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大型体育馆闲置:遗产还是遗憾

赵宇辰 丹青 《 人民周刊 》(

    人们对健身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但体育场馆的不足或者收费高昂让不少人望而却步,我国体育场馆正处于“体育场馆数量严重不足与长期闲置并存”的尴尬中。

    近日,一篇《鸟巢投资35亿奥运后空置  1年维护费近2亿》的报道引起舆论的热议。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具有影响力与商业价值的大型国际性赛事开始在国内举办。而大型赛事过后,留下的往往是空空荡荡的体育馆。闲下来的体育馆到底是大型赛事过后留下的财产还是遗憾呢?

    短缺和浪费并存

    大型赛事赛后运营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各大赛事结束后普遍出现了体育场馆闲置、基础设施使用率不高、投资难以得到回报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4.5万座以上的体育馆近40个,而中国足球超级联赛2015年240场场均上座率为2.2万人,这240场最具观众规模的赛事,其实还填不满一个大型场馆一年的运营时间。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方的场馆建设,的确有不少都被贴上“一次性”标签,后续管理经营不善,场地杂草丛生,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2014年《中国体育产业蓝皮书》表明,我国体育场馆现状是“体育场馆数量严重不足与长期闲置并存”。一方面许多大型体育场馆长期闲置;而另一方面,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46平方米,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1/15。

    随着休闲体育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健身运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但体育场馆的不足或者收费高昂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周末要租个场地打球运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以说,体育场地的供给矛盾,是全民健身路上的一块顽石。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公众体育场馆的开放度仅为44%,利用率不足30%。中国体育场馆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陈恩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大面上来看,目前全国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开放率不高是事实。现阶段我国体育场馆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短缺和浪费并存,在人们普遍缺乏锻炼场所的同时,大量现有场馆却闲置和封闭。”

    多种因素造成闲置

    “我国很多场馆的兴建,是为了举办大型综合性体育竞技赛事。赛事项目繁多,场馆建设大都是以满足大型田径赛需求的标准体育场为要求,而非针对某一单项体育运动的专业场馆,这也就使体育场馆赛后使用的多样性发展受到很多限制。”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院长教授董杰这样分析,“大型场馆由于承担高水平比赛的任务,建设的标准也会比一般的场馆高,但并不具备多样性运动健身的条件,这样就很难以全民健身的方式利用起来。”

    除了大型体育场馆本身的局限性,场馆在商业化使用过程中,也会受到诸多限制。在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经历了从政府全额投资、差额拨款到由体育场馆自负盈亏三个阶段。也就是说,许多决定与改革必须请示政府,自主运营权并不充分。董杰同时指出大型场馆的安保问题也影响巨大,出于安全的考虑,很多大型场馆的活动也会被加以限制。

    传统的综合性场馆的主要收入除了比赛、演唱会等活动之外,就只能靠一些广告以及参观游客来维系运营。这样的模式导致场地利用率不高,许多时间段出现场地空置的问题。不仅如此,随着大型赛事的结束,场馆的影响力也会出现递减,从而导致广告收入的大幅下降,只靠越来越少的散客收入来维系其运营支出并非一件易事。

    城市区位因素也是原因之一。董杰说:“一个城市能够举办大型赛事就意味着这个城市具有非常好的公共设施基础,可是这样的城市中心地带不会有大面积的空地来修建体育馆。于是,场馆建设的位置,就会偏向比较偏远的地方,赛后的使用就会很困难。”

    综合利用走出困境

    造成大型体育场馆的闲置有诸多因素,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多方努力综合解决。2013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该《意见》在八部门全国实地调研以及在湖北、宁夏进行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出台。《意见》出台之后,八部门正联合加快制订相关配套的细化政策。

    董杰认为,赛事场馆积极申办有影响力,特别是有商业价值的体育赛事,这是对大型场馆利用“最为根本的方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给世界人民展示了一出美轮美奂的盛宴。8年过去了,今天的鸟巢仍在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类赛事的竞相举办。2016年度鸟巢已经在主场、附场以及南广场等主要活动场地安排了国际足球邀请赛、田径挑战赛、马术大师赛、大型演唱会、驻场秀、冰雪活动等各类活动40余场次,其中主场利用率达到80%以上,有些赛事演出活动更是预订到了2018年。

    场馆周边配套的商业设施也可以极大地增加场馆的人气。如果可以更多地引进餐饮、娱乐配套,甚至效仿国外著名球场打造“体育综合体”,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会更大,比如北京的工人体育场便配合附近的三里屯商业区,通过酒吧、餐饮等配套提升了人气。董杰表示:“大型体育场馆的管理应该更加科学化、专业化、正规化、国际化、多元化,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入场游客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减少管理的人工成本,也是平衡场馆收支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利用体育场馆本身的品牌效应,多打文化牌也是可行的方式之一。除去参观收入及场地租赁费用的收入,鸟巢运营方表示,场馆内部商业空间已全面规划开发,利用鸟巢知识产权开发特许产品20多个大类700余个品种。鸟巢旅游服务、大型活动、商业开发在经营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已形成3:4:3的产业格局,实现年均营业收入约2亿元,实现了现金流财务平衡并已盈利。

    在不断升级的“互联网+”浪潮中,体育场馆或许也能从中探索出新的模式,为体育场馆运营带来生机。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的运用,为普通民众提供更好的健身体验,充分享受在场馆健身的乐趣。

    “去运动”,是湖北省体育局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的融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于一体的公共体育服务平台,运行不到一年,已囊括610多家场馆(包括非国有场馆),几乎将湖北省所有的国有和民营体育资源一网打尽,人们只需在“去运动”的移动客户端上进行简单操作,便可以免费或低费用享受由政府购买的公共体育服务。“人们在手机App上进行预约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场地的使用情况,自主地选择运动时间,对于一般类适用于全民健身的场馆有着很好的效果。”董杰这样评价新兴互联网与体育馆的结合。

    其实,如果从规划角度着眼,便可以在源头解决场馆利用的问题。“今后有城市再举办大型赛事的话,可以直接把场馆建在大、中、小学校园里,使得学生们从小就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来锻炼。”董杰评价这样的方式可以直接解决赛后使用的问题,“既可以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又可以对外开放,承担社会义务,这样一天的利用率会比较满负荷一些。”近期,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示范单位名单的公示,220所学校作为广东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示范单位,已经开始了这种尝试。

    同时,董杰也呼吁理性看待赛后场馆出现闲置的情况:“举办这种大型赛事促进了城市经济等各个层面的发展,出现利用不足的问题可能也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国内要闻备忘录
基层代表讲述总书记牵挂的事儿
两会“新词”改变你我生活
法律才是消费者维权“利器”
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医疗专业人才
去粗取精的职业资格证
生态殡葬应厚养薄葬
大型体育馆闲置:遗产还是遗憾
一部《反家暴法》 六大新亮点
国际要闻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