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总理为何要创环境

《 人民周刊 》(

    短短一月间,李克强总理接连多次提到一个词组:“创造环境”。

    “这几年,我国营商环境纵向比已有不少改善。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便利度近三年在全球排名跃升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上升31位。”在6月13日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总理说,“但大家必须清醒看到,如果横向比较,我国营商环境排名不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总理大声疾呼:“必须下大工夫、真功夫,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我国的营商环境。”

    7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聚焦“双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到要创造生机勃勃的双创“生态环境”。

    总理说,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双创”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光靠众创空间、双创基地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环境,要统筹各种支持政策进一步营造融合、协同、共享的“双创”生态环境。

    公共机构提供的公共服务,其中核心的便是制度和政策的供给。“双创”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和此前总理一再强调的市场需要一个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事实上,李克强总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远不止于此。如果纵向看,“优化环境”自始至终是总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今年6月出访欧盟期间,李克强总理向中欧工商界代表表示,中国会继续扩大开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他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在全球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紧迫感,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切实提振市场信心。 

    企业是鱼,环境似水。然而,企业和群众苦“环境”久矣。长期以来,审批事项过多,审批周期过长,不遇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自己都不好意思说正经办过事。我们也常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比如某某为了办个营业执照,往返10多次,花了两三年;再比如某某在办审批时被告知一定要单位法人亲自出马,因为“就是这么规定的”。看似每个部门都认真到极点,但就是解决不了困难办不了事。

    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关键词就是“放管服”。这已成本届政府施政最重要的“标识”。会上,李克强总理说了三句话——

    一是要改革以审批发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管理体制;二是要革除与审批发证相关联的寻租权力和不当利益;三是要改变与审批发证相伴的“看家本领”。

    三句话刀刀直指“审批发证”这个要害。而审批发证的主体,就是各级政府部门。诚如总理所言,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世界银行发布的一项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企业很欢迎减税降费政策,但同时也更希望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既不忘‘抓项目’的老本事,更要学习‘造环境’的新本领。”李克强总理说,“要由过去偏重追求政策‘洼地’,转为更倾力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高地’。”

    唯有如此,企业方能如鱼得水,天地一新。

总理为何要创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