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

斯国新 《 人民周刊 》(

    对于长征,历史有诸多评说。但是,长征之中表现出来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为世界所公认。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对长征作出了肯定。

    1935年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就曾经说过:“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时说:“在1935年,我们历史上著名的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形成了一个成形的领导,以前的领导都是很不稳定的,而且也很不成熟。”

    1996年10月22日,江泽民在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上指出:“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长征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

    胡锦涛同志在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固原将台堡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指出:“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

    我个人以为,长征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一种民族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一种革命精神。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 对党忠诚、理想坚定

    长征中表现出来的红军将士对党忠诚、理想坚定的精神,给人的影响至深。在长征途中,红军将士既要同围追堵截的几十万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又要与党内的错误思想展开斗争,还要克服无数道大川高山天然屏障的阻隔困厄,特别是爬雪山过草地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那种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广大红军将士靠的就是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党能够领导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这是战胜敌人、克服险阻、度过艰难的原动力,是派生长征精神其他要义的初始源泉,因而也可以说是整个长征精神的精神之源。

    长征为什么能取得胜利?这跟人有关。中国共产党聚集了中华民族相当多的优秀子孙。

    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都参加了长征。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唯有陈毅因伤留在苏区,没有参加长征,其他人均参加了长征。十员大将中,唯有粟裕、许光达两人没有参加长征,其余八人均参加了长征。1932年,许光达到苏联疗伤,后在苏联留学,一直到抗战爆发才回国。粟裕是长征前被派出率领“抗日先遣队”,与方志敏汇合,因而错过了长征。

    当时这些领导人都很年轻。朱德最年长,也才48岁,然后毛泽东41岁,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36岁,张闻天34岁,任弼时30岁,王稼祥、林彪28岁,博古才27岁。还有,刘伯承42岁,贺龙38岁,李德34岁,徐向前33岁,陈云29岁,邓发、凯丰28岁。其余部分红军将领长征时的职位及年龄分别是:军委纵队司令员叶剑英37岁,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35岁,政治部主任罗荣桓32岁,保卫局局长罗瑞卿28岁,第1师政治部主任谭政27岁,红三军团政委杨尚昆27岁,第4师政委黄克诚32岁,红八军团参谋长张云逸42岁,副总指挥萧克26岁,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29岁,政委陈昌浩28岁,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25岁,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徐海东34岁。这些将帅当时都很年轻,但都有坚定的革命理想。

    2. 不怕困难,勇于牺牲

    在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天上有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地上有国民党部队的围追堵截,还有党内的斗争。各路红军都遭受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进行过生死决战,尽管有巨大牺牲,但最后都摆脱了敌人的围堵。在那种特殊环境下,红军将士早将生死置之度外。许多老红军后来回忆说:我们参加红军,最初是为了找条活路,以后受教育才懂得革命道理。我们现在吃苦,是为了子孙后代不再吃苦。我们牺牲了,是为了解放天下穷苦人,这种牺牲值得。红军指战员有了这种精神状态,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当然能无往而不胜。

    3. 实事求是,机动灵活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实际核心领导地位,之后红军长征才有了一套正确的思想路线、军事路线和战略战术。遵义会议之后,红军战略战术机动灵活,军事斗争变被动为主动,指战员的战斗力能得到充分发挥,仗打得虎虎有生气,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使红军摆脱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前堵后追。

    4. 顾全大局,团结友爱

    大家都知道,长征是四支军队先后一起长征。这几支军队互相接应、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在整个长征途中的始发阶段和最后会师阶段表现得非常突出。没有这一点,就不可能取得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在整个长征途中,特别是在遇到艰难险阻、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这种团结互助、为了援救同志宁可牺牲自己的崇高品德,表现得十分突出。贺子珍就是为了救战士,被飞机炸伤。头部、胸部、臂膀受伤17处,许多弹片取不出来,留下后遗症。后来疼痛难忍,到苏联疗伤,也没有全部康复。这充分表现出红军指战员无私无我的阶级友爱。

    5. 依靠群众,患难与共

    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够不断战胜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依靠群众。红军在离开中央苏区踏上漫漫的长征旅途时,苏区人民给予红军巨大的支援。红军经过雪山草地,很好地执行了民族政策和军队纪律,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从而得以征服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

    (2016年10月14日在萧山党校“红色讲坛·周末党课”上的讲演,根据录音整理。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

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
《赵氏孤儿》与“跨文化戏剧”
周恩来与绍兴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唐人祥的茶与器
无字经书
南极的静默
熟人生处
老爸的火炉
呼应时代诉求,变中求稳共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