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乡谚俚语传家风

梁永刚 《 人民周刊 》(

    年逾古稀的母亲出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姊妹5人中排行老大。由于家境贫寒,聪颖好学的母亲只念了5年书便辍学在家,用稚嫩的双肩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识字不多,但由于自幼受爱好舞文弄墨的外祖父的熏陶,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不少乡谚俚语,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让人想象不出来她是一位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农家妇女。

    母亲爱说爱笑,与人说话的时候总是有奇妙的俗语相伴而出,尤其是母亲在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句乡谚俚语,更是用通俗易懂甚至土得掉渣的语言阐明了深刻的道理和做人的准则,犹如一股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明白了如何工作,如何生活,如何做一个正直、善良、廉洁、有责任感的人,让我受益终生。

    童年记忆中,

    母亲的俚语教会我诚实

    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全家7口人的生活全靠当教师的父亲每月几十元微薄的工资艰难度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虽然经济拮据,缺吃少穿,但吃苦耐劳的母亲却是“人穷志不短”,不仅对我们兄妹几个人品方面的要求极其严格,更是把全家人在街坊邻居中的好口碑看得比天都大。

    从小到大,母亲常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行情在路上哩”。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经不住诱惑,我和几个小伙伴偷了村东头四爷家的梨,这事不知怎么让母亲知道了,她除了狠狠地揍了我一顿外,还严厉批评了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小水不防,大雨围房”“偷个鸡蛋吃不饱,赖名一直落到老”。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家里养了20多只鸡,这些鸡白天在门前的野地里到处觅食,只有到了晚上才进入院子里的鸡窝。母亲交给我一项任务,就是每天晚上到鸡窝里数一数鸡,看它们是不是都回来了。一天晚上,我一连数了好几遍,惊喜地发现,我家鸡窝里的鸡居然多了一只。我兴奋地跑过去告诉母亲,央求她改天把这只跑到我家的鸡给杀了,让我解解馋。毕竟那时候一年到头也难得吃上几次肉,一只鸡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诱惑。母亲听完我的央求,脸马上沉了下来,用不容商量的口气说:“那可不中,你去后面几个婶子家问问,看谁家的鸡少了一只。”我站在原地没挪一步,嘴里嘟囔道:“又不是咱偷来的鸡,是它自己跑到咱家来的。”母亲一听更恼火了,厉声说道:“麻雀过去还有影呢。没有不透风的墙,纸里也包不住火炭儿。再说了,白天不做亏心事,夜里不怕鬼敲门。咱要是把人家的鸡吃了,顶多饱一顿,可是咱一辈子心里都不安生!”我自知理亏,不再争辩,乖乖地出去问了一圈,把那只迷路走失的鸡送回了三婶家。

    工作生活中,

    母亲的俚语让我清白做人、勤勉做事

    我大学毕业工作后,曾经有段时间,几个经商做生意的老同学隔三岔五总要喊我出去喝个闲酒。对此,母亲很是担忧。她一方面絮絮叨叨地向我历数身边因过量饮酒导致的桩桩悲剧,希望我引以为戒,另一方面又不厌其烦地开导我说“朋友千千万,知己有几人”“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下假神”“人怕瞎胡混,地怕不上粪”。末了,母亲还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久在河边站,不会不湿鞋’,常赶集总要碰见卖大蒸馍哩,那些生意人都精着哩,一分钱掉地下沾四两土,人家掏钱喊你下馆子吃饭,哪能白吃白喝,说不定哪天你就掉到了人家的兜里。”老实巴交的母亲说不出交友要慎重之类文绉绉的话语,但是却用质朴的语言一再告诫我不能交那些不三不四的酒肉朋友,否则就会掉入陷阱不能自拔。

    在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时,有一次因为我一时疏忽大意导致起草的文稿中出现了失误,挨了领导的一通批评,回到家里半是自责半是委屈。母亲劝我“长到老,学到老,学一辈子也不巧”“开弓没有回头箭,世上没有后悔药”“一针不补,十针难缝”,说“自己脸上有灰自己看不见”,领导批评是“鞭打快牛”,让你长记性早成才哩。

    后来,在组织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走上了科级领导干部的岗位,随着职务的晋升,母亲对我的唠叨却一点儿没少,她常常告诫我“上梁不正下梁歪,己不正不能正人”“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干部不领,水牛掉井”“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人为私,二人为公,三人为众”“贪念肮脏要去掉,得寸进尺祸难消”“要问清廉值多少?一车金子买不了”……让我一定要严于律己,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母亲乡谚中的生活智慧

    “端人碗,受人管”“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身子正,不怕影子斜”“害人如害己,害不住人家害自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多年来,母亲的这些乡谚俚语时常在我耳边响起,提醒着我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任何时候都要踏实做事,老实做人,不能心存侥幸,投机取巧。

    母亲经常教育我:人这一辈子,有福别嫌瘦,平安就是福。做事要对得起良心,图个心安。这些通俗的俚语不仅是母亲恪守一生的为人之道,也是母亲传给我的廉洁家风。从小到大,受母亲的影响和熏陶,“凡事图个心安”的谆谆教导也潜移默化地植入了我的心田,成了我始终遵循的为人处世准则。

    母亲一生勤俭节约,省吃俭用,对三个子女更是严格要求,教育我们要艰苦朴素,绝不允许铺张浪费。她老人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要吃还是家常饭,要穿还是粗布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亏是福”,告诫我不管生活条件再好也不要忘了节俭这个传家宝。

    母亲有一副好心肠,尽管我们生活很清苦,但偶尔改善一下生活,她总是一分几份给左邻右舍送去,她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人家吃了是传名,自己吃了是填坑”。平时村里谁家有红白大事,母亲总是放下手中的农活前去帮忙,并常对我说“住在一方,靠在一邦”“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母亲一辈子与世无争,淡泊名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生活。说句心里话,没念过几年书的母亲对乡谚俚语的信手拈来真是让我钦佩不已,也受益匪浅。多年来,尽管我的工作岗位不断变动,但我时刻牢记母亲乡谚俚语里的那些谆谆教导,经受住了一个又一个考验。母亲那口头禅般的乡谚俚语,传承了清白做人勤勉做事的家风,已经成为滋养我成长的一种养料,成为她赐予儿女的一笔财富,成为我做人做事的一记警钟。

乡谚俚语传家风
纳兰容若与卢氏:人生若只如初见
庭院绿植与诗意栖居
山水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