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谁能获得国家最高荣誉

本刊记者 钱敏 《 人民周刊 》(

    2019年9月29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首次集中颁授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涌现出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功勋模范人物。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宣读了习近平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四号主席令。主席令指出,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隆重表彰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的决定,授予于敏等8人共和国勋章,授予劳尔·卡斯特罗·鲁斯等6人友谊勋章,授予叶培建等28人国家荣誉称号。

    “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模范们都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其中很多同志都是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典型,展现了一种伟大的无我境界。”

    这是我国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集中评选颁授。“颁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通过大力褒扬、宣传功勋模范人物的丰功伟绩,向全社会发出关心英雄、珍爱英雄、尊崇英雄的强烈信号,有利于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也将激励更多的国际友人参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集中颁授之前,友谊勋章还曾两次单独授予过两位重量级国际友人,一位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另一位是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2018年6月8日,友谊勋章首次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俄罗斯总统普京颁授友谊勋章。今年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又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为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举行友谊勋章颁授仪式。

    友谊勋章为国家最高荣誉,设立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旨在通过树立中外友谊典范,向世界传递友谊和平、公平正义等基本理念,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国家最高荣誉授予谁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一般每5年授予一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逢五、逢十”周年时进行,有需要时可以及时授予。

    根据《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共和国勋章授予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道德品质高尚、群众公认的杰出人士;友谊勋章授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人;国家荣誉称号授予在各领域各行业作出重大贡献、享有崇高声誉,道德品质高尚、群众公认的杰出人士。国家荣誉称号的名称一般冠以“人民”,如“人民科学家”“人民教育家”“人民艺术家”“人民英雄”等。

    2015年8月24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草案)》被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初次审议。会上,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委托,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草案说明。

    他解释,将国家勋章定名为“共和国勋章”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一词,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已深入人心;二是授予“共和国勋章”,有利于增强全中国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三是“共和国勋章”在内涵上具有较大包容性,能涵盖为国家建立卓越功勋的各类杰出人士。

    而在国家荣誉称号上冠以“人民”,李适时表示,主要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荣誉都来自人民,冠以“人民”的称号是最高褒奖。同时,体现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来自人民,是各领域、各行业的佼佼者,当之无愧的典范。

    早在今年1月初,中办就印发了《关于做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提名评选工作的通知》,对做好提名评选工作作出整体安排。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提名评选不仅以功绩为导向,坚持最高标准,还突出时代精神,全面统筹兼顾。一方面,全面评价提名人选一贯表现,以实际贡献作为重要评判标准,好中选优、宁缺毋滥;另一方面,充分考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鲜明主题,要求入选人物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均有代表性。

    “五章一簿”表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12月27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以157票赞成、2票弃权高票通过。从20世纪80年代有关方面着手研究制定本法到1993年第一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再到此次表决通过,历时长达30年。关于是否追授,是1993年草案最大的分歧。

    在2015年这次立法过程中,考虑到本法通过后,现实中存在有的人符合授予国家荣誉但又已经去世的情况,一律规定不予追授不符合实际情况,但如果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士一律追授,特别涉及已故老一辈革命家是否追授、追授人员范围等问题,必然又将引起较大分歧。故而,本法分两个层次进行了妥善处理。

    根据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家法室处长陈国刚撰写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诞生记》,对于本法实施前已故老一辈革命家和其他在国家建设中作出卓越贡献的已故人士,他们为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功勋,他们的不朽英名和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为子孙后代永远铭记。但从法律溯及力等因素考虑,可不再追授;对于本法施行后去世的人士,如果生前作出突出贡献符合本法规定授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条件的,应当对其进行追授。而这也是许多国家的做法。

    因此,《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规定,本法生效的2016年1月1日以后去世且符合条件的已故人员可以追授。在此次颁授名单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已于今年1月16日去世,三年间,28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有9人已经去世。斯人已去,但精神永存!

    2016年4月,党中央决定成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

    2017年7月,由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授予办法》《“七一勋章”授予办法》《“八一勋章”授予办法》《“友谊勋章”授予办法》经中共中央批准实施。中国确立了以“五章一簿”为主干的统一、规范、权威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

    作为国家最高荣誉,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享受的待遇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2018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规定(试行)》。根据规定,国家设立功勋簿记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及其功绩;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享有受邀参加国家庆典和其他重大节日集会等崇高礼遇;国家和社会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卓越功绩和先进事迹等。

看新中国光辉历程
同心共筑中国梦
“凤凰”展翅耀神州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记
《药品管理法》修订了什么
科左后旗:生态底线变身发展热线
致敬功勋
谁能获得国家最高荣誉
惊天事业,沉默人生
荣誉是一种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