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孙宪忠其人

本刊记者 王纯 《 人民周刊 》(

    孙宪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资深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国家物权法立法工作开始,一直到2007年物权法颁布,他一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立法专家,同时他也是此次民法典总则编(即民法总则)的主要起草人。

    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3月13日一早,我给孙老师打电话,想了解一下民法总则草案审议的最新进展情况,他正在两会代表和委员驻地的宾馆,还没吃早餐。“草案虽然已经四审,但有个别地方还要再确认,昨天晚上我们专家组还在讨论呢,很多小组成员得知自己的那部分内容或提出的建议被审议通过写进了法典,都非常高兴,互相通报,打电话、发微信,以各种方式通知亲朋好友。”说到这里,孙老师稍稍停顿了一下,轻轻叹了一口气:“他们都是权威专家、资深教授了,竟然这么兴奋!但这种心情我也可以理解,毕竟这件事做了这么长时间了,就像生了个孩子似的。”

    “您的那部分内容被审议通过了,想必心里也很高兴吧?”我接着他的话问。“唉,你们媒体就是喜欢炒作,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你说‘我的那部分’,可哪部分才是我的呢?整个民法总则的编写从立项开始,大到整个法律框架的设定,细到逐个法律条款的斟酌,我都参与其中,尤其是民事权利那部分章节,主要由我来编纂,你说我好不容易才生出这么个‘孩子’,这眼睛、鼻子、胳膊、腿,哪一部分算是属于我的,这个能挑得出来吗?”孙宪忠就是这样,治学严谨扎实,说话直爽实在,这是他一直以来留给我的印象,想必这也应该是他一贯的风格。

    孙宪忠把民法总则的编纂过程比喻成“孕育孩子”,其为之倾注的心力由此可见一斑。“民法可以说是一部关于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去年以来,民法典的酝酿一直是一个被大家热议的话题。它要体现科学性、体系性,尽量避免立法碎片化、枝节化,尽量满足可操作性的要求,所以对它的每一个条文、每句话、每一个字都要仔细推敲,不能马虎。”孙宪忠说。

    由于今年两会人民日报启用中央厨房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纸媒和新媒体多方位同步进行,按照计划,人民日报的视频采访团队提前到达现场调试设备。没想到,孙老师提前半小时就来了,这天早晨他是从家里出发,到全国两会代表团的驻地京西宾馆报了到,随后又专门赶到法学所接受采访。北京的三月初春寒料峭,孙老师迎着风走过来,头发被大风吹得有些凌乱,看上去有些疲惫。“最近你们媒体都要采访我,有时候我连早饭都没时间吃,中午想休息一会儿,还有记者打电话过来,真是……”“真不近人情。”我把孙老师欲言又止的那半句话给补上了,估计是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他笑了起来,带我们一行人来到办公室,一次轻松愉快的采访由此开始。

    我问到公众对民法总则草案普遍关注的几个地方,比如,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从十周岁下调,紧急救助免责条款,孤寡老人的生活赡养,以及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等方面的修改和补充。“你不要老是问我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你们是权威媒体的记者,应该站得高一些,应该从一个宏观的角度让我来谈民法的重要性和编写民法典的意义。”我无法跟这样一位法学教授去解释媒体的受众和百姓视点,孙老师显然不太愿意回答这些关于具体条文的细节问题,但还是按照我的问题都一一认真作答,手里还不时地翻出规定,指给我看。我看到这些文字材料上用红墨水、黑墨水笔勾勾画画、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我知道这都是他的心血,那里面凝聚了他的法学思想和智慧。

    那天我注意到,河边的桃树微微泛出一抹淡淡的粉色,仅过了不到一周,桃花竟开满枝头。我们的民法通则在沿用了几十年之后,即将迎来民法典时代,然而在这部法典诞生的背后,我们不能忘记像孙宪忠一样的立法专家们,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同样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煎熬和等待,在2017年的这个春天里,他们心怀欢喜,静待花开。

国内要闻备忘录
展望2017中国经济大势
让法律援助更“接地气”
孙宪忠其人
养老需改变传统观念
新版《红十字会法》有哪些变化
高校智库应去“虚火”
“两险”合并:为二胎开路
蓝天保卫战,严格问责尤为重要
国际要闻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