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上海,一面飞扬的旗帜

本刊记者 钱敏 《 人民周刊 》(

    70年来,GDP从30多亿跃升到32700多亿,人均GDP从80美元到超过2万美元,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以不到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近1/10的税收总收入,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这个城市,就是上海!

    上海,像一面迎风飞扬的旗帜,矗立在祖国东方。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上海还收获着诸多利好。今年以来,科创板落户上海,《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总体方案对外发布。再过月余,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召开……一桩桩好事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璀璨的东方明珠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海成绩及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超大城市发展新路,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发展成就的生动缩影。”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市长应勇介绍了上海取得的成绩以及背后的经验。

    70年来,在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的同时,上海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全面提升,高水平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经济结构方面,上海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目前的70%左右。

    城市功能方面,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位列第五,口岸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以占全球3.4%的份额居世界城市首位。去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4%,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开放格局方面,上海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87家、外资研发中心448家,是我国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累计实到外资2400多亿美元,“走出去”网络遍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

    生活水平方面,上海去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万元,人均期望寿命从改革开放之初的73.35岁提高到83.63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则从7.4平方米提高到36.7平方米以上。

    “70年来,上海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我们服从服务国家战略、贯彻落实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也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应勇表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作为上海的城市精神,开放、创新、包容作为上海的鲜明品格,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肌体和血液。

    “当前,上海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载着中央的厚望、人民的期待,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应勇表示,“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以“四个放在”为基点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必须把总书记要求的‘四个放在’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点。”应勇称。

    “四个放在”的提法源于12年前。

    2007年5月24日,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上海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提出“四个放在”:上海未来的发展必须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

    去年11月,习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形成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随后印发的《规划纲要》明确了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

    6月27日,《上海市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印发,围绕“七个重点领域”和“三大重点区域”,共提出65条具体举措。

    “上海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应勇表示,“上海要更好地服从服务于这一国家战略,找准定位,发挥作用,在这当中,要紧紧地扣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一体化’,一个是‘高质量’。”作为长三角“三省一市”重要一极,上海正加速布局,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实施好“三大任务一大平台”

    “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必须实施好中央交给上海的‘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应勇表示。这其中,除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与“四个放在”有所重叠外,另两大任务和一大平台分别是:上海增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持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是习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交给上海的三项重大任务之一。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5年多来,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积累了宝贵经验。“建设新片区的实质不是简单的自贸试验区空间的扩大,也不是简单的自贸试验区政策的平移,而是要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以更大的力度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应勇说。

    8月6日,国新办举行介绍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总体方案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称,“总体方案确定临港新片区先行启动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

    在上海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同样是习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提出的,到今年6月13日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宣布开板,仅220天。决策层次之高、落实速度之快,足见其特殊重要性。

    “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应勇表示,“我们要发挥好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完备、金融机构和金融要素集聚、金融司法环境良好以及金融人才和科技实力优势,着力培育更多优质科创企业,培育更好的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科创企业的投融资平台。”

    举办进博会是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推动的,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一轮更高层次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总书记强调,进博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

    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进博会将召开。7月26日,国新办举行第二届进博会倒计时100天新闻发布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王炳南介绍,着眼“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创新更强、层次更高、成效更好”,本次展览面积已经两次扩容,由首届的27万平方米增至30多万平方米,且仍然“一位难求”。参展国别已超过150个,企业超过3000家,均超过首届。

教师队伍建设站在新起点
让民族团结之花更加绚烂
上海,一面飞扬的旗帜
智博会展现人类文明新高度
城市停车难,怎么破
给苗山学子插上飞得更高的翅膀
看艾草成为脱贫“金草”
开放新版图
美国觊觎格陵兰岛
印度经济的后劲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