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让国歌更响亮

《 人民周刊 》(

    2017年9月1日,《国歌法》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意味着,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会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这将有助于规范国歌的奏唱、使用等行为,进一步捍卫国歌的尊严,促使人们更加珍视对于国歌的情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奋进,成为中国精神的化身。

    这歌声,穿过82年时光,一直让亿万中国人民热血沸腾,激昂澎湃。

    这歌声,回响在浴血的疆场,回响在阅兵、外交、体育赛事等重要场合,回响在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回响在华夏儿女的心中。

    这歌声,是我们的国家气质,也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它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凝聚着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2003年,参加当年全国人代会的河北省代表团提出了一项引起人们关注的议案:“关于进行国歌法立法的议案”,而这来源于一位叫夏明芳的杂志社普通编辑。

    他认为,国旗、国徽都有了专门的法律,国歌也应享有同等待遇,这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

    夏明芳的建议得到了肯定和支持。按照有关规定,河北团30多位代表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最终将夏明芳的建议制成了一份正式议案。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指挥家于海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在参加政协会议时建议为国歌立法,他说,现在社会上对国歌不尊重、亵渎甚至侮辱的现象非常多,让人觉得很扎心,必须要立法保护国歌。

    实事求是地说,现实生活中,国歌还未得到普遍尊重和爱护,依然存在着奏唱国歌不严肃、不准确和使用国歌不当的问题。有人在婚礼、葬礼、开业典礼上放国歌;有人把国歌设置成手机铃声,随意篡改国歌歌词;国歌响起的庄严时刻,有人嬉笑打闹、随意走动、接打电话、左顾右盼,甚至衣着不整、置身歌外。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国歌的神圣性和庄严性缺乏敬畏,而这种神圣性和庄严性的缺失在于缺乏法律的约束。正因为如此,一些人对于国歌不以为然,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国歌不同于一般的歌曲,是国家的第一声音。《国歌法》的颁布,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规格、场合、礼仪等问题的统一规范,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国歌的奏唱、使用等行为,进一步捍卫国歌的尊严和神圣。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国歌的准确认识,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促使人们更加珍视对于国歌的情感,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爱国主义,依法爱护国歌、尊重国歌,需要从细节做起、从自己做起。祖国68岁生日来临,党的十九大也将胜利召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让我们把国歌唱得更加响亮,更加激昂。

让国歌更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