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永不凋零的马兰花

李清华 徐壮志 《 人民周刊 》(

    他人生的75年都默默无闻,却在生命最后时刻,因一段视频感动了整个中国。

    今年“五一”小长假,一则林俊德院士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视频令人动容。在生命最后时刻,他说的一句话感动了很多人——“坐着比躺着好啊,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

    林俊德是谁?他是一位将军,也是一位院士。他一辈子隐姓埋名,52年坚守在罗布泊,参与了我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任务。他人生的75年都默默无闻,却在生命最后时刻,因一段视频感动了整个中国。

    他的忠诚“感动中国”

    2013年2月19日晚,“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将一生奉献给核事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被选为年度人物。

    在记录林俊德事迹的电视画面中,有这样令人动容的一幕:

    一位脸上戴着氧气罩、身上插着各种医疗管线的垂危老人,在人们的搀扶下迈向病房中的办公桌……

    如同重伤的黄继光向着枪眼那最后的一扑,这悲壮的一幕,凝成了一位“科学战士”最后的冲锋姿态。

    悭吝的时间不肯给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临终的从容。来不及把笔记本上5条提纲的内容填满,来不及整理完电脑中的全部文档,甚至来不及给亲人以更多的嘱托和安慰,2012年5月31日21时15分,这颗赤子之心便匆匆停止了跳动,距最后一次离开办公电脑只有5个小时。

    林俊德院士走了,留给人们的,永远是那个冲锋的背影。

    “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2012年5月28日,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意识到自己来日无多,拒绝了医院延长自己生命的最后努力,强忍着剧痛坚持下床工作,把手中的重大国防科研工作一一交代给同事和学生们。

    于是,西安唐都医院的病房中,出现了这样震撼人心的场景:在生命的最后3天,这位75岁的科学家与死神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赛跑——整理电脑资料,批改科研论文,召集课题组成员交代后续科研任务……对于自己的后事,院士只交待了一句话:把我埋在马兰。

    马兰,在被称为生命绝地的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一种野花。坐落在罗布泊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命名的。在那里,这位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技术的开拓者,与大漠为伴,与马兰为友,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金子般的赤子之心

    “我是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培养成长的,我要对得起他们。”从52载藏身大漠献身国防科研到生命最后3天的奋起拼搏,支撑这位科学家创造一个个科研和生命奇迹的,是一颗金子般的赤子之心。

    “很难想象他当时忍受着怎样的疼痛……那时他已腹胀如鼓,严重缺氧,呼吸和心跳达到平常的两倍,比一般人跑完百米冲刺还累。”西安唐都医院护士长安丽君说,当院士微笑着对护士们说“不用担心,我工作起来感觉不到疼”时,她们都哭了——作为医护人员,她们深知晚期癌症患者所承受的那种疼痛是何等难受。

    已经忘我工作52年,在自己的科研领域立下了卓越功勋的院士,为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要工作得这样匆忙?

    核技术是国家安全的后盾。对于一生从事核试验工程研究的林俊德来说,有许多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2012年春节刚过,一封关于基地建设发展的长信摆在了基地司令员的办公桌上。林俊德的这些建议,直接关系到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的长远发展,事关重大。

    直到基地决定对他所提出的建议进行研究时,林俊德绷着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然而,关心和熟悉他的基地领导们从他的笑容中看出了令人不安的憔悴……5月4日,解放军总医院的检查结果印证了人们心中的不安:胆管癌晚期!

    同样令人震惊的消息还有:林院士拒绝手术!

    “赶快安排我回单位,我需要一段时间把电脑里的材料整理出来,要不以后他们不好看懂。”面对试图说服他的医生和基地领导,林俊德说,“我的病情我清楚,要我活得有质量,就让我工作,我现在需要的是时间。”

    下水一口气能游两个小时、2011年还是研究室乒乓球比赛冠军的林俊德突然发现,自己的时间紧张了起来。手术可能延长生命,但可能再也起不来工作了。明白这一点的林俊德坚决拒绝了医生提出的手术方案。为便于开展工作,5月23日,林俊德从北京转入西安唐都医院。他诚恳地对医生说:“我是搞科学的,最相信科学。你们告诉我还有多少时间,我好安排工作。”

    病房里最后的冲锋

    3天后,病情突然恶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醒来后,得悉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只能以日来计数,他坚决要求搬出无法工作的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

    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角逐——一方是难以抗拒的无情死神,一方是身患不治之症的垂危患者。然而,这位75岁的老军人,却以最后一点微弱的生命之火,在病房里发起他最后的冲锋,绽放出令人震撼的璀璨。

    5月29日,转回普通病房的林俊德出现完全肠梗阻,肚子充满胀气和腹水,心率每分钟达130次。医生建议做肠梗阻手术,林俊德再一次拒绝了:“即使手术能延长几天,但不能工作就没有意义。你们不要勉强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

    坐在病床上的林俊德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输液管等各种管子,争分夺秒地整理自己电脑里的资料。为了减少干扰,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病情仍在继续恶化。5月30日下午,因为坐在病床上无法工作,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搬进病房。

    “把办公桌搬进来,让我工作,我可能还能多活几天。”听到林俊德这句话,极度为难的基地领导挥泪同意了他的要求。

    5月31日上午,林俊德已极度虚弱,胀气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然而,承受这样苦痛的林俊德,却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下床工作的要求。

    于是,病房中出现了那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发起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此时的林俊德,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监护仪上,各项生命体征已濒临极限的边缘……两小时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在间或清醒时,他仍反复叮嘱学生,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消失了。这位一生尽忠报国的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基地官兵的这副挽联,是对林俊德一生最简洁的概括。

上合新气象
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
养老保险基金将由中央调剂
大城市不能成为人口“抽水机”
国内首起“黄牛”抢购软件案的启示
“党建+电商”激活乡村振兴
永不凋零的马兰花
赵思旺:用实干建设美丽乡村
四川广电系列腐败案浮出水面
新时代的政府和财政:全面实施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