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贺星龙的一天

李宏伟 《 人民周刊 》(

    7月18日早晨6时,天刚亮。山西省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村医贺星龙像往常一样,骑上摩托车、背着十五六公斤重的大药包出发了。他今天出诊的第一家是岭上村南山自然村冯铁栓老人家。

    一大早,贺星龙接到冯铁栓电话,说他老伴发高烧,叫星龙来一趟。冯铁栓家在黄河岸边,儿子在县城务工,家里就剩老两口,贺星龙立即备足药物并安排好当天巡诊行程。

    冯铁栓家离贺星龙家10公里,摩托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疾驰,身后尘土飞扬。贺星龙挎着药包进门后,一边量体温,一边详细询问病情。冯铁栓说,这几天天气闷热,老伴干活劳累过度,喉咙肿痛,前一天晚上高烧了一夜。贺星龙给患者量了体温,打了退烧针,陪着输完液。冯铁栓一再吩咐:“你今晚还得来,就住我家,你婶晚上发烧我没办法,有你在,我就放心。”贺星龙说:“好!”

    说话间,贺星龙的手机铃声响了,是割麦村南堡子自然村马兰平的老父亲托人打来的,说一早有人见你路过我村了,老人让你返回时给他看看。

    马兰平的父亲今年80多岁,患肾囊肿6年,医院建议做手术,但老人不同意,说年纪大了不想动手术了。老人平时爱下地干活,一劳累病就犯,每次叫贺星龙过来输输液便轻快了。

    上午10时许,贺星龙又赶到索堤村上村自然村。这个村五保户冯对生老人,今年65岁,从小右脚患足内翻,行走不便,三年前又不幸患了骨髓炎,化脓溃烂,屋子里一股异味。贺星龙从不嫌脏,定期上门清洗、包扎、换药。老人感激地说:“星龙这娃给我看病从不要钱,抽空还帮我干家务,星龙就是我的‘腿’。”

    一路上,贺星龙过了这村到那村,出了东家进西家,沿路给4个老人量了血压,给4名留守儿童接种疫苗。去年,他给村卫生所安装了两个摄像头。每当他出诊时,患者如有头疼脑热,便通过手机视频讲述病情,接受贺星龙“远程诊疗”,直接在卫生所拿药。

    “星龙哥哥,我爷爷又排不下尿,你快来。”下午5时,贺星龙又接到一个电话。

    打电话的是徐家垛村贺德明老人的孙子,徐家垛村距贺星龙家13公里。今年86岁的贺老曾参加解放战争转战大西北,荣获“解放西北纪念章”,老伴和两个儿子都已过世。2006年,贺老患前列腺增生,严重时要插上导尿管才能小便。老人对记者说:“党培养的这个娃就是好,给我插了十几年导尿管,啥时叫啥时到,从不收钱。”

    从太阳升到日头落,记者跟随贺星龙一整天,看到贺星龙像一团火,走到哪里就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哪里。贺星龙的爱人陈翠平对记者讲:“我俩2003年结婚时他答应我一同进城开诊所,没想到一年拖一年,太苦了,中间我也吵过闹过,但星龙说,我对不起你,我根本就没打算出去,村里留守老人和儿童确实离不开我。”

    贺星龙2000年从运城市卫校毕业后,不忘初心,回村行医,承诺24小时上门服务,骑坏7辆摩托车,行驶40多万公里,累计出诊17万人次并免收出诊费,免收13户五保户医药费4万多元,服务当地28个自然村4600多名留守老人和儿童,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小资料

    贺星龙,男,1980年10月生,现为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医,党的十九大代表。2016年以来,先后被评为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省道德模范、山西乡村爱心大使、山西省基层好医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下半年经济发展六大信号
我们欠长江一个深深的道歉
奋勇争先建设新时代美丽红河
根治“论文买卖”须下猛药
星光闪耀 爱在天际
情洒基层守一线 扶贫女将敢担当
贺星龙的一天
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
下好协作一盘棋 打造经济增长极
加快建立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