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永远与人民共情

访人民日报社湖北疫情防控报道组副总指挥汪晓东

本刊记者 付冰冰 《 人民周刊 》(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战胜疫情首先需要坚定信心。新闻舆论工作承担着“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重要使命,抗击疫情的新闻报道需要融入更多暖色调。

    2月2日,大年初九,有着17年党龄的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副主任汪晓东登上前往武汉的高铁,与报社湖北疫情防控报道组的同事们一道,不畏艰险,逆行出征,共同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报道中。

    作为宣传领域的“逆行者”,他们同346支援鄂抗疫医疗队一道,直达湖北、直达武汉,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事实与数据说话,把笔触与镜头对准一线党员、白衣战士、社区干部、公安民警、抗疫志愿者、快递小哥……他们用笔和镜头记录下了每个你我身边的平凡人作出的不平凡事……他们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抗疫的决心与信心,更让亿万人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初心。

    “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

    “只有经历过这场战斗的人,才更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礼赞,‘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在抗击灾难中彰显的,永远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危急时刻闪耀的,永远是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汪晓东说。

    战胜这次疫情,中国人民在这次抗疫战斗中彰显了哪些力量?

    答案在前方报道组的众多难忘的回忆中。

    3月17日下午,汪晓东和同事采访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部分90后党员和青年。提起在武汉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医疗队员们说,虽然辛苦但收获了成长,也常常被感动。北医三院护士叶红菊在给一位70多岁的重症患者鼻饲时,老人看到她手套上沾了水,就艰难地抽了一张纸帮她擦掉,她的眼泪顿时涌了出来……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武汉的这段经历赋予了年轻一代特殊的意义,医护们对汪晓东和采访组说,只要是党和人民需要,将来无论去哪里,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冲上去!

    答案也在前方报道组的笔下。

    《270多名工人党员昼夜奋战——火神山工地有支党员突击队》《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座城,有爱有温暖》《重返岗位,继续作战》《冲锋,这里就是战场!——记抗疫一线的军队医护人员》《火线上的中流砥柱——记无私奉献英勇奋战的医务人员》《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院士,也是战士》《用生命谱写英雄的壮歌》等一系列报道中,面对一个个等待救治的生命,人们看到了党员突击队、临时党支部肩负使命、勇于担当的行动——从病魔手里抢时间,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与人民一起完成在外界看来难以完成的任务。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统筹全局、沉着应对下,中国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这背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信任党、跟随党,党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相互之间就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

    确诊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达到2.15万元,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这些费用除部分由医保报销外,其余均由国家财政补助。一位70岁的患者接受治疗近3个月,两度用上ECMO,治疗费用近140万元……不计成本救治每一位患者,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汪晓东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提前做了一场“闭卷考试”,在国内病毒传染人口不到0.006%时就勒住了“脱缰野马”,创造了人类与传染病斗争史上的奇迹,也为各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人民的记者人民至上,党报的记者初心不改

    “这些天来,我想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共情’。我专门写了一篇‘人民论坛’评论《永远与人民共情》。这场疫情就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对新闻工作者来说,这场大考,考出了政治素质,考出了业务水平,也考出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考出了传播力,考出了战斗力,也考出了与人民群众的共情力。”

    汪晓东对本刊记者说,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实际上都是双线作战,一方面要做大做强正面报道,同时也要做好解疑释惑和舆论引导,回应社会关注和舆论关切。

    “我们的整个报道要充分体现暖色调,要让人民群众通过我们的报道,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自2003年入党至今,汪晓东始终走在实现入党初心的路上。“全党于2019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觉得初心是一辈子的功课,跟牢记党员使命一样,是一辈子的事情,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永远在路上。”汪晓东对本刊记者说。

    汪晓东认为,作为党报工作者,既要做好党的政策宣传者、人民群众奋斗的记录者,也要通过宣传阐释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当好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过参与抗击疫情的报道,汪晓东以及他的同事,对于这句话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始终与人民群众共情,这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一辈子的坚守,对我来说,也是参加抗疫报道最重要的感悟。”

    在惊心动魄的抗疫战场上,记者的职责是什么?

    “就是3句话、9个字: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人民群众是要通过我们的报道,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了解各方面所做的工作和疫情防控的进程,了解抗疫一线工作者的感人故事。人民群众要从我们的报道中找到‘定盘星’和精神力量。总书记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定信心是第一位的,而主流媒体在这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记者这个职业是崇高的,也是负有重要使命的。经此一役,这份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深了。这也必将成为我们做好工作源源不尽的动力。”汪晓东说。

    4月25日下午,汪晓东和报道组同事完成在湖北的报道任务,从武汉回到北京。在北京西站,他看到,巨幅屏幕上打出了“欢迎赴武汉一线采访的记者回家”的标语。

    “欢迎同志们平安回家,祝贺同志们圆满凯旋!我代表中宣部部务会对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疫情最危急的关头,大家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部署号召,毫不犹豫、逆行出征,胸怀人民、勇挑重担,充分展现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担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委托中宣部副部长、国新办主任徐麟转达他对大家的欢迎和敬意。

    阔别北京84天,带着5本记录满满的工作笔记,汪晓东再一次走向践行初心的路。

永远与人民共情
揭秘北京核酸检测员:每天和病毒过招的日子
北海“养海”记
平价上网,风力发电回归市场
老年大学“一座难求”
本土化妆品逆袭关键在“研发”
美国疫情为何反弹如此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