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湖湘君子文化与家国情怀

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会会长 李利君 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魏忠胜 《 人民周刊 》(

    君子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涉及哲学、政治和伦理思想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上下几千年的文化史上不断地发展演绎,形成了具有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的君子文化。湖湘君子文化是扎根湖湘大地,具有湖湘特色,代表湖湘文化精髓的一种兼容并蓄、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文化。湖湘君子文化自古以来就与家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高尚的家国情怀。湖湘君子文化与家国情怀二者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格局,对后世影响深远。

    湖湘君子文化的家国传统

    以屈原为代表的忧国忧民、经邦济世的家国情怀。屈原有着强烈的经世追求和卓越的治世才华,是一位在纷乱复杂的战国时期有切实治世能力的重臣。屈原在国运衰微时为救国图存而推行“美政”,对内选贤举能、修法度,对外联齐抗秦,心怀家国、情系人民却惨遭排挤,遭受谗言,最终被流放于沅湘流域。及至行吟泽畔写下了《离骚》等不朽篇章,唱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对家国人民的悲悯情怀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原道精神,以及“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不因个人得失而矢志报国的大无畏精神。他国破家亡后宁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壮举令人传唱至今。可以说屈原的一生都在为实现“美政”理想和救国救民的事业而操劳、呼号。他的作品中满怀对民族、对人民的热爱,饱含追求国家富强、坚持高洁品行和不怕千难万险的忠贞情怀。他是湖湘君子家国情怀的先行者。

    以王船山为代表的忠贞不渝、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王船山生活于明末清初的特殊历史时期,当时民族矛盾尤为激烈。他一生关心社稷命运、关怀人民疾苦甚于自我安危,坚持民族大义,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深挚的民族情怀。明亡后继续艰苦奋斗、积极反清。失败后隐居山间著书立说,希望从儒学经典、历史巨著中寻找经世之术,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提出了一系列学说。如在知行关系上反对前人关于“知的统领地位”,主张“知行相资以为用”,更强调行是知行矛盾关系的主导方面“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在生死观上,视生死为自然过程,在生死抉择上,要选择“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最高价值标准;很早就提出“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的哲学思想,认为变化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思想对湖湘后世君子产生了深远影响,更影响到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他是湖湘君子家国情怀的求实者。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家国情怀。在帝国主义、封建官僚主义的压制剥削下,一时间全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这一时期的湖湘君子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下展开了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革命斗争。他们有思想、有才情、有抱负、有个性,更有“湖南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既是湖湘君子文化的表现,更是融入每一位湖湘儿女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和家国情怀。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与国家为己任,并大声向人们呐喊:“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他的这种敢于担当的爱国精神,促使他变得更加坚决,并将其贯彻于革命生涯的始终,他怀揣伟大的抱负,带领全家一起参与革命斗争,从韶山走向湖南,从湖南走向全国,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在革命进程中其弟毛泽民、毛泽覃,其妻杨开慧,其子毛岸英、毛岸龙等十余位亲人先后牺牲。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提出了“二为方针”即“文艺为群众”“如何为群众”。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烈士追悼会上发表讲演,精辟概括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鲜明地表达出新时代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出毛泽东同志深厚博大的家国情怀和舍小家为人民躬身自行的伟大精神,是中华君子家国情怀践行者的崇高典范,也集中彰显了湖湘君子文化的精髓所在。

    当代湖湘君子文化对家国情怀的弘扬与发展

    坚持心忧天下、以人为本的湖湘君子文化精神是家国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

    传统君子文化中较早就有“民为贵,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人本主义思想,湖湘君子文化取其精华,富含“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品格特质,以至毛泽东同志提出“为人民服务”并将其付诸行动,将家国情怀定位于为人民服务的党和国家根本宗旨,发展升华了君子文化家国情怀的内核与基础。家国共同体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社会联系将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化。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以人为本就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都要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重视人的价值和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至此,个人就会反过来对其家庭、国家产生认同、维护,表现为情感和理智上热爱共同体,自觉承担共同体责任,而人民是人的集合,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是“天下”的主人。所以说,弘扬湖湘君子文化心忧天下、以民为本的精神是家国命运共同体意识确立的根本目标和基础。

    发扬经世致用的湖湘君子文化精神是家国同构的贯通途径

    经世致用即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经邦济世,这是儒家所倡导的主张,但在湖湘君子文化中表现得更加鲜明。湘学是湖湘君子文化的核心与精髓,由胡安国创建的湖湘学派研究义理,强调在建立内圣的基础和前提下注重外在事功,以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种经世致用的思想要求君子以积极出世的情怀、求真务实的态度关注社会现实,直面社会矛盾并解决社会问题。通过构建以“家”为核心的生产制度,形成以“家”为本位的社会制度,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在家的关系中。通过血缘和家庭伦理维系的家庭、家族关系,进而延伸到国家层面。这种家国同构的方式强化了成员间的集体归属感,催生了国家认同感,并易于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互帮互助,实现共同富裕。

    继承敢为人先的湖湘君子文化精神是国家建设发展的进取之道

    湖湘君子文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湖湘文化发展的历史产物,其中蕴含着湖湘儿女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湖湘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湖湘文化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中国发展的新道路。对于国家而言,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是促进社会进步、增强综合国力的制胜法宝。在新的时期,中国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任务、新目标和新挑战,将改革事业进行到底是唯一的也是正确的选择。面对各种问题,唯有坚持敢为人先、开拓创新魄力与毅力方能推动国家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弘扬担当奉献坚韧不拔的湖湘君子文化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力量

    湖湘文化的担当精神与湘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密切相关。湘人自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养成了坚韧果敢、勇挑重担、自强不息的湖湘性格。正因为坚韧不拔,才有了湘人“虽九死其犹未悔”、认准的目标“一意干将去”的“霸蛮精神”与“担当品格”。湘人为了挽救民族国家于危亡,洒热血、抛头颅更是司空见惯。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例,湖南仅记录在册的烈士就有近二十万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湖南人敢于赴汤蹈火,临深渊、履薄冰亦不退却,哪怕需要以鲜血乃至生命为代价。这种敢于担当奉献、坚韧不拔的意志精神正是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奋斗品格。

    总之,湖湘君子文化深谙家国情怀内核,她以心忧天下、以民为本、经世致用、敢为人先和担当奋斗、坚韧不拔的湖湘君子文化精神为具体表征。当今时代的湖湘君子文化强调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天下为公、社会担当、创新奋斗等,是对传统君子文化的超越。君子文化的家国情怀内核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助推中国梦实现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湖湘君子文化是君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湖湘君子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内核是君子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

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
湖湘君子文化与家国情怀
让历史映照初心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与政策取向
如何让更多人“看懂”“听懂”戏曲
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丰富艺术创作实践 推动艺术理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