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智能化交通惊艳世界

——访京张高铁智能化服务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主要课题负责人马建军

《 人民周刊 》(

    访谈人物

    马建军,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国铁集团“百千万人才”工程信息技术专业领军人物。

    长期从事铁路运输及信息化智能化科学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带领团队研究构建智能高铁体系架构,并组织推进京张高铁智能化研发与建设。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京张高铁智能化服务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主要课题负责人,带领科研团队完成多项创新成果,并应用于京张高铁智能化服务中。

    京张高铁是世界首条时速达到350公里的智能化高铁,也是支撑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自建设以来,京张高铁形成了67项应用创新成果,开展了12项智能提升工作。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京张高铁智能化服务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着力聚焦旅客智能出行、高铁运营安全、人文冬奥服务三大目标和任务,将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高质量的现代化铁路运输服务保障。

    该项目课题负责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建军详细解读京张高铁智能化服务科技成果。

    三阶段研究持续提升高铁智能水平

    问:请您介绍一下这个项目,以及您带领研究团队具体都做了哪些工作。

    马建军:这个项目我们从2017年就开始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国铁集团基于京张高铁启动了“精品工程、智能精钢”的建设工作,围绕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加强了智能高铁的顶层设计,构建了涵盖技术体系、数据体系和标准体系的京张高铁体系框架1.0,研究形成了67项创新应用成果,为2019年京张高铁的开通运营提供了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

    第二个阶段是2020年,在总结京张高铁实际运营经验的基础上,聚焦旅客服务、高铁安全以及运营组织相关的领域,完成了12项京张高铁的智能化提升研究工作。

    第三个阶段就是2020年10月,铁科院联合14家单位,成功申报了国家“科技冬奥”重点研究项目,对智能出行、高铁安全、人文冬奥服务三大业务板块进行攻关,又形成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经过四年的持续研究,我们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很多都具有原创性,并且在京张高铁进行了示范应用,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提供高质量智能高铁运输服务保障。

    智能高铁服务三大目标

    问:在冬奥票务服务方面,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及外国旅客,12306都有哪些特色服务?

    马建军:在冬奥票务服务方面,首先是开通了12306英文版网站及其APP,推出了12306英文版客服专线,还研制了支持国外银行卡支付的中英文自动售票机;二是推出了京张高铁计次票和定期票,滑雪爱好者频繁乘坐高铁,会得到更加优惠、更加便利的服务;三是研制了具有纪念意义的冬奥特色火车票,将在冬奥会期间推出。

    在特殊人群购票服务方面,推出了12306爱心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大字体、大图标、一键操作等服务,还为视力障碍人士提供语音读屏播报服务。对于肢体障碍人士,支持自定义手势,实现了操作简便、交互便捷的购票服务。同时,还在车站设置人工远程协助售票设备,用音频和视频方式帮助旅客购票。

    问:在人文冬奥方面,对旅客候车、乘车全过程出行有哪些特别的安排?

    马建军:人文冬奥服务落实到旅客出行方面,主要体现在候车、乘车、出站各个环节。在旅客候车环节,京张高铁全线车站为中外旅客提供了国际化的语音导航和实时引导服务。同时,在车站还设置了服务机器人、查询机、实时导航的自动化设备,为旅客提供自助服务。

    在旅客乘车环节,首先在京张高铁全线布置了5G通信网络,并研发了基于5G的列车多媒体奥运信息服务系统,为实现5G高清转播和智慧观赛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次,铁路部门研制的奥运型智能动车组,实现了高铁列车座椅与无障碍轮椅停放以及滑雪器具存放的功能转换,为运动员和残疾人专用的配套设施提供了服务保障。

    在旅客出站环节,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研制了具有测温、人脸识别,以及灯光、阳光等环境自适应的检票闸机,可以实现旅客无接触出站,并进行了试点应用。

    问:在稳定安全运行方面,又推出了哪些研究成果?

    马建军:确保高铁运行安全有序是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京张高铁处在高寒和大风沙地区,运输要求高、影响因素多、运行环境复杂,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还有卫星导航等新技术,开展了多项研究和攻关工作。

    一是研发了高铁运营安全大数据平台,分析挖掘了高铁运行故障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加强了高铁重点设备和人群的精准防控,对设备故障进行超前防范。

    二是运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建设了京张高铁地基增强和隧道覆盖增强系统,实现了路基和边坡的高铁基础设施高精度形变监测,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

    三是研发了京张高铁全线视频监控和风雨雪及异物监测平台,开展了时空大数据综合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对高铁运营风险进行了提前研判和预警。

    四是构建了动车组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PHM)平台,揭示动车组性能演变和故障发生规律,指导开展动车组数字化视情维修。

    五是研制了高铁智能综合调度系统,实现各工种调度日常计划,形成编制以及集中调度指挥。

    六是研发了旅客服务和生产管控平台,提升了高铁车站客运组织一体化业务协同联动水平。

    同时,对车站照明、空调等客运设备进行了有效的节能管控。

    智能创新将在全国铁路推广

    问:在后冬奥时代,这些科研成果哪些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应用?

    马建军:截至2021年12月份,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14.6万公里,其中高铁3.8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我们通过京张高铁“科技冬奥”项目,研制出数据平台、智能化应用以及相关算法模型,在其他高铁线上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后冬奥时代可在全国铁路推广,实际上有些系统平台已经在其他高铁线上推广应用。

    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智能票务方面,12306在冬奥会期间提供了国际化的智能购票服务,通过冬奥会示范应用,促进了12306向国际化综合性的出行服务网站转型。已经形成的铁路5G应用成套解决方案,在京张高铁上成功应用,为其他高铁提供了应用示范和重要借鉴。研制的旅客服务和生产管控平台,能对车站照明、空调和导向屏等客运设备进行有效节能管控,通过冬奥示范,将促进高铁车站向绿色节能方向发展,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高铁力量。

冰雪科技谈
走进“科技冬奥”
复杂山地“天公”秒变脸 观天能手“双睿”来护航
巧手“织”赛道 换季更“如意”
“飞燕”舞翩跹 “游龙”跃冰川
解开智慧“冰丝带”的灵动奥秘
“零碳”火炬“飞扬”双奥之城
“水冰转换”彰显中国魅力
大数据“发力”提升运动成绩
让特殊“肢体”更好“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