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重庆荣昌,股份制振兴空壳村

《人民日报》记者 王斌来 蒋云龙 胡虹 《 人民周刊 》(

    马草村的路烂了,村里出钱给修修?没钱。白象社区街道脏了,社区出钱给洗洗?没钱。

    在重庆荣昌区,有89个“空壳村”。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不说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扶贫济困,说起基本办公经费,都让村支书、社区书记们脑门痛。马草村和白象社区就在其中。

    2017年,荣昌区整合财政资金,筹集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全区选取15个村作为试点,每个试点村给予120万元至150万元不等的资金。

    试点资金做“母鸡”,下了鸡蛋归村里。干部要是不上心,让母鸡瘦了,或者杀鸡吃肉,都要面临问责。

    村里挣钱了,能给大家办事了

    重庆荣昌区清流镇马草村,地平物博气候好,是有名的蔬菜产业基地。村里500多户人家,种了2000多亩菜,7000多亩血橙。

    村里产业欣欣向荣,集体经济却一穷二白。

    “确实没钱。”村党支部书记敖晓刚说,20块、30块的办公费,都得向镇里伸手。想为村民办点事,一直有心无力。比如说,村民敖俊昌想修条到自己门口的便道,几次找到村委。敖晓刚无计可施,只能任他数落。

    2016年10月,区里下发申报文件。通知说,区里要将选15个村集体项目好的“空壳村”,注入帮扶资金。

    “这样好的机会,可得抓住。”敖晓刚说,他在马草村工作十年,一直想壮大村集体经济,但点子挺多,没有本金。

    收到文件的第二天,村支两委开会决定申报,并讨论实施方案。

    发展什么?

    “村里这么大片蔬菜基地,钱都让外省的赚走,我们自己为什么不能赚。”有人提议。

    原来,每到收割的季节,外地公司就开收割机来村里帮农户收割,每亩120元。“我们村要是有收割机,可以低价帮大家伙收,还可以到别的村去挣钱呢。”敖晓刚眼前一亮,出路有了!

    区里140万扶持资金到账后,村里将资金一分为二。

    70万元用于成立合作社,购置收割机、旋耕机,承接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工作,本村村民按市场价8折、本镇村民9折。剩下70万元,成立“产业发展协会”,作为互助金融组织,向本村种养殖户和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互助资金。

    苦干一年,村集体账户头一次有了10多万元的利润。除了给村民分红、修便道。村里还顺应大家伙的呼声,买了7个小型地磅秤。村民们再也不用一筐一筐抬着蔬菜上称了,驾着电动三轮,拉着自家蔬菜,过地磅,直奔菜市场。

    三类情形严肃问责,并将立即追回本金

    “区财政给的启动资金,是只下蛋母鸡,可不敢当肉鸡吃了。”荣昌区昌元街道白象社区党委书记唐君刚说,这笔资金虽然无须归还给区财政,但区委却制定严格的约束条件。资金使用有问题,试点村或社区的党组织书记将受免职处分。

    在15个试点村里,昌元街道白象社区是唯一的城市社区。作为老城区,居民们多次反映市容环境差、小区没人管等问题。“社区没钱,管不了。”白象社区党委书记唐君刚说,白象社区辖99个老旧小区和“三无小区”。市容环境差、城市管理难、群众意见大。

    申请获批,启动资金到手。白象社区经过仔细调查和研究,决定成立一家物业公司,给三无小区做物管。

    “发展壮大‘空壳村’集体经济,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和一哄而上。”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介绍说,项目采取各村自行申报、镇党委推荐、区里评审的形式。荣昌将财政资金作为村集体兴办实体经济的本金,也就是说给村集体送一只“下蛋的母鸡”。同时,因地制宜探索多种集体经济实现形式,今年还会扩大试点范围。

    白象社区的公司成立后,第一个项目就接手了滨河西路117号的物管问题。曾让居民们闹心的问题逐一解决:污水管道更换了、路面硬化了、垃圾堆清走了、乱停的私家车整齐了、小区终于有了保安和门禁……老小区换新颜,小区自转上轨道。口口相传,香垣物业公司的业务都开始排队了。

    “集体经济选取这个项目,我们也是有综合的考量。一方面有薄利空间,另一方面正好把社区的管理难题通过社会化运作解决。”唐君刚介绍说,“把小区管理好以后,政府有改造奖励,垃圾清运和保洁也有些赚头。过去一年,公司除去17万元的工资开支,纯利润11.7万元。”

    为保证资金的“股本”性质,荣昌区委与试点所在镇党委、村党组织都签订了责任书。把“母鸡”吃了——因投资项目不可持续导致股本金全部流失的、把“母鸡”喂瘦了——因发展项目选择不科学造成严重股本金“缩水”的、把“母鸡”喂成了光打鸣不下蛋的“公鸡”——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不作为的。对这三类情形,区委将进行严肃问责,并立即追回本金,确保财政资金的保值升值。

    资金不再平均分,专业干部配到村

    2016年,荣昌区委组织部牵头对全区151个村、社区的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三资”情况,进行了一次排查清理。结果表明,89个集体经营性收入为零;62个集体虽有一定经营性收入,但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多数村、社区的年收入仅数千元,最多的也只有几万元,且来源单一。

    “我们分析发现,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五大短板’。”曹清尧认为,一是底子薄,村集体收入主要靠财政,缺乏启动资金。二是人才缺,农村缺少知识型、技术型人才以及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三是思想散,部分村干部抱着“这一届干满下一届还不知道能不能选上”的心理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四是激励弱,缺乏明确的激励机制,干不干一个样。五是信任少,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公开、分配过程不透明,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信任。

    “实事求是说,每年各级政府投入农村的钱也不少,但往往是撒芝麻盐,搞平均分配,更没有资金使用效率的考核,很多投入打了水漂。”曹清尧说,荣昌区整合财政资金,筹集2000万元,重点投向试点村,运行则采取市场化机制搞股份合作。”

    同时,荣昌区委给出了宽松自主的激励政策,试点村可采取与民生融合、与市场融合的方式,因地制宜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也可采取民主决策程序自行制定收入分配制度。

    “试点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村干部能力有限,或者项目不顺利,干脆拿钱买了门面房,把每年房租作为村集体的盈利。”荣昌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忠荣说,目前,荣昌已为每个村、社区配备了一名懂经营善管理的机关干部到村任职、为每个村配备1名大学生村官和1名本土回引的大专毕业生到村工作。

    “对发展旅游和产业都有难度的试点村,我们打算派一个懂金融的干部,帮他们管理扶持资金。”王忠荣介绍说,“惠农资金不再直接补贴到大户,而是考虑到村集体和广大农户。针对城市社区,发展集体经济可以考虑和盘活国有资产结合起来。”

宪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号文件:谋划新时代乡村的顶层设计
重庆荣昌,股份制振兴空壳村
百行征信意味着什么
克隆猴诞生,破解生命科学世界难题
聚焦全国首例斑马线之罚
筑梦九天写忠诚
仉锁忠:“忙着带大家奔幸福”
村霸倒了,人心齐了
走向世界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