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是中国第23个记者节。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聆听她从历史角度,分析记者如何以向社会传递准确、真实的信息为使命,在社会不同行业主体之间进行信息沟通。
赓续红色血脉 追寻新闻初心
记者:请您谈谈记者节的意义在哪里?
王润泽:国家对某一个职业群体设立节日进行纪念,是要褒奖这个职业群体对整个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今年是第23个记者节,适逢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通过记者对各行各业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宣传报道,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记者:记者在中国是一种年轻的职业,但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巨大。请您结合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历史,谈谈记者如何守正创新,赓续红色血脉?
王润泽:清朝末年,记者这一职业开始兴起,那时更重视言论的写作,而不是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比如,清末民初的著名记者黄远生留下了大量题材重大、记录翔实、生动诙谐的通讯作品,反映和记录了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重大事件。后来北洋政府时期又出现像邵飘萍这样的著名记者,他交友广泛,上至总统总理,下至贩夫走卒;他采访技巧高超,能获得别人采访不到的一手资料。黄远生最后因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被误杀,而邵飘萍也因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他是中共秘密党员)而遭到北洋军阀的枪杀。但是他们的精神却传承下来,激励更多的报人坚持正义和进步。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更加重视新闻宣传。建党初期,党的主要领导人都参加过报刊宣传活动。毛泽东曾主编过《湘江评论》,瞿秋白更是中共早期多份杂志、报纸的主编。他们用自身的实践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政治家办报、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记者,不仅仅深入基层,更重要的是在重大问题上坚持正确的立场,为国家进行报道。例如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虽然距今已有90多年,但今天阅读依然令人获益良多。范敬宜的《莫把开头当过头》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过头,仅仅是开头,就有效制止了社会上的错误言论,将中国的发展引入更加平坦的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样的记者就更多了,像郭超人、张彦平等,以及设立长江韬奋奖以来众多的获奖记者和编辑,都是中国记者继承红色血脉的代表人物。
讲好中国故事 写好时代答卷
记者:互联网兴起后,很多记者都把注意力放在新兴技术上。您致力于新闻史研究30年,请谈谈,为什么讲好中国新时代的故事需要学习新闻史?
王润泽: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历史是一种方法。在报道各种社会现象的同时,深入分析和抓住本质是记者的重要能力,学习历史是提高分析能力的重要方法。这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认知问题。
学习新闻史就会知道,新兴技术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早已发生,在蒸汽机时代、在广播电视出现的时代就已存在,而且对当时的社会来讲,其影响程度更大。互联网诞生之后,新兴技术对新闻传播业和社会的影响只是在原来影响的基础之上,扩大了范围和加深了程度而已。
记者:您认为新时代的记者应该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王润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新时代的价值观,这是当下对于新闻行业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任何国家的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都需要讲好自己的故事,讲好故事的背后是在传递某种文化价值观。
新时代的记者要讲好故事,有两方面要求:一是故事本身要吸引人;二是要注意听故事人的反应,让他们能听懂、入迷。做到这两点,需要选择目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事情,因此要求故事的内容一定要以人民为中心。
为什么自媒体平台上展示普通人生活的视频碎片传播面广、有吸引力呢?就是因为他们在讲自己故事的同时,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亲切感、熟悉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的记者应该敏锐地从这些现象中,找寻到目前中国普通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希望看到的是什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做好新闻传播工作。
融媒体时代 深入融合的新世界
记者:比较以工业文明为底色的大众新闻传播时代和以互联网新技术为基础的融媒体时代,融媒体对记者有哪些要求?
王润泽:对于媒体记者来讲,变化的是技术手段,但是基本的职业素养并没有发生变化。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在海量信息面前更显出记者职业的价值和魅力。记者要从各种各样、真真假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大千世界的信息中,传播和发布最有价值的信息,把受众从信息垃圾中拯救出来。找寻有价值的信息并用专业呈现出来,是记者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
自报纸诞生至今,新闻传播媒体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其功能一直都围绕着新闻传播、政务服务、娱乐民众等展开。无论从报纸到广播电视,还是现在的互联网,甚至融媒体建设,都是这些功能的不断深入和放大。但历史证明,任何一种媒体都必须嵌入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中,去传承和传播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记者:您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对新闻学子的未来发展有怎样的建议?请您谈谈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
王润泽:新闻业前辈曾说过,记者的脚上要粘上泥土的芬芳,才能够写出好文章。有一位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老新闻工作者曾对我讲述,除去日常采访,空闲时间会翻看报社群众工作部的来信,从中找到值得深入挖掘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回顾历史,好新闻的产生都和深入调研采访分不开。
新闻人才的培养除了专业的概念、理论、基本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基层现场,带着感情和责任的新闻实践,这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怀、一种叫作“新闻理想”的执着。这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培根铸魂、润己泽人的本分。
记者:您怎样看待融媒体时代媒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王润泽:记得刚开始接触融媒体的时候,大量的传统媒体记者都面临很大的压力。其实,媒体向深度融合发展,是从媒体内部的融合到媒体之间的融合,再到媒体作为一个平台介质传递到相关社会领域、行业的融合(媒介融合)过程。媒介融合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现象。中国近代的报纸,也是我们当时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才固定下来的“新式媒体”。今天,我们的媒介向深度融合,未来全媒体的信息传播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出现,最后它所生成的一定是一个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