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鄂尔多斯市乌兰木伦村:

党建引领蹚出一条振兴路

张阳 刘雍 《 人民周刊 》(

    整齐的村居,干净的街道,美丽的公园,随处可见的文化长廊和休闲广场,高标准建设的幼儿园和小学……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兰木伦村。

    乌兰木伦村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东南部,全村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共637户1816人。30余年的时间里,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个地处边疆、生态脆弱的小村庄,从贫穷落后到富裕先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45元到5万余元,村集体经济从一片空白到年经营性收入1.79亿元,固定资产达5.5亿元。如今,这里风景秀丽,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家家户户住上了别墅,全面小康成色十足。

    金秋时节,我们走进乌兰木伦,感受乡村变迁,探寻发展“密码”。

    壮大集体经济  让村民富起来

    “穷山饿石头,瘦水向南流,老百姓没吃头。”65岁的老支书王朝对任职初期村子的状况记忆犹新。

    30多年前的乌兰木伦村,生态环境恶劣,植被稀少,农田贫瘠,人均耕地不足半亩。风吹黄沙起,春天种下的苗一场黄风就给刮得全没了,一年得种两三茬,村民吃苦受累又受穷,生活极度贫困。

    怎么办?“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1982年,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朝带着村两委班子开始了致富的探索。他们首先尝试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多渠道争取资金,兴建农田水利,把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平整高产的农田,引进玉米、小麦高产品种种子,鼓励农民种植瓜果蔬菜。经过几年摸索,把农业基础搞好了,村民们解决了温饱,有的还有了些积蓄。

    温饱不愁了。但是,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是空白。“村集体没‘家底’,想给村民做些公益事业力不从心。”王朝说,这可是制约村里实现共同富裕和长远富裕的关键因素,久而久之,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也将受损。

    怎么办?“自己办矿。” 

    王朝与村班子成员集体作出决策。因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最终,村里决定与东煤公司乌兰木伦矿合作办矿,由村里负责批地、征地,东煤公司负责建井。1993年9月,村里的第一个煤矿考考赖沟煤矿建成了。当年村里就拿回了七八万元,村集体第一次有了一笔大收入。

    有了良好的开端,乌兰木伦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步子迈得更大了。综合考量当时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村党支部决定:不止要办矿,还要修铁路和建集装站。经过不懈努力,2000年,村里建成了一条450米的铁路和一座年营运能力200万吨的煤炭运销集装站。此举让乌兰木伦村每年都有800多万元的固定收入。

    就这样,紧抓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机遇,乌兰木伦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在苦干实干中不断向前。逐渐壮大的村集体经济,解决了村民的就业、增收,兴办了幼儿园、小学、医院,修建了公园、文化广场……村民工作、上学、看病、休闲、娱乐都不用愁。

    现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里还建成了股份制水库、净水厂、煤矸石烧结砖厂,成立了鄂尔多斯市红河情实业有限公司……村集体的“家底”更厚实,村民们的获得感更足了。

    创新基层治理  把民心聚起来

    “村民富起来了,基层治理和服务也要跟上,民心不能散。”在老支书王朝的眼里,抓经济和聚民心同等重要。

    村民王小拴的家里,在书柜最显眼的位置,摆放了一溜儿的荣誉证书:“文明家庭”“最干净家庭”“五星家庭”……谈起这些荣誉,王小拴略带腼腆又充满骄傲:“各家都有各家的好。村里和镇上每年都会举办很多活动,我们都抢着‘当先进’。”

    在上级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乌兰木伦村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坚持不懈地抓乡村治理。不断健全和完善党支部议事规则、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在完善机制、丰富议事协商形式,加强村规民约建设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同时,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培育,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开办文化大舞台等方式,用村中事、身边人,引导村民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淳朴民风,以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创造幸福生活,走出一条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之路。

    时间回到本世纪初期。当时,随着村集体经济的日益壮大,利益分配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口的增减、土地的多少成了影响分配的主要因素。因为如何分钱的事,村里的会从晚上开到第二天早上,事还是事,解决不了。

    怎么办?“成立村民代表大会。”

    经过一番研究,村党支部作出决定,以家族、住所和血缘关系为单位,每5户到15户间选1名代表,每3年换届一次。代表一经选出,只要代表们同意的事,大家就得承认,不能因为个别人反对而影响整体利益。从2003年开始,乌兰木伦村所有的大事都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再实施。从此,村里因为分配产生的矛盾少了,许多问题也迎刃而解。

    乌兰木伦村的这个举措在后来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现已发展成为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推广的 “四权四制”村治模式。因为乡村治理的突出成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国”字头荣誉也纷至沓来。

    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乌兰木伦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同谋治理思路、共商难题对策,基层基础更牢了,大家的心更近了。

    产业引领发展  让日子美起来

    乌兰木伦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进入新时代,乌兰木伦村党支部带领全村人民开启了产业引领绿色发展的探索。

    “自古成功在尝试。”这是在30多年中带领村民致富的王朝总结出来的一句话。现在,有了来自上级党组织的精准帮扶和自身集体经济的厚实“家底”,乌兰木伦村有了更多去尝试的底气和实力。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在全市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通过村企结对、以企带村、村企合一等帮扶行动,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乌兰木伦村依托帮扶行动契机,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与包联部门和帮扶企业共同议定,投资1.2亿元建设“煤海探秘”工业旅游项目,该项目将通过矿区遗址再造,展示不同时期的采煤工艺,以此开展研学游、科普教育和观光旅游。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建设。建成后,将有力辐射带动周边商业发展,填补当地工业旅游空白。

    除了特色旅游,乌兰木伦村也在探索围绕潜在资源发展环保型产业、利用复垦区建设新型农业设施基地、利用光照资源建设光伏项目试验基地等。同时,不止“引进来”,还将“走出去”,通过项目结对方式,帮扶周边“弱村”,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让集体经济资源发挥更大效能。

    “我们将因地制宜地探索产业转型,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发展,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2020年,因年龄原因,王朝不再担任村支部书记,带领乌兰木伦村发展的接力棒交到了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张二龙手里。

    展望未来,产业转型任重而道远,一些新矛盾新问题随时会出现,但老支书王朝和新支书张二龙都坚信一个共同的信念:千难万难,相信党依靠党就不难。

党建引领蹚出一条振兴路
用过程理念筑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