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

紧跟党走,做党的好战士

谭元斌 《 人民周刊 》(

    1924年12月,张富清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一个贫农家庭。兵荒马乱的年月,他在家种过地,给地主当过长工,没有上过一天学。1945年下半年,家中唯一的壮劳力二哥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用自己将二哥换了出来。

    宜川战役中,国民党军整编第90师在瓦子街落入我军伏击圈被歼,作为该师杂役的张富清选择参加革命,成为王震所领导的英雄部队——359旅718团的一名“人民子弟兵”。

    1948年7月,壶梯山战斗打响。这是1948年9月我军转入战略决战前,西北野战军为牵制胡宗南部队而发起的澄合战役中的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张富清荣立师一等功,被授予师“战斗英雄”称号。

    1948年11月,永丰城战斗打响。此时,我军已转入战略决战,西北野战军配合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作战。在永丰城战斗中,张富清带着2个炸药包、1支步枪、1支冲锋枪和16个手榴弹,攀上寨墙,炸掉了敌人两个碉堡,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独自坚守阵地到天明,数次打退敌人反扑。他因此荣立军一等功,被授予军甲等“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西北野战军加授特等功。

    一次特等功、三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战斗英雄”称号,这就是张富清在战场上向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

    1953年3月至1954年12月,张富清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1955年1月退役转业时,张富清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赴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他带着爱人孙玉兰扎根来凤县,一口皮箱,锁住了他在战场上获得的全部荣誉。为了带头示范,他让爱人孙玉兰从自己分管的三胡区供销社下岗,让大儿子张建国到卯洞公社万亩林场当知青。

    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他不躲不绕,想方设法,克服解决。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进驻卯洞公社高洞管理区,群众反映出行难、吃水难后,他带着社员四处寻找水源,50多岁的年纪腰系长绳,下到天坑底部找水。他带着社员修路,与社员一起在绝壁上抡大锤打炮眼。任三胡区副区长、区长期间,他推动水电站建设,让土苗山村进入“电力时代”。

    1961年至1964年期间,张富清主导修建了三胡区老狮子桥水电站,供附近的两个生产队照明。这是三胡区历史上第一座水电站。

    1985年1月,张富清站完最后一班岗,从建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离休后,张富清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住老房子、穿老衣服、用老家具、过老生活。

    2012年,张富清因病左腿截肢。为了不影响子女“为党和人民工作”,88岁的他装上义肢顽强站了起来。

    60多年里,张富清将赫赫战功深埋心底,从不提起,他的老伴儿和儿女都不知情。2018年年底,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张富清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战功才得以发现。

看新中国光辉历程
同心共筑中国梦
“凤凰”展翅耀神州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记
《药品管理法》修订了什么
科左后旗:生态底线变身发展热线
致敬功勋
谁能获得国家最高荣誉
惊天事业,沉默人生
荣誉是一种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