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电商能否让中国钢铁行业“解冻”

《人民周刊》记者 张配豪 北京报道 《 人民周刊 》(

    与惨淡经营的传统钢贸企业相比,钢铁电商则风生水起,不断吸引着企业与资本加入到这一平台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为整个钢铁电商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如今盛夏刚刚结束,但整个钢铁业却似乎早已经进入冬天——产能过剩、市场低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日表示,今年1~6月,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板块亏损金额高达216亿元,增亏167.68亿元,亏损企业占42.6%。自2012年钢贸危机发生以来,全国的钢贸商数量从20万家迅速缩减至10万家左右。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寒心,这也充分地表明钢企面临的将是一次大的改革,很多钢企直接面临倒闭或者转型。

    与此同时,我们已经真正地进入了一个互联网时代,与传统钢铁制造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钢铁电商在经过2014年的平台快速增长期后,今年迎来了全面爆发。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钢铁电商能否凭借着电子商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优势,给钢铁行业带来转机呢?

    过剩产能使钢铁行业持续“寒冬”

    近两年来,国内钢材市场持续走低,随着下半年市场淡季的到来,钢铁价格再一次出现大幅下降。中钢网数据显示,今年7月7日,华北地区20毫米三级抗震螺纹钢在北京市场与上一日相比每吨下降30元,单价为1920元/吨左右;华东上海市场同规格钢铁每吨跌20元,售价2010元/吨左右;20毫米普板华北地区最低价为1880元/吨左右;华东地区济南市场同规格钢铁报价跌至1960元/吨左右。值得注意的是,7月5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编制的八大钢材品种的综合价格指数降至65.28点。该指数以1994年的价格作为参考指标,这意味着钢铁价格较21年前下降了近35%。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钢铁价格的下跌还远没有结束,未来更多的钢材企业将面临生死考验。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的钢铁行业如此不景气呢?业内人士纷纷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孟家港长江电子商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业内知名钢铁分析师曾节胜说:“宏观经济由高速发展期进入三期叠加期,需求增速放缓,而钢铁产能却由于惯性作用在持续增加,供大于求的状况日趋明显。另外,行业集中度偏低,企业之间无序竞争,同质化现象相当明显,这些也导致当下钢铁行业不景气。”

    2014年,我国粗钢总产量是8.2亿吨,产能利用率仅65.8%。企业数量众多与供过于求,导致了钢铁价格一路下跌。近几年,全行业平均利润率不足1%,许多企业面临着亏损经营。再加上钢铁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环保,新环保法的实施以及出口退税等政策,都加大了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压力。

    北京格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钢铁分析师宋春雷说:“产能过剩之后出现了好多困难,最致命的问题应该是融资难的问题。因为大部分的企业倒闭并不是仅仅因为亏损所倒闭,而是由于资金链的断裂。融资难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产能过剩导致国家政策上不向其倾斜而是有所限制,第二个就是钢铁行业的公信力、信用度减弱。”

    “目前钢铁行业已经进入全面转型期,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减缓成为新常态,中国钢铁行业在多年的高速、粗放式发展之后,自2012年以来已经进入行业调整期,这一时期有可能会延续到2020年。”宋春雷说道。

    钢铁电商来袭  送来一股暖流

    与惨淡经营的传统钢贸企业相比,钢铁电商则风生水起,不断吸引着企业与资本加入到这一平台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为整个钢铁电商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记者了解到,钢铁行业转型已经由传统贸易渠道向电商模式转变。其表现形式为:销售模式从批发转向零售,线下交易转为线上。在“互联网+”的大旗下,钢铁行业困境倒逼企业推进扁平化的流通模式。更多钢铁企业正计划扩大规模,以更大投入布局电商产业链。7月初,宝钢集团与河钢集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已经全面启动,内容正是推进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产业升级。简单来说,就是大推电子商务,通过现代商业网络平台来卖钢材、拓宽业务,而包括武钢、华菱钢铁等企业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也将发展“互联网+”业务,作为转型与创新的重点。中国冶金规划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钢铁电子商务网站的新增用户就多达数万人,一季度的电子商务钢材交易规模高达1417万吨。

    有数据显示,全国已有钢铁电商平台300家,仅过去一年,第三方钢铁电商平台的交易量就超过了6000万吨。据测算,未来该数量还将持续递增,预计3~5年后,线上钢材交易量将达到3亿吨。

    面对这些数据,宋春雷认为钢铁电商的迅猛发展反映出了电商在钢铁行业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电商能够将这个产业链打通,使信息透明化。原来钢铁产业所存在的信用度不够,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不够透明,整个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是孤立的、闭塞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商的出现有利于挽回行业信誉。” 

    从种种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钢铁行业具备三大重要特点:市场巨大;渠道长,信息不透明;参与者众多。国内钢铁产销量巨大,销售渠道过长、信息不透明带来的物流费用较高,同时产业链上参与的企业众多,这是孕育电商发展的良好土壤。曾节胜说:“钢铁行业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而且钢铁是最适应开展电商的大宗商品之一。钢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钢价不断下跌、行业利润低下、贸易商大量倒闭、银行对钢铁行业信贷收紧等诸多问题的产生导致钢铁电商应运而生。”

    曾节胜直言电商的确是给整个钢铁行业送来了一股暖流。“钢铁电商的快速发展为钢铁企业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有效降低了钢铁的销售环节成本和周转周期,也给钢厂的传统定价模式、生产经营模式带来了冲击,促使其改变。同时,钢铁电商出现后,由于报价透明、成交透明,终端客户可以在各类平台上找到价格更便宜、距离更近、成交更方便的优质货源,打破了传统钢贸企业‘吃差价’的流通格局。”

    起步阶段  电商任重道远

    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钢铁电商概念越来越热,但是,钢铁电商截至目前,并没有一个成功盈利的案例。电商爆炸式发展的背后,其实也暴露出其在商业模式和资源整合方面的种种问题。

    钢厂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电商平台上经营其他品种,打造多元化的电商平台。不管钢厂打造的是什么样的电商平台,都是在为长久的利益做打算。在钢铁行业,电商平台交易先天优势不足,目前钢铁电商,从技术手段、消费习惯达不到这样的便利,要达到成熟,还需一段时间,如今的钢铁电商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电商的销售主要分为撮合和自营两种模式,一种是钢厂(第二方)自建、自营为主的运营模式;第二种是以第三方为代表的“自营+撮合”模式,还有基于第二、第三方之上的第四方平台。其中撮合部分是利用人海战术,把线下的交易搬到线上。除了免费,在商业模式上并无多少创新之处。曾节胜说:“我国钢铁电商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多数电商以吸引用户和培育市场为主,不考虑盈利,免费为买卖双方提供各类服务,先以免费的方式迅速做大做强,希望吸引更多的大钢厂、大代理商和大采购商,在体量变大的基础上再寻找盈利点,如以融资服务、物流和仓储服务等盈利。”

    就当前而言,大部分钢铁电商的盈利模式尚未稳定下来,仍处于“烧钱”的初级阶段。上海钢联的财报显示,201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2.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7%,但净利润却亏损1298万元,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对子公司钢银电商的投入。

    事实上,像上海钢联这种企业并不在少数。大多数平台提供的都是免费服务,在这些电商眼里,扩大用户量才是第一要务,而盈利与否对他们而言,现在还为时尚早。“目前我国钢铁电商处于诸侯纷争的时期,有过热的现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企业数量众多,大部分企业没有盈利模式,目前均处于烧钱阶段。所谓电商目前均只有一小部分在线上完成,大部分流程还是要依靠线下。”曾节胜这样认为。

    谈到钢铁电商现阶段的特点,宋春雷也表示目前钢铁电商存在过热现象,而且任重道远。“现阶段看来,钢铁电商虽然很热,并没有将整个产业链条打通,还没有形成组合优势。”

    整体来说,目前钢铁电商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钢铁电子商务的目标应是寻求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并逐步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

    扭转颓势  还需组合拳

    虽然电子商务给寒冷的钢铁行业注入一股暖流,但是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产能过剩给整个行业带来的问题,况且目前钢铁电商尚处于初级阶段,暂时无法缓解钢铁行业本身结构性的变化,困局仍会持续,未来也仍需要时间上的考验。因此要扭转产业颓势,仅仅依靠电商是完全不够的,还要在很多方面进行努力。

    曾节胜说:“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要想得到解决,就必须经历大规模的并购重组,从西方钢铁强国的钢铁行业发展历程来看情况正是这样的。在这一重组的过程当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必须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但行业和企业的自律也相当重要。”

    一直以来,提到产能过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兼并重组,尤其是当前钢价不断创历史新低,钢厂利润微乎其微,钢铁阵痛期已然成为一种新常态,整个钢铁产业链都处于一个恶性循环中。全国有12亿吨钢铁产能,但对钢铁的需求也就7亿到8亿吨左右。每个钢企都想释放自己的产能、增加产量,然后通过降价获取订单,导致整个行业价格的下跌,这样造成行业的恶性竞争,现在钢铁产业迫切需要把过剩的产能降下来。另一方面我国钢铁市场确实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于分散等问题。企业数量过多,导致信息不对称和无序竞争。

    针对以上问题,早在今年2月份,工信部就表示,2015年将制定发布《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落实有关配套政策措施;同时将适时发布《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5)》,引导我国铁矿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工信部计划在2015年推进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开展智能工厂应用示范,支持大型钢铁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开放平台转化,推动汽车板、造船板等个性化订单加工配送。

    记者了解到,根据工信部最新思路,到2025年,前10家钢铁集团粗钢产量占全国比例不低于60%,形成3~5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希望在多重利好刺激下,钢铁行业能够扭转颓势,景气度能够回升。

    采访最后,曾节胜一再强调钢铁企业提升自身要求对扭转行业颓势也至关重要。“要扭转钢铁产业颓势,还要求钢铁企业提升产品档次,要重视精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自律意识也要提高。”

中国车市进入增速放缓“新常态”
电商能否让中国钢铁行业“解冻”
疯狂的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