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特别报道

《 人民周刊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  翟青

    齐心治污染  打赢攻坚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京津冀及周边各省(区、市)和相关部门立足实际、团结协作,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清理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6.2万家,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94万多户,削减散煤消耗约1000万吨,淘汰燃煤小锅炉5.6万多台,京津及保定廊坊上万平方公里区域基本实现散煤“清零”,重污染天气应对实现统一联防联控。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各项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也希望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继续给予关心、指导,尤其是在宣传生态文明思想、普及环保法律知识、曝光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生态环境整治和执法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新闻宣传和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共同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刘小明

    交通一体化  当好先行官

    交通一体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三个重点领域之一。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要加快构建三地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保障条件。

    近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水平提升、运输管理政策统一等方面实现了率先突破。区域轨道交通里程达到9653公里,“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形成;京昆高速京冀界段等一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国家高速公路基本建成;津冀港口群加快转型升级,港口功能分工和定位不断优化;北京新机场建设加快推进,京津冀机场群网络初步形成。

    当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已经进入“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找准定位、当好先行,贡献强有力的交通力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  丛亮

    攻坚克难期  聚力抓落实

    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进入攻坚克难期,我们将根据党中央重大部署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落实各项工作,重点抓好五方面任务。

    一是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认真协调落实控增量、疏存量相关政策意见。二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构建以雄安规划纲要为统领、其他综合性和专项规划为支撑的1+N规划体系,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好再开工建设。三是高质量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完善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推动城市副中心和廊坊市“北三县”协同发展。四是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稳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工作。五是以交通一体化为重点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立体化、网络化交通网络,提升交通运输组织和服务现代化水平。

    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张工

    促协同发展  获丰硕成果

    在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北京携手津冀,经过四年多努力,推动了一批重要事项落地实施。

    一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成效明显。率先出台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有序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二是“一核两翼”联动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开局起步,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了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通州区总体规划。三是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取得积极成果。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深入推进,三地产业融合程度大幅度提升。四是协同创新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稳步实施。加快建设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津冀布局。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一个核心任务、五个新突破、三个机制”的要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  张玉卓

    把握大机遇  体现新作为

    天津市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四年来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主动服务北京强化首都功能和雄安新区建设,围绕重点领域,拓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协作关系,完善交通体系、增强港口功能,努力打造雄安新区的“海上门户”。主动服务京津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化先进制造研发功能、海空两港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以产业协同带动发展协同,建设国家金融改革创新基地。主动服务京津冀交通、产业、科技等重点领域协同,推进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建设,打造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未来,滨海新区围绕大局,精准发力,努力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体现新作为。

    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袁桐利

    协同谋发展 “一加二大于三”

    四年来,河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在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后,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坚持稳扎稳打,成功开好局起好步。

    协同发展达到“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出行更方便了:打通“断头路”“瓶颈路”1400公里。蓝天增多了:去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7.1%。产业更优化了:去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2013年提高6.3%。平台做实了: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等市场主体相继组建。差距缩小了:北京一批知名学校落户河北,去年燕达医院开通医保异地结算。

    河北将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做好冬奥会筹办工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推进有关合作平台建设,在协同发展中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王会生

    助力京津冀发展“新引擎”

    国投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发起设立了国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探索京津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研发设计;发起设立了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聚焦科研成果产业化;与京津冀政府联合发起设立了国投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探索优化传统产业布局的市场化路径;发起设立了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聚焦培育高端制造业;设立了水环境基金,助力京津冀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成立雄安工作领导小组,与有关方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雄安共同建设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研究基地,助推雄安高质量发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京津冀三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必将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给京津冀乃至全国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晓鹏

    建立环境共治新机制

    改善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应该坚持共建、共融、共享,实现环境共治、生态共保、协同发展。光大集团将发挥自身优势,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重要任务,积极支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解决京津冀区域生态环保问题,一要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提升外围城市承接京津两个核心城市功能外溢的能力。二要构建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和环保基础设施共建机制,构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京津冀地区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三要加快建立资源能源环境产权交易体系,建立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京津冀低碳发展。四要建立健全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设立生态环保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对有利于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给予必要扶持。

    光大在支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义不容辞,利用综合金融全牌照、产融结合等优势,在产业上布局“大环保、大旅游、大健康、新科技”。

    北京市大兴区委书记  周立云

    抓住协同发展“牛鼻子”

    大兴位于北京南部,坐拥北京新机场,连通雄安新区,毗邻副中心。按照“一个核心任务、五个新突破、三个机制”的工作要求,大兴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实现减量发展。

    二是坚持大兴“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融入京津冀,有舍有得,推动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是用好北京新机场建设的机遇,全面做好保通航的各项工作,与兄弟地区携手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

    四是积极推进升级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挥“三城一区”这“一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也是大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

    当前,我们抓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试点的机遇,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

    天津市和平区委书记  陈绍旺

    承接产业转移“主力军”

    和平区是天津市的核心区,也是全市的金融、商贸、教育和医疗卫生聚集区。我们提出成为践行总书记“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示范区和“五个现代化天津”旗舰区,成为承接非首都功能产业升级转型的“主力军”的工作目标。

    一是在产业规划上展现新作为。在大力发展“五高产业”基础上,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

    二是在发展布局上展现新作为。落实“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打造海河沿线承接非首都功能项目商务带,构建“航运+金融+外贸进出口”产业体系,打造服务“三北”的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

    三是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展现新作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落实“津八条”“和平20条”,打造政企互通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马上就办”机制,落实“海河英才”计划。

    河北省张家口市委书记  回建

    全力打造北京“后花园”

    张家口距北京市仅180公里,2019年底京张高铁通车后,京张两地将在一个小时内互达。届时,张家口将成为京冀晋蒙区域的交通枢纽。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我们的发展思路是:以建成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为引领,推动建设生态共享、交通互联、产业共建,全力打造北京“后花园”。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大力发展冰雪、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确保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我们的发展重点是:着力构建绿色生态、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能源“四大体系”,促进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革命性的转变。

    我们努力在四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在坝上地区建设国家草原公园和国家牧场;二是在坝下地区建设国家农业公园;三是在全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四是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北京市通州区委副书记、代区长  赵磊

    副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果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高标准编制副中心规划。按照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二是高质量推动副中心建设。北京市委市政府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的实施,推进城乡统筹、新老融合,加快老城区更新改造。

    三是高水平提升副中心管理。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定有序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加快构建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四是高站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立足“一核两翼”和区域发展大局,加强通武廊地区联防联控和联建。

    下一步,随着副中心控规、通州区总规与北三县整合规划的发布实施,副中心建设将进一步加速。

    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翟立新

    协同发展  创新引领

    中关村示范区作为我国第一个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着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的重要作用。

    一是突出重点,创新模式,积极推进合作园区建设。聚焦“2+4+N”重点区域,启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工作,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和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二是搭建平台,延伸服务,推动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以市场化机制引导,形成要素集聚、主体协同、文化融合、环境优化的类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三是优势互补,示范应用,加快区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目前,中关村企业已初步形成以科技创新园区链为骨干,以多个创新社区为支撑,多方协作、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格局。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突出创新引领,聚焦重点区域,深化改革开放,争取新突破。

    天津市蓟州区委副书记、区长  廉桂峰

    打造“绿心” 擦亮品牌

    蓟州区立足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生态涵养功能区的定位,积极主动融入协同发展。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做到思想上协同、步调上协同、产业上协同。京津冀三地要在协同发展大目标下,准确把握自身定位与目标,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基础上构建形成京津冀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抱团取暖。

    蓟州区结合自身发展的实情,提出“三轴、两绿心”的概念,即以白洋淀为核心的“白洋淀绿心”和以盘山、于桥水库为主的“蓟州绿心”在京津主轴两翼遥相呼应,最大限度释放区域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联合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就“建设环北京一小时生活圈”进行专题研究。我们将根据课题组研究成果,重点谋划打造“蓟州建设环北京一小时生活圈品质城市”概念。

    天津市西青区委副书记  张劲

    主动对接  服务雄安

    西青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是天津市的民俗文化旅游区。西青区被天津市定位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高等教育和研发孵化为主的科教研发基地、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区的战略新城。

    西青区按照“用好‘双重优势’,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打造精致城区”的工作要求,实施“两城三带三区”的发展布局,打好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南站科技商务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张“国家牌”,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

    西青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启动美丽“口子镇”规划建设,建立“1+N”项目帮扶体系,深入推进对口帮扶。

    西青区将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在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对接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定位西青角色、展现西青作为、作出西青贡献。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国丰

    发挥优势  扩大合作

    首农食品集团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精准扶贫、疏解整治促提升等重大战略任务,凸显国企使命担当。

    首农食品集团切实履行企业疏解整治主体责任,在疏解转型中树立首都国企的新形象。加强产业对接合作,与津冀多个市县、企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投资建设重大项目,逐步形成了产业对接集聚化、园区建设专业化、转型升级高端化的协同发展新态势。在河北定州等地实施和推进一批扶贫力度大、脱贫效应强的项目,逐步构建起了科技驱动、产业推动、渠道联通、品牌带动的扶贫工作新模式。

    今后我们将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全面推进“立足北京,协同京津冀,布局全国,走向国际”的产业发展格局,夯实基础,发挥优势,立足北京,加快建设京津冀区域食品供应一体化网络,扩大投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更好地发挥首都国企的示范引领作用。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孟惊

    产城融合  蹚出新路

    华夏幸福是在河北省廊坊市成长起来的产业新城运营商,一直脚踏实地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2002年起,华夏幸福与河北省固安县合作,以市场化机制开发建设运营产业新城,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集群打造、产城深度融合为着力点,为河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京津冀发展落差探索可行路径。

    坚持机制创新,把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

    坚持路径创新,把高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我们已推动超过数百项高技术成果在河北有关县市区落地。

    坚持集群打造,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华夏幸福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有效突破产业集群培育的关键环节,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坚持产城融合,把提升城市魅力、承载力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  范恒山

    关键处着手  根子上用功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涉及全方位各领域的系统工程,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在3个方面继续狠下功夫:

    一、从心底里合。要牢固树立合作意识,充分认识合作联动、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形成自觉。二、往根本上抓。就是要抓好涉及根本的制度性举措建设,为协同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三、在关键处联。抓住影响协同发展的关键方面推进一体化建设。综合考虑,要特别重视推进这样3个领域的协同联动:一是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这是协同发展的物理基础。二是实现产业统筹发展,这是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三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提升,这是协同发展的根本表现。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必须凝心聚力,在关键处着手、朝根子上用功。只要锲而不舍、扎实工作,就必将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崭新格局。

    北京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崔松光

    依托高精尖  发挥带动力

    围绕着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推进京津冀产业协作和转型升级,北京市在4个方面作了努力:

    一是坚持瘦身健体,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出台了10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二是携手津冀深入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加快建设创新平台,着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跨京津冀的科技创新园区链已经初步形成。三是围绕集中构建“2+4+N”产业合作格局,提升产业转移与合作的层次和质量,推进产业协作转型升级。四是出台并严格落实非首都功能产业疏解配套政策的意见,推动规划土地、财税价格等措施的落地,推动形成完整的疏解支撑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努力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我们将携手津冀着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共同书写三地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天津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天津市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孙虎军

    牵住牛鼻子  坚持高标准

    天津市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持雄安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坚持精准承接,加快产业协同引领。依托先进制造研发基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滨海中关村科技园2016年11月揭牌以来,新增注册企业568家。

    坚持以港兴城,加快港口服务升级。3月起,天津港率先推行“一站式阳光价格”清单,实现“一单到底、全程无忧”。

    坚持绿色转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天津市把4个市级自然保护区,按照国家级标准升级保护;规划管控建设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走廊,实施造林绿化、水系连通、污染治理等十大工程。

    坚持制度创新,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国家批复京津冀的18项改革举措,探索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改革、高企认定等15项举措在天津取得积极成效;天津自主推动的16项改革举措全部启动实施。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  刘道刚

    构建两个群  当好服务员

    过去4年中,京津冀交通运输实现了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现在的重中之重是打造两个群:

    一是世界级的航空产业群。目前,首都机场、新机场、河北正定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已成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世界级航空产业群,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产业定位将着力建设北方区域交通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二是打造世界级海港群。未来将以天津港为中心,河北相关港口为两翼,面向太平洋,将中国的货品运送到世界,将五大洲的商品运到国内。

    过去4年中,京津冀三地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联动。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河北省和北京市在天津投资的项目总额已经占到天津市吸引内资总额的50%以上,由我们三地共同打造的一批好项目已经成为推动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些好项目、大项目必然会对协同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将全心全意当好这些项目的服务员。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轶鹏

    立足可持续  推进智能化

    乳业是一个涉及农业、畜牧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特殊产业,伊利根据产业特点,立足在全产业链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高效协同的立体化布局。

    伊利在京津冀加快“绿色牧场”建设,推动清洁环保的养殖方式,从技术、资金等多方面为合作牧场提供支持,与各方共同探索生态发展新模式,让京津冀的天更蓝、水更清。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智能经济将成为有效增长点。伊利以智能化建设促进资源融合,充分利用三地资源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和物流交通优势,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伊利与电商平台共同建立的协同仓,以数据化连接原奶端到消费端,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后,最快收货时间已经缩短到3个小时。

    伊利以可持续理念实现了自身产业布局的协同,以智能化方式实现了企业管理及产品销售的协同。未来,伊利将与社会各界共创京津冀美好未来。

    河北省沧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袁志刚

    搭建大平台  携手创未来

    沧州市委、市政府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视为良好机遇。全市引进北京项目622个,总投资4779亿元,引进天津项目516个,总投资885亿元。

    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整车产量21万台;天津滨海新区·沧州渤海新区协同发展合作示范产业园挂牌,30个项目签约入驻,总投资超百亿元。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津石高速开工在即,任德高速、京沪高速北延、曲港(曲阳至黄骅港)高速、邯港(邯郸至黄骅港)高速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科技协同创新方面:建成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京津冀区域中心等1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沧州将全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第一,继续加大京津产业对接力度,依托黄骅港优势,发展现代物流等服务业。第二,积极承接功能疏解,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第三,努力搭建好承接平台,加快渤海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沧州现代产业基地等平台建设。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副总裁  杨鹏

    依托新技术  助力一体化

    蚂蚁金服依托创新技术助力京津冀地区快速实现四个一体化。

    在区域数据一体化建设上,蚂蚁金服期望通过建立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平台架构、统一数据治理体系,引导京津冀三地基于标准开展城市信息化建设。

    在政务服务一体化方面,建立京津冀政务服务一体化办事平台,通过“数据通”“账户通”“服务通”“入口通”,实现审批业务上“统一覆盖”、群众体验上“统一入口”、信息交互上“统一证照”、政府治理上“统一数据底层”。

    在金融风险防控一体化方面,目前蚂蚁金服已经与北京、天津等地的金融监管部门达成合作意向,通过构建“风险大脑”科技监管平台。

    在智慧出行一体化方面,我们希望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支付等能力,构建智慧出行新体验。

    河北省保定市委常委、副市长  孙其军

    多管齐下抓好项目

    保定市在与京津协同发展中主要特点:

    一是创新引领型项目增多。低碳高端、生态环保、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项目成为主力军。

    二是与京津合作项目增多。与36家央企合作项目累计达到83个,京津保协同发展项目456项。

    三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项目增多。新技术新材料项目加快成长,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科技园、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京投轨道交通产业园等园区落地。

    我市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围绕协同发展抓项目。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致力于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二是深化“双创双服”抓项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三是做优生态支撑抓项目。全力打造京津和雄安新区绿色生态屏障。四是强化责任担当抓项目。落实责任清单,提供服务保障。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  杨进怀

    推进区域水务合作

    北京市水务工作主动服从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加强与河北、天津对接,坚持系统治水、生态治水、科学治水。着力发挥水对城市规划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北京城市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各区、各行业,并加强考核。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发挥“河长制”统领作用,推进河湖水环境持续改善。

    以永定河全流域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协同推进“六河五湖”综合治理。确定5大类46项工程,着力实施水生态修复项目。

    积极支持河北张承生态涵养区的水源保护工作。携手推进官厅、密云上游张承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支持张承两地实施农业节水政策。

    加强联防联控,建立完善防汛应急联动机制。建立京津冀跨界河流雨水情信息、预警信息互通共享制度。

    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  于建华

    打赢蓝天保卫战

    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是率先突破的领域之一。2013年10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成立,5年来,完成了落后产能退出、清洁能源替代、散煤治理、老旧车淘汰等关键工程。2017年,京津冀区域的PM2.5年均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了39.6%。

    我们的下一步工作重点是: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严控“两高”行业产能,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的整治。

    二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继续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工程。

    三是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加快推进公路柴油运输向铁路轨道运输转变,推广使用新能源车,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货运柴油车更新,加快油品升级改造。

    四是继续深入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

    五是强化区域联防联治,“2+26”传输通道城市将继续强化重污染应对联动。

    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  郑宇

    城市计算提升生活品质

    2015年4月30日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环保、交通和产业升级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个重点领域。

    环保方面,京东金融和国家能源集团合作,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火电锅炉的发电效率,用人工智能算法动态调度,用更少的煤发更多的电,并且产生更少的污染排放。交通方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城市的救护车站点位置,使得救护车从这些站点出发去抢救病人的时间平均缩短了30%。产业升级方面,京东金融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智能城市信用平台,为政府、企业提供信用档案、信用诊断、信用风险预警等服务。

    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  李静

    精准扶贫探索四种模式

    2018年以来,在京津冀区域,碧桂园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入手,助力京津冀区域在产业、生态、城乡融合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一是聚焦党建扶贫。碧桂园通过组织党支部开展党群活动,引领广大党员群众开展精准扶贫。二是聚焦产业扶贫。推进绿色苗木扶贫、现代农业扶贫、消费扶贫、绿色建筑产业扶贫等。三是聚焦教育扶贫。通过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开展结对帮扶等措施,发动全集团员工踊跃参与捐资。四是聚焦就业扶贫。对有劳动能力但缺技术的贫困人口进行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培训合格发放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滴滴出行副总裁  李敏

    智慧交通改变城市出行

    经过6年发展,滴滴出行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为5.5亿用户提供出行服务,日订单已达3000万。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滴滴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018年4月,滴滴出行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公安分局交通支队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共建智慧交通联合创新实验室。雄安新区联合滴滴出行推出了“雄安智慧公交”,构建了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智能公共交通体系。  

    今后,滴滴出行将参与雄安新区交通建设与规划,在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交通规划等多方面贡献科技赋予的新动能。

    利亚德集团董事副总裁  朱桑

    自主研发注入科技新动能

    利亚德集团是一家以智能显示、城市景观亮化、文旅新业态及VR(虚拟现实)体验为主营业务的跨国集团。

    利亚德集团运用4D成像、全息技术、建筑投影等高精尖科技手段,打造了今年2月北戴河春节灯会上的《浪淘沙·北戴河》大型3D魔幻光影秀和7月15日开园的首届光影艺术节,我们还依托公司北京亦庄科研基地,持续发力高精尖产业,辐射和带动京津冀高精尖产业的协同发展。

    未来,利亚德集团将继续专注视听科技“智造”,坚持自主研发,持续创新,为京津冀数字经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科技新动能。

下半年经济发展六大信号
我们欠长江一个深深的道歉
奋勇争先建设新时代美丽红河
根治“论文买卖”须下猛药
星光闪耀 爱在天际
情洒基层守一线 扶贫女将敢担当
贺星龙的一天
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
下好协作一盘棋 打造经济增长极
加快建立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