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科左后旗:生态底线变身发展热线

本刊记者 文新 《 人民周刊 》(

    盛夏时节,走进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天朗气清、山清水秀,到处郁郁葱葱,一幅幅美景尽收眼底。在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努古斯台嘎查,3万多亩林草长势正盛。努古斯台嘎查党支部书记宝音说,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村民们种植了200多亩锦绣海棠果树、500多亩林间药材。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的沙地,横跨内蒙古、吉林和辽宁三省区,总面积达518万公顷。这里的土地沙化率一度高达80%,是全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生态环境异常脆弱的地区之一。

    科左后旗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部,是科尔沁沙地主要组成部分。1977年,全旗沙化土地面积113万公顷,大片牧场沙化、草甸地盐碱化,森林覆盖率仅5.1%,每公顷农田粮食产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牧业人均纯收入仅为83元,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低于全国和三北地区人均水平,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旗县(市)。

    科左后旗旗长何志伟说,近几年当地全力开展人工造林、封禁保护和退耕还林工作。农牧民把严重沙化的土地通过协议流转给国有林场和苗圃,集中进行苗木培育和造林绿化。

    规划先行绘蓝图

    强化治理重实效

    科左后旗把生态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落实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要求和实施生态建设保护工作的基础上,2014年,按照通辽市委对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规划,进一步修订完善该旗生态建设规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决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计划到2020年完成建设任务560万亩。建设过程中,该旗着力实施了重点区域绿化工程、金宝屯镇万亩榛子经济林基地建设等六项重点工程,高标准推进努古斯台、阿古拉、茂道吐三个项目区建设,现全旗集中治理区面积达200万亩以上。

    科左后旗秉承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根据立地条件、地类特点,采取近自然林、综合治沙、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飞播造林、自然修复等九种模式综合施策,分类治理。其中,全旗采取拟自然林、飞播造林、锁边造林等治沙造林方式完成人工造林60万亩;对适宜封育的地块,采取建设围栏、抚育复壮、人工促进更新和管护等措施封山育林40万亩;对退化沙化草牧场进行全面禁垦禁牧,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完成自然修复100万亩,促进天然更新,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科左后旗注重科学合理调配绿化树种和栽植密度,因地制宜增加五角枫、红刺榆、山杏等乡土树种比例,合理提高针叶树和灌木造林比例,今年栽植乡土树种420万株、樟子松550万株、柠条等灌木330万株。除此之外,科左后旗还坚持量水而行、以水定林,注重自然恢复,大力发展雨养林业,造林不再进行大水浇灌,最大限度利用地上水,推广节水技术、低密度造林。

    科左后旗在吉力吐沙带边缘建设了一条60公里锁边林带,通过前挡后拉、近自然林、低密度栽植、封造结合等方式,扩大治理规模;同时,加大对湿地、草场等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促进生态平衡。在沙化严重地区,科左后旗用稻草、秸秆做沙障,编织成网格,发挥其防风固沙、恢复生态的作用。今年,全旗新增织网1万亩,可固沙近5万亩。

    创新机制保成活

    建管并重护成果

    科左后旗注重机制创新,因地制宜探索林业生态建设与管护新模式,切实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科左后旗通过市场化运作、企业先期投入、专业队施工等方式造林,保活三年,根据成活株数兑现工程款,督促企业对造林项目进行管护、补植,确保造林质量,实现造一片成一片,项目区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

    通过整合项目资金、用好财政补贴资金、撬动社会资金、探索林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科左后旗引导各类资金注入生态建设,采取流转土地造林、补贴造林等方式,带动大户造林、企业造林、家庭造林、联营造林等非公有制林业快速发展,激发全社会参与热情。

    通过高密度栽植方式实施以造代育,科左后旗已培育各类树种苗木2100万株,年产苗木400万株,年节约造林成本2000万元以上。

    造林保活三年后,科左后旗坚持“树随地走”“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将林木移交给农牧民管理,为农牧民颁发林权证,调动农牧民参与林木管护的积极性。

    科左后旗2017年2月整合森林公安局、农牧局、水务局等9个相关执法部门102人,成立旗农村牧区综合执法局,在各苏木镇(场)设4至5人组成的综合执法大队,在嘎查村建立以护林员为主的巡查信息员队伍,构建起旗、镇、村三级综合执法体系,专兼职人员达1200多人,确保每个自然村1人以上,通过划片巡查、网格化管理、上下联动、联合执法,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类违法行为。为加大依法保护力度,经旗十六届一次人代会表决通过,今年4月1日起,科左后旗实行重点区域全年禁牧,推进科学养畜,防止牲畜对草牧场和林木的破坏,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融合发展促双赢

    脱贫致富见成效

    科左后旗坚持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鼓励农牧民主动参与生态建设与管护,释放生态红利,实现大地增绿、农牧民增收。引导农牧民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贫困户不仅通过发展大果榛子、锦绣海棠等林果产业和种植紫花苜蓿、沙打旺等优质牧草增收,还可享受到国家补贴,每年可多争取国家双退双还补贴680万元。全旗生态治理工程常年需要工人2000多人,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全旗聘用637名农牧民群众为护林员,其中贫困群众410人,每人每年工资1万元。

    科左后旗结合禁牧工作,推行舍饲养殖黄牛,动员农牧民群众提前做好饲草料储备工作,2018年建设以青贮为主的优质饲草料基地130万亩、灌草型饲草料基地50万亩,实施退耕还草工程10万亩,全年储备饲草料50亿公斤以上。

    科左后旗建设10万亩蒙中草药基地和40万亩麻黄草补植基地,并规划建设蒙中药材集散地,为蒙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原材料:着力建设30万亩果树经济林、200万亩林板一体化、3万亩种苗花卉等生态产业基地,特别是通过樟子松嫁接红松,栽植五角枫、榛子、山杏等方式,大力培育生态经济林,确保2020年实现全旗农牧民人均“一亩果”;引导农牧民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扩大林业产业发展空间。引进林果加工企业,打造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

    科左后旗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了城镇村屯周边防护林22万亩、生态廊道5.1万亩,打造伊和淖尔等湿地森林公园10处以上、湿地保护区107万亩,着力打造乡村美景、田园综合体,借助“乌旦塔拉国际枫叶节”“大青沟森林大会”“草甘沙漠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加快发展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娱乐休闲、运动养生于一体的旅游产业。

    科左后旗委书记刘士海说,在世界荒漠化加剧的情况下,科左后旗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同时,还实现了广大农牧民的脱贫增收,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今后,科左后旗还要始终保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战略定力,统筹推进四个文明,将生态保护寓于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高质量发展之中,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实现既增绿又增收,全力绘就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科左后旗画卷。

看新中国光辉历程
同心共筑中国梦
“凤凰”展翅耀神州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记
《药品管理法》修订了什么
科左后旗:生态底线变身发展热线
致敬功勋
谁能获得国家最高荣誉
惊天事业,沉默人生
荣誉是一种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