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蓝牙:不可忽视的物联网战场

黄海峰 《 人民周刊 》(

    没有智能手机,VR可能更难普及化、可穿戴设备也要等猴年马月才能成熟。而蓝牙则成功透过智能手机的影响力,在后PC时代打开了物联网的大门。

    英特尔、高通、LG、诺基亚等一堆厂商,已经在2016年上半年的各种展览里大秀技术,但这些巨头在今年没有再强调速度,而是更关注“物联”。

    如今,手机热潮退减,物联网变成了科技界另一热点。然而,当巨头们争相研发物联网的时候,很多人都忘了本来在物联网上吃香喝辣的家伙:蓝牙。蓝牙技术联盟(SIG)早前悄悄地宣布:新一代蓝牙标准于2016年6月16日发布。

    智能手机对外的钥匙

    蓝牙这个新的短距离无线技术,在1994年由瑞典的爱立信领头开发;它和当时流行的红外线技术相比,有着更高的传输速度,也不需要像红外线那样进行界面对介界的连线,所有蓝牙装置基本上只要在有效通讯范围内使用,就可以进行随时连线。

    当Wi-Fi和4G一路往互联网方向高歌猛进下,蓝牙技术却默默地致力于电脑、无线滑鼠、无线耳机、无线键盘等设备之间的互相连接。在2010年或以前,蓝牙成为大部分市售电脑和手机的必然配备,但蓝牙的功耗一直没有明显的改善,不少人的蓝牙3.0设备一直长期关闭,导致蓝牙的使用场景一直都受严重的限制,也使其发展一直未被重视。

    直至2010年,蓝牙推出4.0版本的低功耗版本,能在移动设备上以低耗电方式待机,使它能长时间处于可连接状态;它不需要像Wi-Fi一样消耗大量电力,也不需要像4G一样消耗大量数据,就能随时与外部设备连接。故此,随着2011年iPhone 4S引入蓝牙4.0,带动了当时的手机全面引入低功耗蓝牙,掌握了智能手机与其他设备连接的钥匙。

    也许新技术会让智能手机的重要性下降,但任何一家公司想快速推广新一代产品,就必须借力智能手机。只要看看三星的一系列新款智能设备也要在iPhone上布局,就知道智能手机仍然牢牢握着新一代智能产品市场的入场券。没有智能手机,VR可能更难普及化、可穿戴设备也要等猴年马月才能成熟。而蓝牙则成功透过智能手机的影响力,在后PC时代打开了物联网的大门。

    蓝牙技术联盟开发者计划总监何根飞近日在北京媒体见面会上表示,这个全新架构,让所有人都能够对固定式的具有蓝牙功能的传感器做远程检测与控制,也借此扩展了物联网领域的潜在应用。

    ABI在2015年发布的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物联网装机数量将达到450亿部,其中采用蓝牙连接的物联网互连设备将达到140亿,约占连接总数的三分之一。

    ?

    蓝牙的物联网发展史

    虽然蓝牙掌握了智能手机的接入点,但互联网却掌握了世界的出入口。而且,Wi-Fi和4G技术拥有巨大的速度和距离优势,能承载更复杂的功能,在非移动设备上比起蓝牙有更大的优势。

    他们首个冲击的物联网目标,就是智能家居:随着最初的 Wi-Fi 监视镜头以及Philips的Hue智能灯泡,到后来的Nest恒温器,以至Amazon推出的Echo 智能管家,互联网从“家居”入侵物联网的世界。

    高通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Raj Talluri曾说:“需要重新定义所有的东西,手机、电脑、生活中所有的东西,相机、手表、汽车、家居、医疗,这些都能变成互联设备。现在处在这样的一个时机,我们不是在讲一个设备,我们讲的是所有。”

    只要家居设备一直在线,任何一台智能设备都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进行复杂的大流量监控。我们可以透过 Wi-Fi监视镜头,在办公室探望家里的小宝宝;当你外出购物,也可以透过移动网络来监察家中的食物储备,让你决定要不要补充饮料。 

    如果说蓝牙是把手机当成物联网的中心,我们透过手机与身边的设备沟通,那英特尔、高通等所倡议的“万物接云”,就是把互联网当成物联网的中心,手机退到与任何电脑设备一样,仅是一个客户端的角色。

    随着蓝牙掌握了智能手机与外间设备的入口,当可穿戴设备市场开始冒升,更成为全新的智能设备的传输中心。2012年Pebble推出第一台智能手表,后来Fitbit也推出Fitbit One,这些新的计算设备都倚赖蓝牙4.0作数据传输;然后在2013年Google推出Google Glass,也必须倚赖蓝牙来实现智能眼镜的大部分功能。2014年,苹果推出iOS 8和Mac OSX 10.10 Yosemite,其中为了加强iPhone、iPad和Mac联系性的核心功能“Continuity”和“Handoff”,均以蓝牙4.0实现,将蓝牙在现今智能设备的重要性推至新高。

    因此,蓝牙除了以往的键盘、鼠标、耳机、音箱、游戏杆等小配件之外,更随着智能手机攻城掠地,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更包括August蓝牙门锁、腾讯路宝汽车检测、小米平衡车遥控等。

    三大方案与三大利器

    不断发展的蓝牙技术,将给物联网市场带来多个解决方案。何根飞指出,首先是Beacon,很多人认为Beacon仅仅在零售业环境中使用,但这只是Beacon市场中很小的一块应用,实际上Beacon无处不在,还可广泛应用于安防、工业和农业等领域。

    其次是定位与发现。何根飞表示,蓝牙技术将室内定位应用提升至全新高度。例如帮助用户在机场和火车站快速找到登机口、餐厅及酒吧,在动物园、博物馆等参观性场所提供参观引导,在工业环境中追踪工厂环境及工人以提高生产效率,在生活中甚至可以为盲人提供精准导航。

    第三是更智能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通过Mesh的联网功能,整栋建筑或整个家庭网络中的设备都可以相互连接,这就可以面向家居、建筑和工业自动化推出更好、更灵活的解决方案。例如,利用Mesh网络在建筑物内快速地找到失联的儿童,甚至是在自动驾驶等汽车应用中感知周边汽车的方向、方位和速度。

    开发者是蓝牙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为了鼓励和方便开发者开发创新方案和产品,蓝牙技术联盟推出包括BluetoothDeveloperStudio、蓝牙网关、加速器和智能开发套件在内的一系列开发工具。

    据悉,具有蓝牙功能的传感器能透过蓝牙技术连接网关设备,向云端传递数据并进行数据交换。该架构让所有人都能对固定式的、具有蓝牙功能的传感器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藉此扩展了物联网的潜在应用领域。

    谈及蓝牙与Wi-Fi技术在未来将如何发展的问题,何根飞介绍,两大技术联盟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并维护在带宽上互不干预的基础原则。很难想象,未来任何一个解决方案不是通过蓝牙、Wi-Fi、蜂窝这三大技术实现连接。同时毋庸置疑的是,蓝牙与Wi-Fi是两种非常互补的技术。

    诸多企业看好蓝牙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何根飞介绍,蓝牙技术联盟成员公司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底已经超过28500家,相比去年增长14%。亚太区成员数增长同样迅速,年增长率达到13%。

    目前除了蓝牙和Wi-Fi之外,ZigBee、Z-wave、Thread 物联网规格也在虎视眈眈。蓝牙以点对点的超低功耗见长,Zigbee以低功耗和MESH自组网见长,而Wi-Fi则以大数据高带传输见长。蓝牙5标准的制定,也许将会是新一场物联网混战的开始。

我们离“北斗时间”有多远
彩电企业还能“出彩”吗
通航产业迎来万亿市场
冷链物流如何经受“烤”验?
蓝牙:不可忽视的物联网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