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难忘那狼吞虎咽的吃相

窦礼建 《 人民周刊 》(

    生活的本质就是追求原汁原味,尊重事实,崇尚自然,不要人为地修饰,更不要做作。否则,哭得再悲伤,笑得再开怀,吃得再狼狈,那也仅仅是一种表演而已,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们家生活拮据,一日三餐吃不饱,偶尔吃顿肉或鱼,娘说我是狼吞虎咽的吃相。因为年龄太小,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读高中的那两年是最饥饿的时期。每周六中午放学,步行十多里路回到家,推转石磨、碾碎地瓜干、磨成浆糊、烙成煎饼后,连同炒好的一盒咸菜,打上包,周日晚背到学校,这就是一个星期的主副食。早、中、晚三顿饭,用瓷缸从食堂端来热水,卷起煎饼,就着咸菜吃。冬天,煎饼冻得梆梆硬,用手撕成块,泡在热水里吃。夏天,煎饼长出绿毛,用毛巾擦掉,虽然有点苦,为了填饱肚子,硬着头皮吃。高二那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出嫁的姐姐送来几斤肉,娘一次全炖上,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娘反复劝姐姐多吃,自己就是不动筷子了。姐姐一边回应娘的劝让,一边夹盘子里的咸菜吃。爹慢慢喝酒,偶尔伸一下筷子,也只是夹一块骨头放在嘴里吸吮。我可能是太馋的缘故,连筷子都没来得及拿,抓起肉往嘴里塞,一口没咽下,另一口已经进了喉咙,腮帮撑得鼓鼓的,无暇顾及爹、娘和姐姐的问话。等我吃饱打着嗝说话时,盆里只剩下几块排骨。“你这孩子,怎么像饿死鬼投胎似的,只知道自己狼吞虎咽,也不给姐姐夹菜。”娘责怪地说。“小弟,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再吃点。”姐姐把娘的话岔开,一边说一边夹一块排骨放在我的碗里。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一顿饭,也是第一次体会到了狼吞虎咽的含义。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现在几乎每顿饭都有肉,但却很少吃,不仅仅是寻不到当年的肉香,更重要的是营养过剩,小肚子隆起,再吃,肯定会更胖,只好主动控制饮食,自然而然地就缺少了狼吞虎咽的感觉。

    真正看到别人狼吞虎咽的吃相,是今年盛夏的一个周末。我约一位朋友爬山,途中买了六斤桃子。朋友边洗边吃,夸赞桃子爽口,洗完准备离开时,我看到一双渴望的眼神——正前方六七米处、乱石堆旁,一位头发稀疏花白、高颧骨、满脸皱纹,穿着灰色碎花衣服,瘦得皮包骨头的老妇人,垂着枯瘦而修长的双手,眼巴巴地看着桃子。我立刻明白了这种眼神的含义,对朋友说:“你把洗好的桃子送给大娘几个。”朋友提着袋子,跑到了大娘跟前,一把抓出三个,放在大娘手里,接着又去抓第二把。大娘两手张开合在一起捧着,看见朋友又从袋子里往外掏,急忙变换手形,一手拿着桃子,一手寻找裤兜,急乎乎把桃子装进口袋后,迅即腾出手迎接朋友送过来的第二把、第三把桃子。当我回到车上准备离开时,看见大娘双手抱着鸭蛋般大小的桃子紧贴腮帮,歪着脑袋,狠狠地啃了一口,还没等完全咬碎,又慌慌张张啃第二口、第三口,边啃边窥视着周围,生怕有人跟她抢似的……我不忍心再看下去,踩动油门,离开了桥头。

    雪中送炭最珍贵。人这一生,有些事情是自己单打独斗的结果,但大部分事情需要别人的帮助和配合。溺水的时候能抓到一块木头,饥饿的时候能得到一份食物,穷困潦倒的时候能得到接济,痛苦的时候能得到安慰,走投无路的时候能得到指点迷津,这些比金了还要珍贵。

    自然流露最真诚。哭、笑、狼吞虎咽的吃相等,这些都是情感外露的表现形式。其实,生活的本质就是追求原汁原味,尊重事实,崇尚自然,不要人为地修饰,更不要做作。否则,哭得再悲伤,笑得再开怀,吃得再狼狈,那也仅仅是一种表演而已,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地中海历史
笔尖下的德国
我们在大雪中
荷叶帽
难忘那狼吞虎咽的吃相
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