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加快旅游转型升级 助力云南跨越发展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长 陈豪 《 人民周刊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旅游资源丰富,要大力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明确了旅游在云南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推进旅游强省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云南旅游产业来说,转型升级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助力全面小康建设;转型升级就是要实现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为云南跨越发展提供新动能。

    “十二五”时期,云南接待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8.4%和26%,旅游总收入先后跨越1000亿、2000亿和3000亿大关。2015年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6%,对全省经济的综合贡献达到13.52%,旅游综合带动效应日益凸显。旅游业作为“永远的朝阳产业”,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当作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先导产业,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旅游产业国际化竞争持续加剧,呈现出很多新趋势、新态势、新挑战。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主动顺应潮流、从容应对挑战,在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大潮中勇立潮头、有所作为。

    转型升级才能适应旅游变化新趋势。随着各国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旅游者激增,促使旅游产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一是融合化。旅游产业与非旅游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生态、农业、旅游、休闲结合日趋紧密,传统观光游向体验游、休闲游、度假游、生态游、文化游加速转变。二是国际化。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2000亿美元旅游消费,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旅游者来华旅游,将拉动旅游消费上千亿美元。三是智能化。预计2020年我国在线旅游对整个旅游产业的渗透率将超过20%,1/5的公民旅游将通过在线方式实现。四是高端化。旅游者将更注重旅游过程的独特性、体验性、功能性和品质性,“高精尖”旅游产品市场需求将快速扩大。五是生态化。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日益强烈,生态旅游以及旅游方式的生态化将成为主流。面对旅游产业发展新趋势,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才能适应和引领新趋势,继续发展和丰富旅游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增强在国际国内旅游产业中的主导权。

    进一步明确“转什么”

    破解难题,工作才有针对性。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我省建设旅游强省的必然途径,泛泛而谈势必落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痛点”,在转观念、转方式、转模式上取得共识、实现突破,才能保证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转变思想观念。未来3~5年,我们将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魄,切实打破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思想禁锢,把转型升级作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头等大事,着力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全力推动旅游迈入转型发展快车道。

    转变发展方式。我们将更加主动地适应旅游需求的新变化,立足优势和特色,突出规划引领,积极创新转型升级的方式和方法。坚持出大思路、谋大手笔、成大格局、获大效益,“铺天盖地”地实施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并推出一批“顶天立地”的龙头项目。进一步激活社会资本活力,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旅游投资开发,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融资模式创新。

    转变管理模式。按照推动全域旅游、大旅游发展的思路,围绕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的需求,加强旅游大数据等“智慧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行旅游综合管理,大幅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效率。

    进一步明确“向哪转”

    方向正确,努力才会有价值。在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浪潮中,我们要有紧迫感,但不能盲目冲动、低水平发展,必须找准转型升级的方向才能事半功倍,避免南辕北辙。当前,云南必须瞄准现代旅游发展高端化、国际化和特色化的方向,在做大做强做精做优上下功夫。

    瞄准高端化。针对旅游个性化、时尚化、高消费化市场需求,大力开发休闲度假、露营自驾、房车旅游、探险探秘、教育科普、养生保健、低空旅游和“旅游+互联网”等新业态,着力构建高端旅游产品体系,提高旅游过程的独特性、体验性、功能性和品质性。大力推广服务标准化,强化服务精细化,着力做优高端旅游服务,满足“定制化”市场、“新生代”市场、“银发”市场等未来主流消费群体需求。

    瞄准国际化。充分借助“一带一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等国际合作机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大湄公河次区域、孟中印缅国际旅游合作,联合开发跨国精品线路,打造黄金旅游廊道,建设一批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推进旅游出入境便利化,打造无障碍跨境旅游。

    瞄准特色化。重点挖掘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边地文化等,确定适宜开发的文化旅游类型,引入专业或高端创意团队,搞好创意设计和规划。策划推出一批文化旅游新项目,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强、带动力大、文旅融合的重大项目,亮出“生态、健康、时尚”的旅游特色品牌。

    选准路径,转型才会有实效。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原因、难点、方向科学确定、统筹谋划的基础上,必须聚焦重点任务,突出抓好“六个着力”,全面务实加以推进。

    着力抓好八大提升工程。重点实施传统产品提升工程、新业态培育工程、全域旅游富民工程、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旅游对外开放工程、智慧旅游建设工程、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城乡环境整治工程,加快促进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3年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

    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和发展载体。推动优势旅游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引进国际品牌酒店、国内外知名管理公司和代办机构,积极发展旅游文化总部经济。大力开展云南特色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和旅游农业庄园创建工作,强化云南旅游发展的载体支撑。

    着力开发新产品和新业态。启动建设一批养老养生旅游项目,努力把养老养生旅游培育成为云南旅游的新品牌和新亮点。建设一批道路依托型、目的地依托型露营基地,打造中国“自驾友好型旅游目的地示范省”。开工建设一批医疗健康旅游项目,提供优质医疗健康旅游产品。开发攀岩、徒步、翼装飞行等户外运动新产品,培育一批国内知名的运动旅游品牌。依托中国——南亚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建立以昆明为核心的中国西部会展经济圈。实施云南空中旅游快线工程,积极发展旅游包机,探索开发低空游览专线。

    着力推进经营管理创新。创新旅游网络营销模式,建好云南旅游大数据中心和全省统一的旅游应急指挥平台,推进旅游管理智能化、数字化。加快“旅游+互联网”步伐,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网络交易平台,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建立旅游人才数据库,完善旅游人才培训体系,健全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职称和技术等级制度,加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着力开拓扶贫新空间。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卫生,发展风格各异的自然观光型、避暑度假型、城郊休闲型、乡村体验型、民俗观赏型、山地运动型旅游产业业态。丰富一批农家乐联盟、特色乡村旅店、乡村度假酒店、民族文化保护村落、养生休闲山庄、私人订制农庄、旅游小镇等多类型、多业态乡村旅游产品。贯彻国家“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精神,努力培育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乡村。提升改造云南原有旅游村,新建特色旅游村,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受广大旅游者喜爱的旅游村镇。

    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设旅游购物企业电子发票系统,加强旅游购物企业监管,严堵购物店非法经营漏洞。推行旅游购物企业、旅行社及导游人员计分管理办法,建立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信用评价制度。继续向社会发布云南旅游主要线路产品诚信指导价,引导游客理性选择旅行社和产品线路。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团队电子名单表、电子合同和电子行程单,用信息化手段、开放化平台实现对旅游重点环节的全方位、全覆盖监管。依托旅游大数据中心,加强信息采集、分析和处理,推动旅游市场“精准整治”。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云南省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云南省旅游产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工作部署已全面铺开,打造全域旅游战役的号角已嘹亮吹响。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云南旅游强省建设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加快旅游转型升级 助力云南跨越发展
全球治理创新中的中国因素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