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双周言论

《 人民周刊 》(

    读书的两难

    马建红

    每年4月23日这天,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大多会推送一些专家学者的荐书文章,出版社的公众号也会不遗余力推介本社出版的新书,令读书人爱书人目不暇接。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每天都是读书日;而对于不爱读书的人,在读书日里大多也不读书。但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和见识是有好处的。人世间的事,并非只有亲历亲见才能被我们感知,人类大多数经验都可从读书中习得。也正因此,我们的人生才会不止百年,而是能与亘古的祖先对话;我们的生活圈子也不再是自己脚力所及的范围,因为我们大可以追随作者的脚步,潇洒浪迹天涯。所以古人说“开卷有益”,诚不欺也。

    如此说来,似乎只要打开书看看,就会有收获,读书是件很容易的事了。其实不然,抛开理解力的问题,对于一些专业性强且晦涩深奥的书,有人可能开多少次卷都是无益的,而即便是读那些常识性的书,甚或是一些畅销书,也不那么简单。笔者总结读书之“难”,主要有两点。

    一是定计划、下决心容易,着手实行难。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某个失眠的夜晚躺在床上开始筹划人生,然后痛下决心,从明天开始,一天要读多少页书,还要不管好坏,写多少字的心得,积少成多,一定会有所成就……睁开眼后,第一个动作是摸过手机,而昨夜今晨的那些完美计划,也随着太阳升起而升腾到九霄云外了。

    第二个难点是开始时容易,坚持下来难。看看书橱里曾打开过多少本书,然后书签夹在某一页上就再没动过,就知道我们制造了多少阅读方面的“烂尾工程”。那些读书做事成功之人,其秘诀只在一点,就在于能坚持。

    从根本上说,读书没什么难的,只要我们定一个阅读计划,在喧嚣的世界里做一个安安静静的“读者”,坚持下去,就能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读书人。

    别忘了疫情冲击下的打零工群体

    任冠青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受到高度关注,各地都在积极做好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临时救助制度。其中,不能忽视的还有疫情冲击下的打零工群体。他们很多是进城务工、通过临时性工作贴补家用的低收入人员,工作机会受市场变化影响较大,抵抗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低。

    受疫情影响,餐饮、建筑、家政、维修等强接触性行业都遭到较大冲击,而这些正是打零工群体较集中的领域。由于他们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较为松散,很多人通过“日结”的方式获得劳动报酬。一旦在长时间缺少工作机会,他们的正常家庭运转就会遭遇困境,还可能产生致贫返贫的风险。

    对此,可以通过村(居)委会、社区网格员等基层工作人员的全面摸查,对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提供一段时间的现金补贴、基本生活物资等,完善临时救助机制。针对居无定所的外来务工者,也可以设置临时安置点予以帮扶,解决基本生活困难。

    从长远来看,仍有必要在法律层面明确零工经济的劳动关系性质,使其纳入社会保障和管理的范畴。零工经济,由于劳动者流动性较强、工作关系变动较多等特点,不仅使其难以正常受益于公共福利体系,也给相关监管工作带来困难。因此,有必要从法律上厘清劳动性质和主体责任,在制度上实现“应保尽保”。

    传统找工渠道不畅,并不意味着打零工群体就无用武之地。在市场环境的变化之下,不少企业都考虑采用灵活的用工模式,以更多元的雇佣结构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政府有关部门需组织搭建信息发布平台,让供需双方都能精准、及时、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并通过组织在线招聘会等方式拓展找工渠道。

    镉大米重现:“毒大米”为何屡禁不绝

    樊成

    镉大米又来了。4月24日,湖南省益阳市委宣传部表示,针对“云南昭通市镇雄县销毁一批来自湖南益阳的重金属超标大米”的报道,益阳市通过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决定对7家涉事企业予以立案调查。

    如果说,土壤污染造成的农产品污染,一时半会儿难以避免,是个客观因素的话,那么对镉大米的危害认知不足、整改预防不到位,就是主观原因了。

    早有报道证实,镉在人体积累可致骨痛、“痛痛病”等症,还可能损害泌尿系统。尽管早有“医学警告”,2013年广东发现镉大米时,仍有农业局官员表示,其“并不是毒大米,吃一两年没问题”。这种认知可能不是个案。而在2018年11月,媒体回访九江“镉大米”事件,发现“时隔一年,污染虽然有所好转,但村民依旧吃着镉含量超标的粮食”。

    这些,无不是对镉大米危害认识不足、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够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镉大米之所以被发现,是镇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一批不合格米线,进而追溯到镉超标的大米。那么,这些米线是如何流入市场的?如何被允许加工的?从湖南益阳到云南邵通,它们又是如何“闯关”的?

    显然,这次湖南益阳再次流出镉大米,除了追究企业责任,相应的监管责任也应追查到位。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不该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空间。只有刮骨疗毒,彻底整治排污企业、严肃追责,把好质量关、织牢监督网,才能给民众吃下定心丸。

    而且,监管部门应将执法重点关口前移到生产端,而不仅仅是在流通和销售端把控粮食安全。想来,只有不让镉大米种出来(无论是人食用,还是其他用途),才能根治这一顽疾。

    要复工复市,不要楼市“复虚火”

    孙飞

    疫情影响未散,深圳等地出现的楼市炒作现象引起关注。“房抵经营贷资金可能流入房地产市场”“想买千万元楼盘,先交百万元‘喝茶费’”“一边悲叹失业,一边热切讨论房价大涨”……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显示,深圳同比涨幅居于北上广深首位。作为年轻的创新之城,深圳楼市有一定市场支撑,但本轮火热行情背后若隐若现的种种怪象,需要监管部门关注和介入。

    警惕楼市虚火,要守住实体经济信贷“水源”,防止脱实向虚。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出《关于房抵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的紧急自查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开展自查,重点梳理借款人(含企业或个人)1月25日以来的新购房产,并以新购房产作抵押的贷款情况等。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也同日强调,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项目“贷款必须用于支持对象生产经营”。

    警惕楼市虚火,要刹住“作妖”炒作之风,予以严厉打击。不少业界专家认为,“喝茶费”、自媒体鼓吹楼市“火爆”等楼市炒作歪风,屡禁不绝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

    警惕楼市虚火,要真正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落实“房住不炒”。从供需角度分析,深圳每年新增约50万户籍人口,但可售商品房库存仅300万平方米以内,一定程度存在住房供应不足问题。

    去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与人才住房制度”。以深圳为代表的创新之城,更要坚定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加快研究、出台有建设性、有操作性、有预见性的举措,力争在“房住不炒”方面先行示范。

双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