以陶瓷、绘画、书法、玉器最具特色。

    “8000年前,萧山跨湖桥一带的先民已泛舟于湘湖……”进入南馆,“寻踪跨湖桥”单元以图文形式介绍了“中华第一舟”的发现过程。这艘独木舟出土于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已有8000—7000年历史,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见证了当地先民的生活。展柜里陈列着同时期出土的稻米标本,反映了杭州地区稻作农业的悠久历史。

    展厅正中摆放着一件淡琥珀色的透明杯子,它就是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这个水晶杯虽然今天看起来不算光彩夺目,但在2000多年前,它是非常难得的珍品。它用一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是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名录。

    1990年,考古工作者在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1号墓中发掘出这件水晶杯。它上宽下窄,材质晶莹,保存完好。古代开采技术有限,要找到这样一块优质水晶十分不易。水晶材质硬而脆,古人用何种方式把杯芯掏空而保证杯体不碎裂,今天还未能解开这个谜题。水晶杯内外抛光,非常光洁,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早在战国时期,杭州地区手工业已十分发达,为后世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魏晋以降,北方战乱,大批民众南迁。杭州湖山秀美,吸引了众多文人与僧侣。隋唐时期,杭州已是东南名郡。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建都于杭州。在吴越王钱镠(liú)“保境安民”国策下,杭州经济文化日益兴盛,著名的雷峰塔即建于这一时期。塔内曾藏有数万卷佛经,皆用当时盛行的雕版印刷术印刷,印数空前,印刷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杭州博物馆展出的雕版印刷《宝箧印陀罗尼经》卷,纸张洁白,墨色均匀,字体清晰悦目,图画也很精美,反映了杭州印刷水平之高。

    展柜里的一方砚台是用五代时建造雷峰塔的砖改造而成。1924年,雷峰塔轰然倒塌,不少民众捡拾塔砖收藏。浙江永康的姚允中将捡到的一块藏经砖改造成砖砚,后来赠予杭州收藏家朱孔阳。2014年,朱孔阳之子朱德天将这块砖砚捐赠给杭州博物馆。砖砚背面刻有雷峰塔景观图和“雷峰塔坍塌古砖记”,两面长侧边一面刻有“西湖雷峰塔藏经古砖”几个字,另一面刻有鱼龙图案。砖质地紧密,做工精良,中空有孔,用以藏经。

    商旅辐辏  华贵天城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吴自牧《梦粱录》中描述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商业繁华的盛况。

    南宋时,杭州成为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商贸繁荣之余,文人雅士聚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成为宋人的追求。在南宋修内司官窑瓷器前,不少参观者驻足欣赏。南宋官窑是宋代青瓷烧造最高水平的代表,修内司官窑是南宋官窑的窑场之一,位于杭州凤凰山老虎洞。该窑址的发掘成果入选“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杭州博物馆展出的修内司官窑瓷器,均由窑址出土的瓷片修复而成。其中一件青灰色的盏托,托盘呈花口形,盏与托盘中间为一圆孔,上下相通,造型精巧别致,釉色淡雅润泽,体现出宋人高贵典雅的审美情趣。

    “琴棋书画诗酒花”是宋人雅致生活的写照。馆藏《无款竹丛翠鸟图团扇页》是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宋扇页画精品之一,于小中见珍奇。咫尺扇面上,采用工笔双钩画法描绘出小鸟憩于荆棘竹丛中,表现了安宁幽静的意境。

    元代时,杭州凭借京杭大运河和海上丝绸之路优势,成为东南地区最大的都会。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博物馆内,一件元代青花瓷塑海鳌山形笔架以其精巧绝伦而引人注目。

    这件笔架出土于杭州朝晖路一处元代窖藏,整体为海兽驮峰造型,下部浪花翻涌,4座山峰饰如意云纹,一峰顶高悬一轮初升的太阳。通体施青白釉,胎质洁白细腻。背面自然凹凸,还留有当时工匠的指纹印迹。

    这件瓷器除了有搁笔功能,海兽内部中空,还可盛水。一器两用,设计巧妙,是元代青花瓷中极其难得的一件文房用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江南收藏甲天下”,书画之余,摹古鉴赏也是江南文人日常消遣之必备。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生前流连西湖山水,死后葬于杭州。他墓中出土了多件文玩,包括端砚、剑饰、铜镜、铜印等。杭州博物馆展出的“伯幾印章”印与“鲜于枢伯幾父”印,印面小巧,笔法精妙,为研究鲜于枢书法造诣又添实证。

    山水环抱  人文渊薮

    “四维图画本天成,三面云山一面城。”自南宋以降,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格局基本形成。因景色殊异,历代文人莫不流连西湖。明清以来,杭州文风更炽,湖光山色在文人雅士笔下凝练成优美的传世佳作。

    走进杭州博物馆北馆,高达3米的《层峦秋色图》展现在眼前,这是明末清初“武林画派”创始人蓝瑛的代表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画中,距西湖不远的西溪秋色醉人,云淡天高,深山幽壑,又有回廊屋宇,游人于桥上扶栏缓行,轻漫潇洒,充满洒脱的文人意趣。

    “欲借西湖作墨池,并邀春色入新诗……”明代散文家茅坤行书《西湖诗卷》以遒劲笔力书写了对西湖的热爱。茅坤耄年游西湖后作西湖诗14首,他的书法朴拙自然,是典型的“文人字”。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葫芦秋菊图轴》作于杭州西湖,笔法坚挺厚重,篆刻朴茂苍劲,对上海画派后期画风影响深远。

    明清时期杭州文人留下大量精美的文房四宝,成为杭州博物馆重要的藏品类目。“任伯年”款象牙大毛笔、“徐三庚”款红木笔筒、“鹿原”款端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精神与艺术品位。

    风雅,是刻在杭州骨子里的。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杭州人文故事,感受杭州风雅气韵,杭州博物馆在展陈手段上不断创新,让文物“活”起来。在史前至六朝展厅,借助光影手段,还原考古发掘现场。在两宋展厅,通过投影和三维动画,生动呈现南宫北市的都市格局、繁华喧腾的市井风情。

    杭州博物馆还设计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如参照四螭龙玉佩制作的壶承、以南宋莲花纹瓦当为原型设计的莲花纹碳雕等,备受观众喜爱。

    2020年8月,浙江省文物局主办的“浙里光影,云看文博”系列直播活动走进杭州博物馆。风雅钱塘的气韵,飘得越来越远,打动越来越多人……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你所不知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