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当兵的日子

侯钦民 《 人民周刊 》(

    1975年初,我来到江西鹰潭镇(现在的鹰潭市)当兵。新兵在鹰潭镇集训了一个月,便陆陆续续地被分配走了。我们那一批兵有的去了福州,有的去了漳州,有的去了南昌,而我分配到了鹰潭镇某通信团下属的一个连队——接力连。连队就驻扎在龙虎山下。当兵那一年,我还不满17岁,当时个子又不高,显得稚气未脱。

    连队为了给战士改善生活,营房周围都是连队的菜地。菜地以外就是当地群众的稻田。江西是革命老区,这里的群众非常爱护部队,兵爱民、民拥军的文化活动经常开展。一次,我被抽去支农,为当地群众插水稻秧苗。到了稻田里,有一位跟我差不多岁数的青年人喊:“小哥哥,来,咱们比赛看谁插得快!”我看看左右没有其他人,才知道是叫我呢。我忙跑过去,和他比赛插秧。我出生在平原,从小到大都是与麦茬豆、豆茬麦打交道,肯定是比不过人家的。加上我又怕稻田里的蚂蟥和水蛇,插一会儿要看看稻田里的水面上游的是不是水蛇,腿上有没有蚂蟥在叮我。那青年插秧弓下腰,十分专注,左手分秧娴熟,右手插秧像鸡啄米似的。为了面子,我也顾不上水蛇和蚂蟥了,在后面拼命地追,累得我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也追不上。

    这时来了一位送秧的姑娘,她把满满一担秧放在田埂上,就笑盈盈地对我说,兵哥哥,累坏了吧,你来帮我扔秧,我来跟他比比。姑娘提出的条件很特别,就是在田埂上插两根小木棍,两根小木棍在田埂的两头成一条直线,姑娘从一根小木棍的这一头往那一头插,那男青年则从对面的小木棍那一头往这边插。这种难度非常大,谁偏差了一点点就不能成直线。姑娘插秧的速度极快,而且插得非常直。我看她插秧看入了神。比赛结果,姑娘快了几株禾的时间。

    1975年6月7日,那天是星期天,我和老乡约好请假出去玩玩。以往我们都是爬到连队后边的山上,眺望远处数着山头。这一次去哪呢?去龙虎山的仙岩吧,传说当年日本鬼子在仙岩的山脚下重兵把守了一个多月,也没把逃到仙岩顶上的村民饿死在山上。仙岩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我们害怕爬不上去,就放弃了爬仙岩。我们三个老乡一商量,去上清宫看古钟,听说那里的古钟可大了。大概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了上清。千年古镇依水而建,群山环绕,自然环境优美。我们一边游览上清古镇,一边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

    现在,屈指算来,我和我的战友们已经离开部队40来个年头了,据说我们的团部也早已撤离合并了。但是,美丽动人的姑娘喊我兵哥哥的声音时常萦绕在我的耳边,上清的古钟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战友聚会,我们就会谈起在连队紧急集合时我把裤子前边穿到后边的事,有人把一个新兵的衣服穿到自己身上的事,谈起睡在上铺的战友因睡觉不老实,从上铺掉了下来后,吭哧吭哧两声又睡着了的事,我们都为之大笑不止。后来我们又谈起了龙虎山的巍峨雄伟,上清古钟那“咚——咚——”悠远浑厚的声音…… 

    (作者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鹿邑县作协主席)

没那么难,不信你试试
极限运动苦与乐
延安路上的领袖风采
故宫中的水文化
180年传承“泥人张”艺术
种藕
夸人只夸一厘米
当兵的日子
那生长在路边的草啊
黄昏是生命的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