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常洪霞:擦亮首都公交名片

本刊记者 何娟 《 人民周刊 》(

    你见过凌晨4点的长安街吗?20多年来,北京公交车司机常洪霞用青春向理想告白,书写着她对这条线路的热爱。

    一心只想当公交司机的北京女孩

    职高毕业后,17岁的常洪霞如愿加入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客运分公司。一心期盼开大车上马路的常洪霞,一入职就被分配成为票务员。此外,在正式驾车之前,她还当了5年的公交车乘务员。“当时有些心理落差,但现在看来,正是这段经历开始改变我的性格。”

    从票务员到乘务员,常洪霞与乘客打交道的机会变多,这也为她日后解决很多司乘矛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不仅更加了解乘客的所需所想,并且开始意识到,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公交车司机,沟通技巧和驾驶技能同样重要”。

    那时候,公交车驾驶证的考证门槛相对较低,但对身高仅有一米六、体重不到80斤的常洪霞而言,难度系数又是非常之高。“以前的车子架构落后,油门踏板比较笨重,就跟踩砖头似的。方向盘也特别沉,我得半蹲下来才能转个弯。”作为一名“新兵蛋子”,常洪霞初生牛犊不怕虎,集团里的老师傅却经常被她吓住了,“车座椅是深色的,工作服也是深色的,我往那里边坐进去直接就被‘淹没’了,远远开过来好像无人驾驶,我师傅经常看得一愣一愣的!”

    回看昔日旧照,常洪霞还是会自嘲“又矮又瘦,内敛害羞,从外形到个性,看起来完全不像北京大妞”。都市女孩不爱红装爱制服,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次收到换季的工装,常洪霞都会去裁缝店重新裁剪,“以前都是均码的,我的身高本身不具备优势,只能从细节上花点儿小心思,希望让人看到我们公交车司机精精神神的!”她一边说着一边拂了拂衣袖、摸了摸肩章,跟记者“炫耀”称:“如今我们整个公交集团,全员量体裁衣,都是私人订制的,还经常被市民朋友误认为是‘北京公安’。”

    早期硬件简陋,公交车冬冷夏热,一同入行的同学先后有人放弃,常洪霞却浑身都是劲儿,“因为从小就梦想开着公交车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在老师傅的建议下,她每天下班回家就端着半盆水当作“方向盘”,单腿站立右脚悬空,模拟驾驶操作,强化肌肉记忆,磨炼心态意志,促使技能稳步提升。

    2001年,常洪霞正式成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由于眼睛轻度散光,夜晚视力状况不佳,她长期担任早班岗位,每天凌晨3点起床、4点发车。发动机的声音开启了公交场的黎明,也为常洪霞点亮了事业的曙光。为了保证把车开得稳,她习惯每次接满一杯水从始发站启程,抵达终点站后,确保敞口杯滴水不漏,“这样乘客也能随时随地在车上安心喝水了”。

    2014年7月1日,36岁的常洪霞顺利登上“大1路”,开启长安街“巡礼”。她打破年龄和性别对于职业的限制,一路“开挂”,成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车组组长,打造全国“巾帼文明岗”,擦亮了首都人民口口相传的公交名片。

    槽点指数几乎为零的“女司机”

    “神气着呢!‘大1路’沿途有多少个红绿灯、有几个井盖她都知道,稳稳当当的!”在老山公交场,门卫大爷一听记者要来采访常洪霞,立马一改严肃做派,骄傲地笑出满脸褶子,竖起大拇指,赞美的话语滔滔不绝。

    在常洪霞身上,关于“女司机”的槽点指数几乎为零。

    遇到乘客“急眼”的时候,常洪霞也能轻松化解矛盾。5年乘务员的工作经历,让她更加懂得司乘配合的重要性,“后视镜里互相打个眼色,我们就明白应该怎么做”。有一次,公交车刚起步出站没多久,就有乘客对着驾驶室着急喊话要下车,乘务员则特意放慢了语气,仔细询问“您是要到哪儿下呀?”常洪霞当即判断乘客可能坐过站了,她秉持与乘务员相反的工作节奏,加快马力开往下一站,“乘客中途叫停公交车肯定是不对的,但我们也不能责怪他错过站从而激化矛盾,只能尽力安抚他的情绪,比如假装听不清,把控对话节奏,引导他慢慢说清楚,保障其他乘客的出行体验,而且在下个站台他也能换乘,问题就解决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每次跟新人分享业务技巧,常洪霞都不忘提及集团里“老司机”的功劳,业余时间,她遇到机会就会抓紧跟老师傅“取经”,“我们公交司机在岗期间通常不多言语、专心驾驶,但是下了车回到院子里,大家伙儿都会聚着聊聊行车途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包括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一起探讨的氛围特别好”。

    “大1路”沿途串联着同仁、协和等多所知名医院,考虑到很多乘客乘坐公交就医,常洪霞在驾车途中也会分外谨慎。“有乘客因为生病,稍微磕碰一下就浑身都疼,有次他特意跟我打招呼,说他经常坐1路去医院复诊,遇到我开车的时候总能舒舒服服坐到底。”

    乘客的表扬令常洪霞干劲十足,而男司机的另眼相看则让她更加重视自己女司机的头衔,“平常在工作中,同行的车主看见我一个女孩子开着这么大一公交车,他们会稍加礼让照顾我。在生活中,我去超市的地下车库停个车,旁边的男司机几番折腾都进不去车位,我三两下就搞定了,别人都看呆了,我挺自豪的!”

    早在11年前,常洪霞就凭借精湛的业务能力和驾驶技术,刷新了同行对女司机的认知。

    2010年,常洪霞参加北京市首届大客车专业技能比赛,从8000多名竞争对手中过关斩将,成为前十名中唯一的女性选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初在赛程过半的时候,常洪霞曾打过一阵退堂鼓,“赛前不知道有换轮胎的项目,一个轮胎100多斤,我当时才80来斤!”最终,来自老公交人的倔强支撑她完成了比赛,“我带着徒弟一起比呢,可不能丢人!”

    在变革中创新的改革开放同龄人

    “各位乘客,前方到站是天安门东站,要前往天安门广场游览的乘客请在下一站下车。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这样“导游式讲解”的报站方式,是“大1路”独有的特色。长安街上,十步一景,随着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搭乘公交车出行。

    “首都北京就是不一样,公交车都这么漂亮!”听着外来的朋友对北京公交的赞叹,常洪霞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她最爱的,就是这份车厢里浓浓的市井气、百姓味。为了更好地服务乘客,常洪霞还推广在车厢配备暖心箱,充电宝、医用口罩、纸巾、纸笔、透明胶带等20多种日常用品应有尽有,把细节做到极致,“一般人可能都想不到,随时带着透明胶带能干吗用呢?有次一位女乘客,鞋底突然掉了,绳子也捆不住,最后就是绑着胶带顺利回家的。”

    2017年10月22日,“大1路”全面启用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用“中国红”向党的十九大献礼。18米长的仿生海豚造型轻巧大方,车内配置也全面提质升级,“语音预警系统”成为“贴心小助理”,后视监控设备一扫大客车视觉盲区,一键倾斜踏板智能化助老助残……常洪霞带着记者从车头介绍到车尾,满眼都是藏不住的喜欢,“很多高科技配置是百万豪车才有的!”

    除了“官配”的高科技,常洪霞还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自主研发了不少“秘密武器”,用一个个小发明解决了一桩桩大问题。

    以前,北方漫长的冬季都是公交人的“极寒时期”。常洪霞每次早班都得徒手给水箱灌满4桶热水,下班后再将水箱放空。车队用上防冻液之后,原始操作对体格弱小的女司机依旧很不友好。2015年,工作室研发新型防冻液加注机,模拟自助加油设备,不仅操作轻便,而且解决了加注难、易浪费的难题,平均每年节省防冻液1万多升,节省开支8万余元。

    疫情期间,北京公交提高消杀频次,部分乘客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有一天,车上还有很多空位,一位老太太上来后哪儿都不扶,也不落座,双手就不停地消毒,我们看着都担心。”说到这里,常洪霞为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研发成果,“如果车厢内部可以安装这种类似洒水器一样的消杀装置,不仅我们省心省力,乘客也会更安心”。

    在工作室,常洪霞熟练地拧着扳手、旋着螺母,各式工具信手拈来。看着一张张创新大赛的奖状证书,她谦虚表示:“这些是我们全体同事一起总结经验、多次试验的结果,是大家的集体荣誉。我是改革开放同龄人,在行业变革中守正创新也是老公交人的使命!”

    择一事忠一生,老一辈公交人大多整个职业生涯都在驾驶室内度过,以常洪霞为代表的新时代接班人先后走进学校、社区做公益,走上公路维持交通秩序,走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甚至走进中南海、把总理请到公交集团来,走进人民大会堂、获得总书记授予“全国劳模”的荣誉奖章……

    行走的车轮衔接着流动的记忆,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公交人,忆苦思甜,也是常洪霞的必修课。

    十月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游人如织。公交车有终点站,但公交车司机的工作却没有尽头。日复一日的长安街“巡礼”,常洪霞见证了时代变迁日新月异,也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行驶在华夏第一街,这位女司机总是面若平湖、胸有惊雷,默默地在平凡之路上创造非凡业绩。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李豪:残奥首金得主的精彩人生
常洪霞:擦亮首都公交名片
他们为啥选择返乡创业
伊朗:新总统仍要面对旧挑战
谁在进口核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