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秋佳节话月饼

潘春华 《 人民周刊 》(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当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中秋佳节,夜幕下的月亮就显得比平时更加圆润明亮,人们都喜欢在这一天举家团聚,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祈祝家人生活美满、安康幸福。“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象征着团圆美满,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百姓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日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唐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他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馀》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直到今天,我国仍保留着这一传统习俗,每到中秋时节,人们会提着月饼探亲访友。

    中秋佳节吃月饼,还流传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相传,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中秋佳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品种逐渐增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清代以来,月饼制作越来越精细,吟诵月饼的诗词佳句更是不胜枚举。袁景澜《咏月饼》诗:“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皓月瑶池怨,碗中泛青光。玉食皆入口,此饼乃独绝。沾巾银丝透,举头相思愁。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寥寥数语不仅形象地描写出制作月饼的情形,还反映出当时便有中秋节互赠月饼的风俗。沈兆褆的《吉林纪事》诗:“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圞(luán)。”表现的是当时吉林地区中秋吃月饼、赠月饼的情景。

    时至今日,月饼品种更加繁多,制作更加精细,风味因地各异,深受我国南北各地人们的喜爱。但月饼含有较多油脂与蔗糖,请大家切忌吃多,尤其是老人、儿童或肠胃功能较弱者更要适量食用。

中秋佳节话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