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幼教新政

本刊记者 文新 《 人民周刊 》(

    处在“风口”上的中国学前教育市场11月受到沉重一击,因此2018年注定成为中国幼教事业的一个拐点。

    继8月份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后,11月15日晚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原则、目标和具体举措。针对“入园难”“入园贵”等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开出“药方”,释放了诸多红利。《意见》提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意见》发布后,涉及幼教业务的红黄蓝、枫叶教育、天立教育、21世纪教育、威创股份等股价大跌。美股红黄蓝当日一度大跌50%以上,港股枫叶教育、天立教育等次日下跌10%以上,A股威创股份等也在11月16日大幅下跌。

    学前教育的顶层设计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专门印发关于学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在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在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意见》是党中央对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进一步确立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和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了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这其实给所有幼教行业的发展定下基调和方向——学前教育公益普惠。

    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资源不足,是目前学前教育面临的客观问题。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针对民办园收费高、公立园“学位难求”的问题,意见提出,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坚决扭转高收费民办园占比偏高的局面。

    为了让绝大多数的幼儿能够享受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政府提出了一个双线提高的思路:一方面要提高公办园的比例,另一方面要提高普惠性民办园的比例,两条腿走路,尤其要把公办园的比例提高,强调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园,逐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达到50%。同时,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从全国来讲,公办园大概占50%,普惠性民办园大体占30%,实现80%的目标;营利性民办园有20%的空间,满足一些特殊家庭的选择性需要,可以上高收费的民办园。这种高收费,相比于过去过度逐利的行为也应得到了较大遏制,大体是这样一个结构。”吕玉刚司长作出了相应分析:“我们通过调整,既提高了普惠水平,也鼓励支持了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也给营利性民办园留出空间。不是不发展民办园或是遏制其发展,是希望公办民办并举,各类幼儿园都得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不同学前教育的愿望要求。”

    意见鼓励单位举办公办园。要求充分利用腾退搬迁的空置厂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等资源,以租赁、租借、划转等形式办公办园。鼓励支持街道、村集体、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公办园,在为本单位职工子女入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同时政府将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更多举办普惠性幼儿园。

    《意见》中第五条和第九条,对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第九条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更多的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可以看到,政府对于社会资金举办民办幼儿园,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的政策没有改变。而是希望抑制非理性、快速扩张的冲动,能够有利于更多的有教育情怀、有教育理想的人,来投资学前教育。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地举办学前教育,办优质的学前教育。

    意见提出,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坚决抑制过高收费。根据办园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并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民办园收费项目和标准根据办园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向社会公示,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地方政府依法加强对民办园收费的价格监管,坚决抑制过高收费。

    针对备受关注的幼儿园师资问题,意见要求,严格依标配备教职工,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代课教师。在教师待遇方面,确保同工同酬,各地要认真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统筹工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民办园要参照当地公办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相应教师的工资收入。各类幼儿园依法依规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针对“幼儿园要教什么”这一问题,意见提出,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幼儿游戏活动的独特价值,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尊重个体差异,鼓励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意见还要求,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

    意见明确,伤害儿童、违规收费的责任人或终身不得办学和执教。将加强办园行为督导,实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幼儿园提供虚假或误导家长信息的,纳入诚信记录。对存在伤害儿童、违规收费等行为的幼儿园,及时进行整改、追究责任;造成恶劣影响的,依法吊销办园许可证,有关责任人终身不得办学和执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除此之外,教育部明确,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存在一些亟待治理规范的突出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小区配套园治理、无证园治理、过度逐利行为治理以及幼儿园“小学化”治理等专项治理工作。

    吕玉刚司长还透露,《学前教育法》已经列入了全国人大的立法进程。现在教育部正在组织力量研究起草这个法的文本,建立督导问责机制等方面的重要举措。

    疯狂拓荒的资本

    幼儿园几乎伴随着每个孩子的童年。上世纪90年代以前,幼儿园几乎全部为公办。但随着开放改革深入,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后勤部门也开始社会化改革,单位幼儿园被剥离出来又纷纷关闭,“入托难”成为引起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

    1997年,国务院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2002年至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之后又连续修订三次。国务院发布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民办幼儿园分类登记实施细则》《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标志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为中国民办幼儿园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春天。全国各地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呈现雨后春笋之势。特别是从2004年起,我国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就超过了公办幼儿园的数量。

    数据显示,自2011年至2016年,中国民办幼儿园的学生入读总人数从169万人增至244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7.5%。中国民办幼儿教育近两年来发展迅速,自2012年起,民办幼儿园的学生入读人数已超过公立幼儿园的学生入读人数。

    中国民办幼儿教育行业的总收入从2011年的423亿元大幅增至2016年的11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3%。初步统计2017年中国民办幼儿教育行业入读学生人数达到256万人,预计2020年中国民办幼儿教育行业入读学生人数将发展至近300万人。

    巨大的市场,资源的稀缺,即将到来的“二孩”潮,以及父母“望子成龙”的厚望,让资本和创业者闻风而动。

    1998年,初为人母的史燕来创办了亲子教室,取名为“红黄蓝”。红色象征妈妈,寓意激情;黄色象征孩子,寓意梦想和未来;蓝色象征爸爸,寓意智慧、信念和包容。红黄蓝的三色情怀,抓住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生人和80后的父母们,也赶上了中国幼教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没有比把孩子交到这里,更令人放心的地方了”“跳舞、英语、武术,我的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与这些理由相比,多付出一点费用当然也不在话下。何况在许多时候,公立幼儿园资源不足,家长们根本没有选择。

    在这十年内,金宝贝、金色摇篮……市场上早教品牌越来越多,民办幼儿园的数量从占比13%提升到了占比60%,资本力量步步深入。2008年,资本寒冬没有打击到红黄蓝,在金融市场落入低谷前,红黄蓝完成A轮融资,从Hagerty公司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投资。2011年,它又完成B轮融资,纪源资本、银瑞达亚洲、和通集团等投入了2000万美元。

    资本进场,不仅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有严苛、残酷的对赌协议。威创股份从2015年起共收购了4家幼教公司,每家都签有对赌协议即业绩承诺,承诺期为三年。营收利润、开设园所的数量成了硬指标。在江苏通梦的财务报表后面,是与秀强股份关于未来三年实现7200万利润、园所从2017年至2019年必须达到60家、100家和150家的资本对赌。江苏童梦在2016年被并购前仅有18家幼儿园。

    幼教行业的加速扩张带来诸多问题。由于管理不善、人才紧缺,幼儿教育鱼龙混杂。近年来,虐童、性侵、猥亵等传闻不断。

    2017年11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家长候在幼儿园门口,想讨要一个说法、一个真相。孩子身上细小的针眼、成分不明的白色药品引起了恐慌。

    再早7个月,网传视频中红黄蓝幼儿园的老师对孩子推搡踢打;再早两年,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红黄蓝幼儿园红三班的两位教师,用针状物(缝纫针)等尖锐工具将多名幼儿头部、面部、四肢、臀部、背部扎伤。

    此外,上海、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地也相继爆出虐童事件。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主任郑新俭介绍,自2016年1月到2017年11月,全国检察机关已经批准逮捕幼儿园工作人员侵害儿童案件69人,提起公诉77人。这是民办幼儿园兴旺20载后,遭遇最大的一次信任危机。幼儿园频现“虐童”事件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如何杜绝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整个学前教育行业发生了什么?

    如何保证幼儿教育的纯真原色?

    人们在不断追问和反思。

    “虐童”事件仅仅是学前教育“乱象”一个缩影。公办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日益扩大民众需求,无法进入公办园的家庭只能选择民办幼儿园,甚至“黑幼儿园”。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幼儿园,早已远离教育公益性、育人性的目标,如何能保证学前教育质量?如今甚至连儿童安全也难以保证。

    学前教育整体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且失衡,使得目前“学前教育”奇货可居,逐渐被推向市场,而用“市场化”幼儿园来应对民众公共教育服务刚需,必然弊端丛生,儿童则成了市场供需矛盾中的最大的“牺牲品”。幼托市场不能“野蛮生长”。必须尊重教育的本质,除积弊、补短板,才能给孩子们一片快乐成长的天空。

    民办园将何去何从

    除了提出上市禁令,《意见》还重申了幼儿园的“二八比”——普惠园应该占到八成。各地区要完成这一指标的情况下,一些民办幼儿园不得不接受普惠化改造。

    根据《意见》,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要达到80%的要求,同时提出要大力发展公办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达到50%。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其中14.64万所为民办幼儿园,占比65.44%,显然,在学前教育阶段,民办教育投入了大量资源。全国民办幼儿园占比已经约七成,相当大的一部分民办幼儿园面临性质转换。

    要完成这一任务,民办幼儿园要经历一番阵痛。

    政策更多摧毁的是资本的梦想。公办园只要不占用政府补贴以及社会资源,也不以上市套现为目,一般不影响其收入和正常的管理费收入。再加上教育行业有着现金流好及刚需属性,对于50%的民办园和20%的盈利园来说,依然会吸引一些机构或者个人投资者的加入。如果从长期来看,像红黄蓝、威创还是有非常大的潜力,不过按照原有的发展路径肯定是行不通了,他们要做也是转型。

    虽然《意见》对幼教领域影响巨大,但并不表示《意见》的背后没有新的发展机遇。

    《意见》中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在《意见》中有大量篇幅强调要“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由此可见为了建设更多普惠园,师资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

    据统计,2016年我国幼儿园教职工为381.8万人,师生比约为1:12,按照标准,全日制幼儿园的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需达1:5至1:7。但若要达到1:7,需新增幼教职工248.8万人。

    另据报道,全国幼儿教师学历主要集中在专科水平,占总数的56.37%;有22.4%的教师只有高中及以下文凭。公立幼儿园教师早已不够用,私立幼儿园也难以招到合格人才。幼儿教师的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教育支出在每个家庭的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对于中产阶级家庭而言更是如此。《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教育观念白皮书(2017)》显示,在过去一年里,78.9%中产阶级家庭在子女课外教育上的年消费在10000元以上;超过半数的家庭在课外教育上的年消费在20000元以上,占比52.3% ;26.6%的家庭在课外教育上的年消费在30000元以上。

    艾瑞咨询和腾讯数据实验室联合发布的《走向理性——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白皮书(2017)》显示,英语是家长用户普遍认为紧迫性最高、培训机构必要性也最高的课外辅导品类,其次为兴趣素质,再次为数学。同时学前家长报得最多的品类是兴趣素质(64.0%),儿童启蒙知识(52.5%)和英语(46.5%),平均每个孩子参加过两种。可以看到,由于幼儿园教学标准统一,很难满足家长多样化的需求,一些2—6岁的培训机构会成为幼儿园很好的补充。此外,幼教因其优质资源供给依旧不足,未来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和三方服务的机会。

幼教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