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平均生育年龄上涨,超过35岁甚至40岁生育的女性百分比也不断提高。高龄产妇数量整体攀升背后,引发人们对优生优育的关注。
“育龄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5~35周岁,男性最佳生育年龄是30~35周岁,而高龄产妇是指分娩宝宝时,母体年龄达到35周岁的女性,北欧将高龄产妇的年龄定义为37周岁及以上。”
湖北省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中南医院李家福主任表示,从生理角度讲,35岁是高龄育儿的分水岭,但从社会学与经济学角度讲,35~37岁之间的高龄产妇的唐氏筛查风险指数并未明显增高。随着人类整体人均寿命的延长,最佳生育年龄这个数据将有所改变。放平心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备孕,进行妊娠相关检查,才是科学育儿观。
高龄育儿易引发“三高”
与适龄生育相比,高龄育儿的准妈妈更容易出现并发症与合并症。从医学角度讲,机体年龄越大,越容易得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等疾病。如果女性在怀孕前得了上述疾病,医学上称合并症,如果女性在怀孕后得了上述疾病,则称之为并发症。
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结缔组织疾病,是高龄产妇常见的妊娠并发症。
女性到了40岁以后,由于年龄较大,妊娠早期容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死产等症状,分娩时也会增加难产及产后出血的概率。
“从另一个角度讲,面临上述并发症风险的同时,高龄育儿也有好处。高龄产妇群体的经济收入、工作及社会关系往往都已稳定。与年轻人相比,少了经济压力及家庭不稳定压力,可以为新生儿提供较为良好的成长环境。”李家福主任补充道。
备孕避免过犹不及
李家福主任表示,高龄女性备孕前期和妊娠期首先应到专门的产科门诊接受检查,评估是否适合妊娠。如果适合,可进行后续相应检查,不要等身体出现不适时,才后悔未及时就医。
如果患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应把疾病控制在可控水平,避开疾病的活动期,在疾病的缓解期备孕。
外部环境也要做相应调整,女性宜把身体和心理调节到最佳或接近最佳状态。家庭成员应积极分担家务与压力,多给予女性正面鼓励,以营造良好的外部备孕环境。如果夫妻面临经常吵架、工作压力大、职务调动、经济压力大的情况下,则不适合备孕。
“极端化、过度理性化的备孕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女性每月的排卵期只有几天,过度讲究优生优育,会错过最佳生育时间。与之相反,备孕期也不能‘太心大’,应避免毫无规律的生活。”
李家福主任提醒,生育不是女性一个人的事情,男性要做到禁烟酒、禁熬夜,不得病,少吃药。家庭成员中的长辈不宜干预子女私生活,应给予宽松环境,尊重私人空间。
理性对待憩室妊娠或切口妊娠
“对于初产是剖腹产的高龄产妇而言,如果二次妊娠时发生憩室妊娠或切口妊娠,一旦发现孕囊着床在上次手术疤痕处,可以在孕早期短暂观察一段时间,若胚胎向子宫前壁的肌壁间生长,必须果断放弃胚胎,选择终止妊娠。”
李家福主任表示,若孕囊向宫腔生长,可以选择终止妊娠,也可承担一定风险,选择继续妊娠,以后到孕晚期,就是凶险性前置胎盘,若合并有胎盘植入,会增加剖宫产时大出血概率,从过往临床数据来看,7%的产妇会有致命性大出血风险。
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妊娠和分娩,剖腹产确实增加了以后妊娠和终止妊娠的风险,尤其是当胚胎着床在原剖腹产手术疤痕处时更明显,但不必怀孕前就恐惧,以至不敢试孕。李家福表示,医生愿与广大有二胎生育要求的疤痕子宫育龄妇女一起,勇敢面对新的困难、新的挑战,去创造生命,促障母胎安全。
针对有的妊娠期女性担心子宫肌层过薄会产生风险,对此李家福主任解释道,测量数字并不总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目前并没有真正安全阈值供参考,而且薄并非一定有风险,相反厚也并非一定安全。
“测量数字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但一旦适龄女性或高龄女性妊娠维持到28周后,如果宫腔压力渐大,导致该处出现向外隆起疝囊时,如果B超监测显示子宫下段(不全)破裂,此时需紧急终止妊娠。”李家福主任强调。
孕早期误服药物不必过度担忧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也是形成人体肌肉、骨骼、神经等各种组织器官的种子细胞。
在胚胎发育的最早期阶段,所有细胞都是干细胞。一个细胞受损,可完全通过其它他细胞来修复,若受损严重,受损细胞不能修复,胚胎就死亡了。
针对孕早期误服药物的妊娠期女性的担忧,李家福主任解释道,如果是在停经35天内用的药,则该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是全或无影响。即要么药物对胎儿有很大影响,杀伤力大,胎儿将死亡;要么药物对胎儿就没有任何影响,胚胎能很好地存活下来。
“此期反而不是易致畸期,若药物对胎儿有影响,会导致胎儿死亡及流产。但仍需按期产检和排畸检查,并口服爱乐维(复合维生素+叶酸)来预防或减轻胎儿畸形。”李家福主任提醒。
补充复合维生素预防出生缺陷
自2005年起,我国将每年的9月12日定为“预防出生缺陷日”。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时就存在各种身体结构、智力或代谢方面的异常。随着传染性疾病的逐步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已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婴儿和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其中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有25万例。据测算,我国每年将新增先天性心脏病超过13万例,神经管缺陷约1.8万例,唇裂和腭裂约2.3万例,先天性听力障碍约3.5万例,唐氏综合征2.3万~2.5万例。
面对上述情况,我国中华医学会《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明确推荐孕前及孕早期补充叶酸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全面预防出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