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罗荣桓:顾全大局的典范

于斌 《 人民周刊 》(

    罗荣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罗荣桓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堪称顾全大局的典范,曾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他从党和人民立场出发,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对党忠贞不渝;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为顾全大局的核心,自觉在全党全国“一盘棋”中行动;以大是大非不含糊为顾全大局的底线;以统筹兼顾着眼长远为顾全大局的基本要求。

    罗荣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是杰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荣桓同志是个老实人,可又有很强的原则性,能顾全大局,一向对己严,待人宽。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非常悲痛,写成《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这首诗表达了毛泽东对罗荣桓的深切怀念。

    以站稳立场为顾全大局的基石

    立场是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罗荣桓始终从党和人民立场出发,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对党忠贞不渝。

    罗荣桓童年时候,家庭受人诬陷,吃了冤枉官司,父亲罗国理惨淡经营的杂货铺便一蹶不振。在打官司期间,原来和罗家过从甚密的乡绅有的不再登门,有的路上碰见了转过脸去装作没看见,有的更是落井下石。罗荣桓的舅舅虽然是长工,却经常来嘘寒问暖。他也经常到舅舅家去,和表哥们一道上山砍柴、割草、放牛、翻红薯藤,学习了不少农业技能,也培养了同农民之间的感情。1921年罗荣桓在家乡组织成立“土梦学友联合会”,开展平民教育,宣传科学民主思想,受到农民的欢迎。

    罗荣桓先后在青岛大学、武汉大学求学。与一般人读书为谋官爵耀门楣、享富贵安稳生活不同,罗荣桓目睹近代中国四分五裂而忧心忡忡,对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重重压迫的劳苦大众而悲悯同情。他思考的是整个民族的未来,寻求的是如何打倒恶势力,让底层老百姓翻身做主,过上幸福生活。

    尽管他积极参加示威游行、罢课请愿、抵制日货等爱国救亡活动,但是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没有改变,广大民众的生活仍旧水深火热,他越发寝食难安。一次在与同学交流时,罗荣桓恳切地说道:“我原本以为实业能救国。可是,随时随地有恶势力阻碍着,使你的美妙计划成为泡影。现在看来,首先要跟恶势力搏斗,否则什么事也做不成。”他加重语气坚定地说:“我要随时随地准备跟恶势力搏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联合起来,力量就大了。”

    1926年罗荣桓在青岛大学预科毕业后来到广州。他看到了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和工农大众在革命中表现出来的无比威力,兴奋地说:“帝国主义和军阀、土豪劣绅就是把中国搞得国弱民穷的恶势力,要打倒恶势力,必须以俄国为师,把广大工农学商兵各界民众联合起来,而唯有共产党才能担当此任。”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当时政治乌云翻滚,白色恐怖弥漫,革命队伍中许多不坚定分子被险象环生的局面所吓倒,纷纷脱离革命。罗荣桓却像海燕一般展开翅膀,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把毕生的精力献给党和人民。

    在红军长征过程中,面对爬雪山、过草地,长期忍饥挨饿的艰难处境,罗荣桓始终坚定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他经常给战士们打气鼓劲:“一定要跟着党中央、毛主席北上抗日!”“一定要勒紧裤带,坚持下去!”

    1963年罗荣桓在病危之际,还不忘对子女谆谆告诫:“我尽力争取不死,继续为革命奋斗,如果死已经来临,我也绝不畏惧,决不发愁。我给你们留下的只是党的事业。别的什么都没有,我的遗嘱就一句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跟着毛主席走!”罗荣桓逝世后,引起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巨大悲痛。许多人纷纷写下悼诗、挽联,发电报以表示悼念之情。朱德亲笔写下《悼罗荣桓同志》:“起义鄂南即治军,忠诚革命贯平生。身经百战摧强敌,留得丰功万古存。”其中“忠诚革命贯平生”更是对罗荣桓一生忠诚于党和人民这一崇高党性品质的高度肯定。

    以统筹兼顾着眼长远为顾全大局的基本要求

    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罗荣桓要面对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革命战争形势,要处理千头万绪、千变万化的矛盾和事务,他善于从大局出发,做到统筹兼顾着眼长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罗荣桓:“罗荣桓到山东的第一天,就想的是把山东全部拿过来,就想到为把全国拿下来尽义务。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依靠山东。罗荣桓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区,做好了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事业。”

    在领导山东抗日根据地期间,罗荣桓统筹兼顾着眼长远,“把山东整个战场看成一盘棋运筹”。他团结“山大王”万春圃、孔昭同,联络东北军于学忠部,挤走顽固势力李长胜部,积极贯彻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创造性地提出“翻边战术”(即敌人打到我这里来,我就打到他那里去)和对敌斗争“六字”(插、争、挤、打、统、反)方针,实施分散性、地方性、群众性的游击战,有准备有计划地反日伪“扫荡”。同时,罗荣桓针对山东实际情况开展“减租减息”“整风和审干”,以及政权建设工作;在部队精简整编中妥善安置老弱病残,对于降级使用的骨干耐心说服教育,教导他们要从斗争需要出发,从部队的长远发展看问题。

    1945年日本投降后,罗荣桓以精简整编保留下来的骨干为“酵母”,一下子就在山东发展了8个师、12个警备旅、1个滨海支队及1个海军支队,迅速布置部队接受敌伪投降、夺取城市、消灭顽匪等工作,使山东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唯一全面控制了战略要点的省份,发展成为我党我军的重要战略区,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出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他在坚持干部选任德才兼备的同时,特别注意五湖四海的原则,十分注重使用新老干部、主力军和地方军之间的干部相互交流。在干部使用上,罗荣桓历来主张搞五湖四海,坚持任人唯贤。他对拉山头、搞宗派深恶痛绝,对干部一视同仁,不分亲疏:“如果因为个人的熟悉不熟悉,决定使用不使用,领导者就不会使用大量的干部,容纳大量的干部,只是在熟人的小集团中去打圈子,领导者要变动工作就想到把熟人也来搬一个家,必然会造成个人的干部政策倾向。”

    罗荣桓还非常重视选拔新生力量。他认为,配备干部不要一律看资格,主要看干部的德才,看有没有发展前途,为了党和革命事业,应大胆提拔那些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在他的倡议下,军队号召大中学生参加军事学习,吸收了大量青年知识分子,很多人后来成为军队建设的骨干。1952年罗荣桓主持筹办解放军政治学院,要求政治学院开展对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及新时期的政治工作的研究,将军队政治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把它更加充实起来,总结起来”,以适应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

    学习罗荣桓的顾全大局精神,不仅是对罗荣桓元帅的深切缅怀,更重要的是对罗荣桓崇高风范和优秀党性品质的弘扬与传承。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出版
非遗教育,做鲜活的文化传承
罗荣桓:顾全大局的典范
“红色报人”李竹如
古代的选官制
第一艘驶向欧美的中国木帆船
叶建新的“新水墨”
天籁之音侗族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