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阅兵,以胜利之名

《人民周刊》记者 闫志刚 北京报道 《 人民周刊 》(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阅兵是国家礼仪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就有“沙场秋点兵”的做法,当今世界各国举行各式阅兵活动也是司空见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长期以来,中国政府每逢五、逢十周年,都举行相关纪念活动。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及其他有关活动的通知》。作为纪念活动的“重头戏”,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式令人瞩目。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的阅兵式,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与想象空间。

    史无前例的抗战主题阅兵

    今年1月22日北京“两会”政务咨询会上,公安部副部长、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透露,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在北京举行。这意味着,中国将在非国庆日首次举行大型阅兵式。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外舆论持续发酵一个多月后,中国举办纪念抗战胜利阅兵式的消息最终得到了官方证实。

    在3月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今年,我们将根据惯例并参照各国做法,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包括举行纪念大会、阅兵式、招待会和文艺晚会,习近平主席等中国领导人将出席。中方还将邀请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亚洲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领导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出席。”

    这是官方首次确认抗战阅兵讯息。自此,围绕本次阅兵的话题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哪些国家领导人出席阅兵式,哪些国家组织阅兵方队,是否会邀请日本领导人,哪些新型武器将亮相阅兵场,等等。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没有脱离“抗战”这一主题。抗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中国首次以阅兵这种特殊形式来纪念,源于抗战胜利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抗战胜利的意义,早已经超出了一场战役一场胜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新起点。”有媒体评论指出,站在这个起点上,我们不再恐惧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海外的任何强权暴力,我们不再自行矮化把自己当作这不行那不行的弱等民族,我们不再汲汲于各自利益你争我斗,却将民族危亡抛诸脑后。站在卢沟桥桥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从这里,中华民族自己挺直了脊梁,迈向了伟大的胜利征程。

    抗战阅兵“首次”背后有深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战阅兵诸多细节逐渐浮出水面。作为首次举办的抗战主题阅兵式,有着许多不同于国庆阅兵的特点。

    在6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曲睿用四个“首次”概括了本次阅兵的鲜明特点:首次组织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专题阅兵,首次设计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英模部队代表编组受阅,首次安排将军领队参阅,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是一次传承历史与未来、沟通中国与世界、传递和平与发展的阅兵庆典。

    在8月21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曲睿做了进一步阐释:“这次阅兵,以抗战老兵参阅,体现缅怀先烈、敬仰英雄、继承传统的时代精神;以英模部队方队参阅,体现追忆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维护抗战成果的决心意志;以邀请外军参阅,体现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国际性;以将军担任领队参阅,体现高级将领听党指挥、率先垂范、带兵打仗的能力和作风。”

    这些特点也直接体现在了阅兵人员方队设计中。本次阅兵共编了13个人员方队,其中徒步方队11个,由三军仪仗队和10个英模部队方队组成,主要由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的现役英模部队组成,例如“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东北抗联”英模部队方队等。

    2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由从大陆遴选的、目前健在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我党我军和国民党抗日英烈后代,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组成,这些抗战老兵平均年龄90岁,抗战支前模范平均年龄88岁,英烈子女平均年龄78岁。

    一部抗战史就是一部用鲜血写就的英雄史,英模部队的坚毅与抗战老兵们的沧桑,无不见证了抗战的艰苦卓绝与刻骨铭心。

    将军领队受阅也是本次阅兵的一大亮点,这次安排了50多位将军领队参加受阅。对此,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介绍说:“阅兵以将军领队参阅,这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但惋惜的是失传多年,今年又得以弘扬。”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阅兵还首次邀请外国方队参加。曲睿指出,邀请外军派代表参阅,其目的是充分体现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国际性,体现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罗援认为,“邀请国外军人参加阅兵,把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体现我们营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心愿。”

    抗战阅兵“不针对任何国家”

    中国军事上的任何风吹草动,总会挑动某些国家的敏感神经。

    尽管国新办、外交部、国防部等机构新闻发言人多次阐释抗战阅兵意义,并重申中国纪念抗战胜利阅兵不针对任何国家的立场,可还引起某些国家的质疑,认为中国是借助阅兵展示实力。对此,华春莹强调,中国政府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助理研究员刘云介绍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是世界许多国家传统。法国,人们纪念敦刻尔克撤退和诺曼底登陆;英国,每到与二战有关的日期,就连足球场上的球员和教练,都会佩戴红花,在赛前为战死的烈士默哀;俄罗斯,盛大的红场阅兵,也讲述着70年前卫国战争的记忆。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并且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在刘云看来,抗战阅兵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二战为主题的大阅兵,其目的是铭记二战历史、捍卫二战后国际新秩序,亦有警鞭日本军国主义复辟的作用。

    自日本“购岛”闹剧以来,中日关系恶化的责任在日本。可以看到,一些日本右翼分子,将破坏和平宪法、修改安保法制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对中日关系来讲,阅兵肩负着“匡扶正义”“宣传中国声音”的作用,对日本爱好和平的人士是鼓励,对日本右翼分子和军国主义分子是施压,相信对中日关系更长远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如今,日本已经有反思日本历史认识的声音出现。

    罗援则认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不是针对某个国家,而是鞭挞人类的公敌法西斯,我们欢庆的胜利也不是哪一国的胜利,而是全人类的胜利,有些国家不要小肚鸡肠,更不要站在普天下人民的对立面。” 

    哪些新型武器将“亮相”

    抗战阅兵一个重要目的是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然而在面向未来的征程中,要实现维护和平的目的,光靠嘴上说是不够的,“新型武器装备受阅,正是维护世界和平和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能力的体现。”

    近几年,我国国防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此人们对本次阅兵将展现哪些新式武器,也就有了更多的期待。据了解,本次阅兵所编的50个方(梯)队中,装备方队27个、空中梯队10个,拟动用40多种型号装备500多件、20多种型号飞机近200架。

    27个装备方队,按照作战体系要求编组,包括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后装保障等模块,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和四总部直属部队联合编成,展示的武器装备均为国产主战装备,84%是首次亮相,充分展示我军建设的新发展、新成就、新面貌。10个空中梯队,包括空中护旗方队、领队机梯队、预警指挥机梯队、轰炸机梯队、歼击机梯队、海军舰载机梯队、海上巡逻机梯队、加受油机梯队、直升机梯队,涵盖了我军现有先进作战和保障机种。

    曲睿强调:阅兵中向世人展示先进的武器装备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这次阅兵集中展示了84%的新型武器装备,体现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水平,这是开放透明、和平友好的体现,传递的是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正能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代表性国庆阅兵

    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2009年国庆60周年,我国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其中,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国庆10周年,共举行了11次国庆阅兵。此后,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直到1984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了大型国庆阅兵。随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和2009年国庆60周年,分别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式。百米阅兵道,世纪精兵路。从开国大典大阅兵到国庆60周年阅兵,14次庄严的检阅,把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程浓缩成铿锵的足音,留在了天安门广场上。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

    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30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开国大典阅兵共有16400余人参加,是我人民军队创建以来第一次最隆重、最庄严的检阅,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军事盛典。在第一次大阅兵中,武器大多是从战场上缴获来的,被戏称为“万国牌武器”。当时,我军500多万部队,大部分是步兵和骑兵,技术兵只占3%。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部队以海军两大排为前导;接着是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由东向西行进。空军17架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行受阅,其中有4架是携弹飞行。朱德总司令身着戎装,在聂荣臻陪同下,乘阅兵车检阅受阅部队。  

    这次阅兵历时两个半小时,场面非常壮观。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威武雄壮的阵容展现在国人面前,不仅为新中国的开国盛典献上了一份厚礼,也给世界以震惊。

    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

    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欢庆共和国建国35周年的盛大庆典,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迸发出了勃勃生机,人们终于在1959年之后再一次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了震撼人心的阅兵式。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坐红旗牌黑色敞篷轿车检阅部队,第一次喊出了“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的口号。

    35周年国庆阅兵式,是国庆10周年以来的第一次,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新、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阅兵。在这次大阅兵中,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全部28种武器中有19种是新装备,有的装备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参加阅兵,更是震撼了世界。这次阅兵在组织的时机、阅兵规模、受阅内容、对外影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新中国阅兵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

    1999年10月1日,共和国迎来了50华诞。时值世纪之交,这一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世纪大阅兵”。在这一年,改革开放新时期诞生的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预备役等部队第一次出现在了受阅大军中。在武器装备方面,此次受阅的42种装备,90%以上都是新装备,绝大部分都是自行设计和生产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解放军的主战武器。

    “世纪大阅兵”完美地实现了“米秒不差”:压阵的第二炮兵战略导弹方队最后一排通过天安门中线的那一刻,陆海空航空兵首次联合编队组成的强大机群中的第一架飞机准确飞临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上空。国庆50周年阅兵参阅军种全、兵种多。这次参阅的陆、海、空、二炮、武警等武装,代表了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的所有成分。这次国庆大阅兵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参阅部队都是精锐之师,这样的规模和阵容,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

    2009年10月1日举行的国庆60周年阅兵是中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新中国成立60年国庆阅兵,新武器、新装备、新方队,以恢宏、磅礴之势,再度震惊世界,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与50周年国庆阅兵相比,60周年国庆阅兵徒步方队数量虽有所减少,但军兵种更加齐全,方队编成更加合理精干,其中特种兵部队是第一次亮相。广大受阅队员绝大多数是“80后”“90后”青年,具有文化素质高、视野开阔、经历多样等特点。此次阅兵是新中国阅兵史上最“原创”的一次。从飞机、导弹、坦克,到火炮、自动步枪,参阅的武器装备全部都是“中国制造”,九成以上是国庆阅兵场上的新面孔。

阅兵,以胜利之名
捍卫二战成果,凝聚民族之心
社会需要和谐的医患关系
美国古巴复交的蝴蝶效应
国外安排休假有妙招