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文明创建的“惠州模式”

龚妍 黄珊 《 人民周刊 》(

    要树立创建为民的理念,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人民、为了群众。创建的过程,就是实现群众利益的过程,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过程,倾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要做到每天都是创建日,每次都是第一次。

    —— 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

    近年来,惠州文明创建硕果累累。2008年,惠州首捧“全国文明城市”金牌;2011年,惠州以地级市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4年,高水平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2015年,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发起,共有1058名读者和网友参加的“文明创建读者网友调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在15个评价选项中,读者和网友平均满意度达98%以上。

    创建惠民

    优化“八大环境”增强民生福祉

    “十二五”期间,惠州牢固树立创建惠民理念,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把创建过程作为增强民生福祉过程,通过创建不断优化城市的政务、法治、市场、人文、文化、生活、社会和生态等“八大环境”,不断提升城市整体文明。

    惠州明确提出,按照“每天都是创建日”的要求,把创建指标转化为各级、各部门的常态工作,把日常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城市管理的每个环节,不搞大会战、突击战,从“小”入手、以“实”求进;不断完善文明创建常态化管理机制,有效推动文明创建向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使文明创建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现在到农贸市场买东西,看着整洁的环境,感觉真舒服。”家住市区水北市场附近的居民李女士说。记者了解到,惠州各种环境整治取得良好成效并获市民点赞:金山河青年河整治后水清岸绿,成了惠州向外推介的一道新风景线;博罗县观背村从“脏乱差”的软弱涣散村变身为“文化部落”,村民尝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甜头……

    除此之外,教育惠民也让老百姓对惠州教育现状赞不绝口。

    一直以来,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是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惠城区教育局制定了《惠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办法(试行)》。今年秋季,遵循“属地管理,免试相对就近入学”原则,首次试行积分入学。

    周先生家住东江学府,他帮他的孩子申请积分入读惠州市第二十七小。他说:“我就是试一试,真的报不了就读私立学校。我不能把孩子放在老家成留守儿童。十分幸运,孩子成功入读市第二十七小。”

    众多像周先生一样面临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问题的家长们、网友们对惠州教育的现状赞不绝口,对惠州义务教育投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人数高达1043人。

    “从报纸上我了解到,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教育面貌焕然一新。”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罗秋香期待教育经费的投入能适当地向农村学校倾斜,让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更大改善,实现无论哪所学校,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等都一应俱全。

    文明底色

    全市注册志愿者超过40万

    文明创建归根到底是人的创建,人心暖了就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最大收获。

    “这个惠东医院院长猴赛雷!万米高空救病人!”上月初,惠州小伙伴们的微信朋友圈被这样一条新闻刷屏。原来,农历大年初二,在深圳飞往宁波的航班上,有位旅客突发疾病险些休克,幸好得到惠东县妇幼保健院院长王良坤和机组人员的救助。“作为医生,这是很自然的反应,能帮就帮。”王良坤说。

    “能帮就帮!”这是王良坤的自然反应,他的这一反应也再次传播了惠州 “好人之城”的美名。“十二五”期间,惠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以打造“好人之城”为目标,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活动,形成了一整套好人推荐、评选、巡演、宣传、表彰、帮扶的长效机制。

    在惠州,“女蜘蛛侠”陈小利、“撑伞妹妹”刘蕊、抗击MERS勇士凌云……身边好人一个接一个涌现,树起无数道德标杆;在惠州,越来越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截至去年年底,惠州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40万,他们成了“好人之城”建设的脊梁;在惠州,还有更多人被感染,加入做好事的队伍中……

    “好人之城”铸就惠州的文明底色,“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惠州的文化底蕴,惠州是一座最具幸福感城市。“生活在惠州,幸福指数很高,山好水好空气好,重要的是在这里丝毫没有排外的感觉。”在惠州生活了25年的市民刘群说。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2015惠州文明城市测评调查”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惠州基层文化设施、文化服务成果满意度分别为98.70%和98.50%。

    “中国好人”林大康是土生土长的惠州人,他说,身为导游的他每当向游客介绍惠州西湖时,总是饱含深情。如今,惠州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他更是感慨:“山水之城,半城山色半城湖。千州万州,不如惠州。”

    文明目标

    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市民彭建平由于工作关系总是往返于各个城市,最近他感慨道:“现在,每次出差回到家都觉得身心舒畅,还是惠州最美。”他说,小区里干干净净、邻里间和和睦睦,让他深切体会到家的舒适与温馨。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市民对惠州社区生活环境、卫生环境满意度为98.12%。近两年来,惠州倡导“垃圾减量分类”,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以上、参与率达8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小区垃圾少了,环境变美了,我们身处其中,人都变得更神清气爽了。”市民吴晓芬乐呵呵地表示,她希望“清洁齐动手·文明进万家”“环卫家庭齐创建”等活动能更多些,不断增强市民垃圾分类意识。

    “我觉得惠州的治安环境真是好得没话说,绝对没有辜负‘中国最安全城市’的称号。”作为生意人的老江似乎更关注城市的治安环境。市区江北21号小区的个体户老江,他这些年从北到南做小生意,去年在惠州买了房,打算在惠州定居。之所以选择惠州,他就是看到这里的生态环境、治安环境都很好。“这些年惠州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变化很大,的确是很好。”

    市文明城市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自市委、市政府部署惠州2015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以来,各级各部门按照部署加大创建力度,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努力为市民办实事、办好事,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肯定和支持。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联合各职能部门进一步推进和强化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重点难点问题的整治,消除城市管理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全面提升惠州的文明创建水平。

上海妈妈沙漠种树百万棵
济南市民:“跑步献血”救产妇
文明创建的“惠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